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宗教藝術作品,主要是佛教藝術,它蘊含的內容十分豐富,舉凡寺塔、石窟、佛畫、藏經、版刻、金石文物、佛教文學,種類繁多,不一而足。佛教藝術這種舶來品,如今已匯合成華夏藝術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中國佛教藝術的審美價值和歷史功能,正日漸被現代人所欣賞和理解。在2017年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中,「清凈廣嚴-重要藏家珍藏永樂宮廷造像專場」推拍11件珍貴永樂宮廷佛造像便斬獲白手套,11尊佛像全部易手新買家,有9尊超過最高估價成交,成交額為3.24億港幣。2018年,保利香港春拍再接再勵,「佛教藝術專場」將由一套珍貴的清乾隆時期紙本墨彩描金七佛偈唐卡領銜,呈獻約三十件金銅造像等佛教藝術菁華,亦讓收藏界有識之士引頸以待。
本組唐卡為北海七佛塔碑石刻圖像之傳拓本,製作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背景為墨拓,陰線處填泥金,嘴唇處填硃砂,眼部留白。每幅唐卡上方為漢滿蒙藏四種字體金書文字七佛偈,包括「毗舎浮佛偈」,「釋迦牟尼佛偈」,「拘那舎牟尼佛偈」,「拘留孫佛偈」以及「迦葉佛偈」。畫面邊緣皆繪描金雙框,外框上下繪雙龍戲珠,兩側書雙龍逐寶圖案,欄內四隅以漢滿蒙四體文字署「乾隆丁酉欽定」落款,內框上下繪七珍,左右畫八寶。本組唐卡歷經戰亂僅餘其五,民國十年(1921)年由北京柏林寺住持澄海抄錄乾隆所撰「御製七佛塔碑記」之全文,並簡述收藏此七佛唐卡之緣由。
在唐卡中,黑唐卡最為貴重稀少,本組「乾隆御賜柏林寺七佛偈圖」唐卡,乃乾隆於丁酉年欽定御制(1777年),稿出於皇家苑囿北海七佛塔碑刻石畫像傳。該組唐卡在墨底上用金線勾畫出佛的形像,細部彩繪,畫面層次分明,藝術效果立體感強,原屬北京柏林寺舊藏。今尚存「拘留孫佛偈圖」,「毘舍浮佛偈圖」,「迦葉佛偈圖」,「拘那含牟尼佛偈圖」,「釋迦牟尼佛偈圖」以及恭錄於民國十年的「御製七佛塔碑記」,原「毘婆屍佛偈圖」與「屍棄佛偈圖」已散軼。
本套唐卡的其中一幅,為柏林寺住持澄海在抄錄乾隆所撰「御製七佛塔碑記」之文文章記載:「七佛塔建於太液,自乾隆丁酉年告成時即以墨印。頒賜萬古柏林寺懸供,越百四十四年,歲次辛酉,希白居士增德入剎瞻禮,因香雲久護,恐再歷歲月莫觀慈容,發願洗塵裝金造玻璃壁龕俾相好,永明不入壞劫,並恭錄原碣。御筆七佛種性眷屬傳燈源流一併供奉以詳考證謹志,住持澄海謹識。」可知此套七佛偈唐卡乃乾隆丁酉年由宮中御賜予柏林寺,保存至今,殊為珍罕,就皇家歷史藝術價值來看,是難得的珍品。
有關本組唐卡的背景資料,由於北京故宮也有相同的典藏,根據故宮七佛唐卡上的白綾題記:「欽命照班禪額爾德尼所貢番佛像七軸,考定次序及七佛父母眷屬並以佛偈譯成四體各書其上者,永成勝果。」再考諸北京故宮研究員王家鵬的《故宮唐卡藝術概述》一文可知:「班禪所貢的番像佛原本即彩繪《迦葉佛》,題記曰:『班禪額爾德尼貢此番像佛七軸,欽命章嘉胡土克圖考定次序及七佛父母眷屬,御制七佛塔碑記別紀其詳,並以佛偈譯成四體各書其上。』此軸本為六世班禪喇嘛于1777年進獻朝廷的一套七佛唐卡之一幅。乾隆帝命三世章嘉國師考訂畫像內容,將七佛偈譯為漢滿蒙藏四體文字補提畫幅之上,使成完璧。
乾隆欽命依此套畫像為藍本將七佛圖鐫刻立石,建塔供奉,並親撰《七佛塔碑記》記其事。碑塔建于北海大慈真如寶殿以北,碑塔為八面體,七面為線刻七佛像,一面為碑記《御制七佛塔記》,並建碑亭。」考據柏林寺住持所恭錄泥金原文所書《御制七佛塔碑記》:「七佛塔建於太液,自乾隆丁酉年告成時即以墨印。頒賜萬古柏林寺懸供,越百四十四年,歲次辛酉,希白居士增得入刹瞻禮,因香雲久護,恐再曆歲月莫睹慈容,發願洗塵裝金造玻璃壁龕俾相好,永明不入壞劫,並恭錄原碣。御筆七佛種性眷屬傳燈源流一併恭奉以詳考證謹志。住持澄海謹志。」由上述明確文字記載證明,原柏林寺所藏,七佛偈圖乃乾隆年間宮中御賜之物,能保存至今,彌足稀少,就皇家歷史藝術價值來看,是難得的珍品。
文:Patrick Chiu 圖:保利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