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古代文青:琴棋書畫 嗑藥打卡

2021-12-16

Image description 傳宋徽宗《十八學士圖》,描繪的正是當年古人聚會場景。(台灣故宮博物館藏。非是次拍品)

現代文青聚會,不是到咖啡室閒聊,就是到美術館打卡,拿着菲林相機逛「隱世小店」。古代人怎樣?Bonhams將於月尾舉辦「雅襍:中國文人社交藝術」拍賣,展出的不只是作品,還挖出古人的文青聚會的面貌,他們由早期比較狂野,演變成文靜的琴棋書畫,唯一不變,是聚會總會被記錄下來,難道古人也會打卡?

TEXT BY何兆彬

Image description Bonhams中國古董專家唐治

由竹林七賢到林夕
古代文人聚集,稱作「雅集」,他們的確會打卡,只不過從前沒有手機,打卡方法不同,有的人寫文章,有的繪畫,而文人雅集一直是畫家繪畫的題材之一,清楚記錄了古人雅集的生活習慣。 Bonhams中國古董專家唐治:「最早的雅集估計確實很清雅,歷史上的著名雅集很多,雅集逐漸成為聚集同道的方式,成為一種政治、文化團體。 雅集的場所由郊外竹林一路進入高閣府邸,人物器用便越來越精緻,雅集本身甚至成為了一種藝術題材和文化資本。」

他說,古代文人聚會叫雅集,是次拍賣名喚「雅襍」,是吸取了「襍」字有五顏六色放在一起的意思,「由於這場拍賣廣闊,比較五彩繽紛,我們這次採用了現代眼光去看這些事物。」

Image description 十五世紀 黑漆嵌螺鈿竹林七賢炕桌,上面繪製的,正是竹林七賢的雅聚。(估價$50萬)

Image description 林夕 行書「赤子」 (估價:$8,000-10,000)

拍品由漢到今,歷二千年,想讓大家看到古人聚會的生活習慣,及當中的變化。當中的古代名字包括竹林七賢、蘇東坡,一直到今天的詞人林夕──是次拍賣請來夕爺寫上一篇前言,他在當中寫到:「古人喜以書法贈友之餘,尺牘一筆一墨,流傳下來皆為藝術含量極高的社交見證。然則一詞寫給千千萬萬人的所感所想所思所悟,能得其情者,何嘗不是一封封『給最熟悉的陌生人的信』。我把此生體悟留給了歌詞,聽眾讀者把詞意流進了內心,心靈把體悟實踐於生活,倘能如此,我這小文人即與社會大眾一直進行一場又一場超越距離的神交。

我偶像蘇東坡和陶淵明詩一百零九首,而我歌詞不少養分來自蘇軾其人其作,亦不失為橫跨古今對話,東坡若有知,該笑我於無極處稱友也。」同時拍賣上林夕交出五幅墨寶,都是他用毛筆書寫自己的詞作,估價相宜,每幅約$8,000-$10,000。

唐形容雅集在古代「已是Motif(主題)」,被創作和記錄了,被繪製在漆器上、杯碟上,一些作品甚至繪畫了小朋友在玩耍,也在假扮成人雅集,像這次的《宮廷風格百子圖軸 》,圖中就有有小朋友在假扮蘇東坡(戴著名的東坡帽),「畫內也有很多人在玩流觴曲水,學竹林七賢飲酒的都是小朋友。」流觴曲水是古代文人習俗,他們會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杯停在誰面前,誰就取杯喝酒,意為除去災禍。

雅集最早在漢朝出現,它屬於社會較上階層的玩意,「上層人士會喝酒跳舞,文人下棋。至所以知道他們是上層人士,從衣着可以看出。」唐治說所謂文人雅集,早期的一些聚會有點狂野,其實不怎麼雅,「琴的聚會叫『月聚』,每個星期舉行的叫『星集』,狂野的聚會很常發生,《世說新語》清楚記載了竹林七賢,他們聚會會脫光衣服、吸食迷幻藥、也有跟女伴『玩樂』,相當狂野。」

古代的迷幻派對
拍品之一《黑漆嵌螺鈿竹林七賢炕桌》(十五世紀)此桌又叫香几,古人除了喝酒,也會聞香,香具一般一套三件:一個香瓶、一個放箝子、一個小盒放香料,喝酒時將香放在小盤子內燃燒,別具風味。桌上繪畫的正是竹林七賢,但畫面的細節不對,「竹林七賢是東晉人士,這拍品是是元朝造的,它上面繪畫的人物上衣衫也是元朝的。真實的竹林七賢聚會玩法很Hardcore,他們吃五石散,那是一種混合五種礦物的藥物,再送酒喝。」
酒方面,古代的酒濃度很低,只有幾度,古人喝酒都用碗喝,到了明朝再出現濃度較高的酒,酒杯也比較細小。從器皿中大概可知古人生活習慣。

Image description 十六世紀 剔紅高士聽琴圖香几,估價:$750,000-850,000

竹林七賢的聚會,最八卦的還是五石散。根據記載,吃五石散後先會全身發熱,繼以發冷,發燒時人會脫去上衣,奔走以方便排汗散熱,因此一直有竹林七賢祼奔的記載。同時因為身體發熱,吸食五石散會同時配以冷食。唐治說,這些古代藥物力度不算強勁,但大概因為有重金屬,水銀超標,東晉時人很多只活到三、四十歲。至於竹林七賢為何放浪形駭,過着如此放盪的生活,是由於他們是當年的失意文人,「他們狂放的聚會,是對當時中央政府的一種不合作運動。」

竹林七賢後來各散東西,阮籍、劉伶、嵇康與朝廷不合作,有人佯裝避世,有人投靠朝廷。唐治說,竹林七賢的雅集被記載下來,是失意文人中的小數,大多數被記載被流傳的,多是體制內的文人,「比較著名的聚會都是高官、大文豪,因為在政治經濟上有實力的,到今天仍被我們知道。失意文人則隱退了,他們也有聚會但少人知道,即使有,也是有錢有勢力的牽頭才行。」

當然,若果你像蘇東坡那麼有才,他被貶到黃州後,其雅聚還是常成了後人的創作題材,「蘇東坡會跟文人朋友聚集,會去赤壁飲酒作詩,這很有名,常出現在詩詞上面。畫作中有人吹笛。有人在下棋,蘇東坡一定在席。」

是次拍賣有棋,而且是雍正年製的宮廷象棋,每顆棋以象牙製造,還上了日本漆,漆上添了黃金,令表面閃閃生光,事緣雍正特別喜歡日本漆器,進口了不少,還請內務府仿日本的漆器做法。清代到了道光年間,文人開始玩紫砂茶具,「茶具不是買來的,文人會聚集在一起,手工好的做紫砂,字寫得好的寫字,詩好寫詩,畫好的繪畫,大家一起合作,將紫砂茶具造出來,成為聚會的紀念品。」

Image description

沒琴則不雅
唐治說,研究古人雅集會發現他們的聚會潮流,由漢開始狂野,到後來越來越雅緻及安靜,「早期很狂野,除了女人,還有童子。當時他們要外遊很大件事,會有多名童子同行,童子什麼都做,至於童子要做什麼則不便多講。」他笑。

早期的文人聚會又唱歌又跳舞,同時下棋喝酒,唐朝的聚會有男有女,還會一起打球作樂,但到了宋代大家開始安靜下來,「最重要的是琴,變成了琴棋書畫。若大家要唱歌跳舞就去別的地方,例如青樓。雅集也不再那麼響鬧和繽紛,也不一定是在書房或自家花園。」

琴是古代以來聚會的主角,「琴是文人聚會很重要的工具或道具,沒有琴沒有書,聚會就會俗了。琴除了彈,也會放。」

而其實這次拍賣,也因為一張古琴而起,原來去年Bonhams收到幾張古琴,於是舉辦了一次古琴拍賣,誰知道今年又收一張,而且琴的質素更好,因為不想重複,就把拍賣方向定為文人雅聚,「文人不定期會做雅集,不如做一個專場,讓大家看看文人怎樣雅緻。」他說:「今天保留下來的古琴,最早是漢代,但仍然彈到的古琴,最早是唐代的琴。在唐以前的琴,彈法有別,到了唐朝有較大變化,然後定了下來,到今天都沒變了。」

這張琴據推斷在唐朝製成,它的琴底雕有細字,記載了它在1919年為著名古琴家李子昭擁有,「他是當年最Top的古琴家,琴底記載了他在1919年找到這張古琴,再請來一班有名的琴士雅集。由於琴內沒字,據推斷此琴約在晚唐到北宋之間製成。」琴上用的是蠶絲琴弦,不說不知,古人用蠶絲做弦,但到了六十年代已沒生產,中國大陸開始用鋼弦代替,但由於材料太硬,對古琴有破壞,後來有一名香港人到大陸找懂製作的工人,又把古琴上的蠶絲弦線拆下研究,才把它重新製作出來。

Image description 三套琴譜 (估價:$30,000-50,000)

有琴自然有琴書,琴書中符號奇奇怪怪,沒學過的看不懂,因此才有了《笑傲江湖》令狐沖身藏〈笑傲江湖〉之曲,被誤認是偷了辟邪劍譜的情節,「如今我們仍然能彈唐曲,那是因為有琴書記載。這套琴書以木板印刷,十分精美,字看來像人手寫的一樣。它們印刷不多,流傳很小,相當珍貴。這套琴譜是康熙時代的,到今天已有三百多年了。」

唐治會彈古琴,就在記者面前示範了一陣。雖然古譜有流傳下來,但他說其實中國音樂一直都不廣傳,「很多都失傳,文人雅士很多東西都沒有流傳下來。是現在變成了文物,大家才開始注意,這也是這次做這個拍賣,想讓大家看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