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占飛:尼采.吶喊.殺人狂

2019-03-19

若果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的「聖像」(Icon),那麼挪威畫家孟克(Edvard Munch)1893年的《吶喊》(The Scream,又譯《尖叫》)便是現代人的「聖像」。此畫原來的德文名稱是《大自然的吶喊》,其實,它表現的何止是大自然的吶喊,而是二十至二十一世紀人類的焦慮與不安。

在英國女傳記家普里東(Sue Prideaux)眼中,《吶喊》呈現了「存在的怖慄」(Existential Horror)。普里東熟悉孟克,孟克曾為她的教母畫過肖像,而她所寫的孟克傳記:《孟克:吶喊背後》(Edvard Munch: Behind the Scream)大獲好評。

孟克和尼采一樣,終生受疾病所苦。尼采是強者,雖然畢生都飽受眼疾、頭痛、腹痛、精神病等折磨──他曾眼痛及頭痛至要臥床在沒有光的房間內,放水蛭在耳後吸血減輕痛楚──但正如他說的:「殺不死我的,令我更壯。」羅素因而推斷尼采有被虐狂,普里東則認為:尼采享受的是「克服痛楚」。日後,他提出「人上人」(Übermensch,一般誤譯為超人)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Image description 英國傳記家普里東眼中,畫作《吶喊》呈現了「存在的怖慄」。

虛無帶來存在怖慄

孟克自幼染上肺癆,不時咳出血來。他親眼看着母親和15歲的姐姐死於肺癆,死亡的陰影終生不散,令他性情憂鬱,焦慮不安,幸好這卻成就了他的藝術。孟克曾坦言:「沒有焦慮和疾病,我就像艘沒有舵的船。」《吶喊》裏的「存在怖慄」,正是孟克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的負面情緒,一如馬勒(Mahler)天天都想及死亡。

《吶喊》裏的「存在怖慄」還有另一層意思。孟克讀了尼采的著作後才畫《吶喊》。普里東認為:他深受尼采的影響。《吶喊》裏的「存在怖慄」,來自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書中所言的「上帝已死」。沒有了上帝,生存還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找不到價值和意義,人會感到虛無,而虛無帶來的正是「存在的怖慄」。二十至二十一世紀的西方文化以至現代文明,正備受「上帝已死」帶來的存在焦慮和怖慄所困擾。

「上帝已死」的說法邏輯上是不通的,事關上帝不是普通的神祇。根據定義,上帝是自有永有、全能的存在(Being),既然如此,祂就不可能死,亦不可以死。可以死的,就不會是全能的上帝。對不相信有上帝的人,「上帝已死」這句話毫無意義。相信上帝存在的,則肯定上帝不死。究其實,「上帝已死」只不過表示:人類已失去對上帝的信仰。

西方人兩千年來信仰上帝,皆因上帝保證了人死去,靈魂會繼續生存;人可以得救;人在世間受各種的痛和苦,是有價值和意義的,乃至正義最終得以伸張,一如中國人相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佛家講報應。一旦不信仰上帝,人在精神上便「無依無靠」,如孟克說的「像艘沒有舵的船」。

信仰和愛情一樣,失去了就「覆水難收」。如何解決現代人「價值和意義的迷失」呢?尼采的答案是:沒有了上帝,人只好重估一切價值,自行找尋存在的意義。成功的做「人上人」,失敗的便認為「上帝已死,一切都被容許」。

Image description 英國傳記家普里東寫的孟克傳記大獲好評。

證明自己是人上人

一般殺人兇手,行兇不是為財為色、為權為利,就是為了報仇……總之,都是有動機的兇殺。二十世紀出現一些冷血殺手卻殺死無仇無怨、無利益轇轕,甚至不相識的無辜者,有些冷血殺手甚至是有足夠學識讀尼采的。舉幾個著名的例子:1924年,通曉15種語言、即將入讀哈佛法學院的美國青年李奧波特(Leopold),和將入讀芝加哥法學院的勒伯(Loeb),讀了尼采的著作後,為證明自己是「人上人」,可以為所欲為,遂綁架及殺死一名14歲少年。在1963至1964年,殺死4名小童的2名英國「沼澤殺手」(Moors murderer)之一的伊恩白禮迪(Ian Brady),以及在2011年殺死法官和一名9歲男童的勞納(Jared Lee Loughner),都是尼采的粉絲。他們都是因為「價值和意義的迷失」,變得虛無,而犯下彌天大罪。

這不等於說:尼采教壞人。若說讀尼采的著作會走火入魔,成為殺人犯,便等於說,殺死病人的不是癌症,而是診斷出病人患上癌症的醫生。二十世紀產生不少冷血殺手,咎在「上帝已死」的現代社會,不在尼采。尼采只是診斷出現代社會的癌症而已。

撰文 : 占飛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