已故作家羅孚曾說:「如果沒有香港,沒有金庸。」在舊日「電視撈飯」及小說於報紙連載盛行的年代,相信沒多少香港家庭從未接觸過金庸的作品,甚至可說是大家的集體回憶,金庸與香港的關係就是這麼密切。適逢今年書展以武俠小說為主題,一本討論金庸的著作就此出現。
編者鄭政恆將《金庸:從香港到世界》分成3部分,分別為「綜論宏觀」、「名著分析」,以及「文化視野」,即全書包括了遠至六十年代的評論文章、個別作品的分析,以及金庸作品今天衝出香港後的各種面貌。「希望有文學角度亦有文化角度;有香港亦有世界的角度。」
香港出發
坊間一直不乏金庸的評論集,但他未發現有由香港角度出發的著作。「如果他在另一個環境下,就不會有他這種寫法,無這種寫法就會有這種影響力或成就。他的小說可以反映香港的文化土壤及人的思維轉變。」他更認為,如果留在中國大陸,金庸就不會寫成《笑傲江湖》。「正因為在香港有個距離,可以看到中國大陸當時的轉變,才可以創造任我行、東方不敗、令狐沖這類體制以外,望着體制以內的角色。」
相信不少讀者初讀金庸小說都將焦點放在人物與情節上,享受飽滿的人物形象,或曲折離奇的情節。但以不同研究者的眼光、角度去讀,又會有不同發現。「可以從文學角度看他如何描寫人物、鋪排情節;亦可以從社會文化政治角度去看,反映香港人的思維,正如韋小寶。再早期一點,香港處於殖民地時期,可以讀到有關民族、國家的思考,例如陳家洛、郭靖,如何在衝擊下面對自己身份認同。」
本書收錄19位作者的著作,各有觀點,百花齊放,更帶出作者自己的想法。他以《神鵰俠侶》為例:「讀者一般看愛情吧──看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故事、離離合合,但有文章以成長的角度去看,一個人成長要面對多重身份壓力、父親的陰影等。作者帶出的角度可能我以前也沒想過。」
父親形象
「現有可能以成長小說去讀以前愛情為主的武俠小說,討論武功、父親形象等問題——他打破了我以往讀《神鵰》的眼光——楊過有個不名譽的父親、有個古怪的義父歐陽鋒,也有郭靖這類帶着民族壓力的……這也是成長的敘事,看楊過如何不斷修改自己等。」
除了本土及中國大陸等地的電影、電視改編,2000年後甚至有日本公司改編成動畫,他認為金庸已經「去咗好遠」:「他已經是華人世界的共同語言,這很重要,也是個很大成就。但我們可能忘記了,他成為華人世界共同語言前,他曾在香港這個地方創作。」編輯這本書,他最希望「將金庸拉番嚟香港」:「這是我一直編書時的想法,就似將我細時很喜歡的作家,放回在自己最喜歡的地方。」
撰文: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