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RMANN Flower Boutique & Event Design Atelier創辦人Diane Nittke
「我曾經在法國生活過,花對當地人來說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每逢周六早上,他們都會去花店買花來布置家居,每周會不斷更新替換。雖然大部分香港人只會在節慶時買花作為禮物,但我視之為一個教育過程。」Diane在德國出生及長大,22歲便來港工作及生活,早已深明香港人的生活模式。憑藉一份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Diane於2010年以祖母的名字創立了ELLERMANN,為本地顧客提供創意花藝及活動布置服務。「我深受英國花藝師Constance Spry影響,她是一位極具開創性的女士。在1920年前,只有皇室才可以添置花藝,平民家庭不可以擁有花。但Constance主張花屬於任何人,人人都可以感受花的美好。我一直把她的革新思想記在腦海中,所以,我決定在港開花店,希望為港人培育出新的花藝概念,讓花成為家中的一分子,倍添生活樂趣。」
Diane定期會舉辦工作坊,親身指導學員製作屬於自己的花藝,繼往年的聖誕花環、花冠頭飾後,今次充滿春天氣息的花瓶裝置,令人一見難忘。
我們都知道花能夠令人一見心動,除了因為它的獨特美態外,還蘊含着萬語千言的花語,好像玫瑰代表愛、繡球花代表感謝、紫丁香代表初戀的感覺等。「花的語言」這個詞彙於1809年首次出現,著迷於花藝的維多利亞女王,在19世紀末令花藝的概念傳揚整個大英帝國。時至今日,英國劍橋公爵夫人凱蒂王妃(Kate Middleton)在其皇家婚禮慶典上,亦選擇具有特別意義的鮮花製作花束,傳達她的情感。例如,她的婚禮花束運用上象徵「回到幸福」的鈴蘭、代表「勇氣」的石竹、隱喻「恆久的愛」之風信子、寄語「忠誠、婚姻、婚姻的愛和友誼」的常春藤,和祝福「婚姻和愛」的桃金孃。
ELLERMANN推出三款分別以白色、黃色及粉紅色系為主軸的春季花束。
成立了短短7年,ELLERMANN已在本地花藝界聲名大燥,很多國際大品牌都予之指定合作。要突圍而出就要與別不同,Diane的設計偏向自然隨意的歐洲風格,與本地強調結構性強和密度高的工整設計,大相逕庭。「ELLERMANN着重整體創作元素,包括葉子和茂盛狀態,與花卉互相配襯對比。而且,我更會為每一扎花營造不同驚喜,例如引進不同的物料,製造層次質感,仿如在花園裡成長的花,擺動着自然的狀態。」
文:Phoebe Wong 圖:Ben Tam (人物)、ELLERMANN
今年年度主題為“The Secret Language of Flowers” 發揚花語的羅曼蒂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