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樂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禮」就是指各種禮節規範,「樂」則包括表達情感和陶冶性情的音樂和舞蹈,合而創造了中華文明的輝煌。雖然現代工商業科技文明過分重視物質利益,使得內外兼修的「禮樂文化」日漸式微,然而,傳統的「禮樂文明」卻在歷代古董文物中得以貫注傳承,至今尚能起到提升賞識者精神境界作用。
東京中央拍賣香港將於 2019年5月24至27日,假香港四季酒店舉行春季拍賣,眾多重點拍品,便不乏包括宋、元、明、清,至近現代彰顯「禮樂文明」的歷代遺珍,如領銜拍品 清乾隆 豆青釉紅彩絲帶紋小尊「大清乾隆年制」款、重要美術品認定宋刻本《佛祖宗派圖》不分卷 僧汝達編著 宋刻本、宋 海風碧雲鳳勢式七弦琴、元 青花牡丹唐草紋壺、明 御制青玉螭龍紐璽、以及藏於東瀛多年的張大千作品《潑彩山水》等傳世傑作。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中,重要美術品認定宋刻本《佛祖宗派圖》不分卷僧汝達編著,曾入藏於積翠軒文庫石井光雄、小汀文庫小汀利得、大阪青山學園,遞藏有序,此書中國國內並無傳本,目前僅知日本京都東福寺藏有一部,實屬難得。中國重要瓷器及藝術品專場領銜拍品為清乾隆 豆青釉紅彩絲帶紋小尊「大清乾隆年制」款,此小尊乃清乾隆最為經典包袱式形制,「包袱」和「包福」諧音,寓意幸福吉祥;絲帶古時又稱綬帶,「綬」諧音「壽」,有帶壽而來的意思,更因是徐展堂舊藏,令眾人矚目。
同場另一焦點拍品,元 青花牡丹唐草紋壺為典型的元青花器型,罐直口,無頸,器身豐潤飽滿,罐口直徑略微大於底部直徑,器底無釉。元青花紋飾的多樣性來自不同文化的碰撞,花紋與造型往往是相互對稱的。此罐裝飾由上而下共分四層,腹部為罐身主題紋飾,上層繪有唐草紋,肩部飾纏枝蓮紋,腹部繪有六朵纏枝牡丹紋,花邊以白色聯珠做襯,惟妙惟肖,脛部飾仰蓮瓣紋,內框畫有細線,外框以粗線雙勾填色,蓮瓣內繪有寶珠與火焰,蓮瓣之間互不相連。罐身紋飾層與層之間用雙弦紋分隔。主題花紋為一正一側穿插排列,花瓣之間留白有餘,使之增加立體感。繪畫風格流暢自然,多層次排列且清晰明亮,為元朝上等之作,此繪紋為典型元青花風格。存世量十分稀少。
其他重要拍品尚有 明 御制青玉螭龍紐璽,以及 宋 海風碧雲鳳勢式七弦琴。此琴,宋代所制,鳳勢式,亦稱霹靂式,制者無名,龍池上有「海風碧雲」隸書刻款四字,故名「海風碧雲」琴。琴身桐木所制,整體鹿角霜灰胎,修朱漆,歲月沉澱,已呈栗殼色,蒼古而沉著。此琴據稱最早為日本大正昭和年間著名實業家原 三溪舊藏。明治20年其祖父原善三郎在橫濱自家園邸三溪園南端建「松風閣」,秘藏日本及中國等世界各國藝術品。1940年在東京美術俱樂部以松風閣的名義舉辦拍賣會,會中以中日古樂器及瓷器等為中日古樂器及瓷器等為主,品質上乘,反響強烈。
文:Patrick Chiu 圖:東京中央拍賣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