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管弦樂團新樂季以鋼琴家王羽佳與指揮梵志登合作的音樂會來揭幕,繼2015年後二人再度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與梵志登的拿手好戲馬勒作品(之一)第五交響曲;今年港樂會上演《指環》四部曲之四──《諸神的黃昏》,由梵志登將《指環》系列畫上完美句號。
年紀輕輕、行事大膽的王羽佳再度與梵志登合作,於港樂的新樂季揭幕音樂會(9月1日及2日)上演出柴可夫斯基最受歡迎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以及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史特拉汶斯基來自俄羅斯,這首作品也無可避免地帶有俄羅斯味道,而且風格前衞。雖然當年是芭蕾舞劇的樂譜,觀眾卻視之為二十世紀音樂的典範。
3套王羽佳節目
與梵志登的合作,尚有「王羽佳的貝多芬與馬勒五」音樂會(9月8日及9日)。音樂會上將演奏貝多芬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及馬勒的第五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帶點莫扎特協奏曲的影子,充滿戲劇張力。
就馬勒的作品而言,梵志登早已駕輕就熟,這首第五交響曲可說是馬勒眾多作品中最常見的曲目之一,亦曾成為電影配樂。這首描述死亡、愛與大自然的曲目,十分注重演奏者的情感表達。
「王羽佳室樂之夜」(9月6日)則與弦樂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op.50,以及布拉姆斯的G小調第一鋼琴四重奏op.25。以上3個節目都是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的認可活動。
梵志登指揮的作品,當然是本地樂迷熱切期待的曲目。今個樂季音樂總監將指揮7套音樂會節目。來到第三年,《指環》終於演到最終章,《諸神的黃昏》(2018年1月18及21日)將聯同世界頂尖的華格納歌唱家,包括芭克敏(布倫曉特)、布倫拿(齊格菲)、佩特連科(哈根)和迪楊(華特洛緹)等。
重型作品陸續有來
除了與王羽佳合作的馬勒第五交響曲,今個樂季梵志登亦會演出其他重型作品,包括布魯赫納的第八交響曲(10月13日)。《BBC音樂雜誌》曾描述梵志登為「頂尖的布魯赫納演繹者」,第八交響曲亦是布魯赫納最後完成的作品,亦是他的作品中最大型,最具靈性的一首。
於樂季尾聲6月,梵志登會連續3星期指揮音樂會,為樂迷送上好幾首交響曲作品。首先,「梵志登的管風琴交響曲」(2018年6月8及9日)將演奏聖桑的第三交響曲《管風琴》。由凡都斯拿彈奏這個東南亞最大的管風琴,闊別香港20年的艾尼斯彈奏小提琴。
而「梵志登與王健」(2018年6月15及16日)將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變奏曲》及蕭斯達高維契的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蕭斯達高維契的第七交響曲寫於二次世界大戰,到今時今日仍是蘇聯人民對抗納粹德軍與軍國主義的象徵,歌頌俄羅斯人民的不屈不撓。
最後,「梵志登.新世界」(2018年6月22及23日)將演奏伯恩斯坦的《老實人》序曲、柯普蘭的單簧管協奏曲,以及德伏扎克的第九交響曲,以這場充滿美國風味的節目,邁向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之位。慶幸香港樂迷尚有數年時間可在香港近觀他的風采。
撰文: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