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一支畫筆接合東西

2022-07-14

Image description 敏昭@明畫廊(photo by 何兆彬)

人生是長途賽,命運總是兜兜轉轉。谷敏昭(Christopher Ku)65歲,早在八十年代到了蘇格蘭讀藝術,輾轉之間,在八十年代末到了皇家藝術學院修讀碩士,Tracey Emin正是他的同學。1988年,一些英國藝術家以Young British Artists(YBA)的名義展出,漸漸闖出名堂。Christopher說因為風格不同,他不想走現代主義風格,獨自創作,1999年他回港在大學執教,同時一直參與不同展覽。

最新個展《迴盪》,與上次相隔二十年,他說作品要回應的,正是曾風起雲湧的後現代浪潮。

TEXT BY 何兆彬

Image description 存在思覺 - 符號系列 (一) Critical Existentialism Series - Semiotic Series (1) 108 x 82cm, 2008-2022

「後現代完結」
「後現代繪畫從YBA開始,已成了英國文化局的文化策略,把它推到國際。」谷敏昭的話,總滲着一點文化陰謀論,他解釋,說因為自己從那裡走來,清楚整個發展脈絡,「它有一種操作在背後,可能藝術家自己也不知道。現在清晰多了,因為資訊多了。」九十年代初他還在英國讀書時,曾興起好一陣子「繪畫已死」的說法,「繪畫有好一陣子已不被重視了,但我一直堅持繪畫。」

這次主題「迴盪」,他說意思就是對這風潮起落的一個回應,「早期的後現代畫家都過世了,他們很多一生都默默無名。到了YBA才變成文化策略,再到今天,後現代也完結了。七年前,Stephen Hicks來到理工大學演講,就談到後現代主義已經結束了。James Mann也寫過後現代已完結了,東方崛起,他預示到Rebuild(重建)、Break Layer(打破層次)的現象,迴盪就有這意味。」

Image description 迴盪-6 Reverberation-6 , Mixed media on cardboard, 28.2 x 17.2 cm, 2018

再窮也畫畫
他在香港出生,因為父母離異,15歲那年,母親把他送到台灣的親戚處生活,開始愛上繪畫,先後跟了幾個老師。少年時他從來沒有想過做畫家,也學過音樂,但沒有天份,又回去繪畫「我心想日後即使再窮,只要有鉛筆白紙,也可以繼續繪畫嘛。」。

其實他家境不差,父親是警察高層,但父母離異後,多少對經濟有點影響。有次放暑假他從台灣回港,才回來三天,母親突然說你別回台灣了,已替他安排好再去英國念書,「到了英國,有天母親也開始不寄錢給我了,尤其她知道我去了讀藝術!她認為,你花家裡的錢,竟然是去了玩耍,把我罵得狗血淋頭。從20歲起,我就不再問家裡要錢。」

一留英國23年,1977-81年他先讀了個商業設計文憑,邊讀書邊打工,生活費不夠,只好停學三年,等申請助學金。到大學收錄他,又剛好碰上當年鐵娘子戴卓爾上台,要大幅增加海外大學生學費,「一年學費要4,000鎊,這個數目當年在蘇格蘭可以買一層樓了。當年95%的海外學生都離開了,但我留了下來,其中有兩年去了做電腦輸入員,薪水不錯的。」

他說自己晚上上班,每星期上班才十小時,但領全職薪水,老闆以為他會一直做下去,但他還是想讀藝術,到了基尼斯藝術學院收取他,他馬上辭職,此時申請到助學金,已不用付學費。「我24歲就結婚,太太是蘇格蘭人。是她追我,我要她答應跟我回港發展,當時在英國拿設計文憑,已可以回港在理工執教了,教設計很吃香的。但結婚不久,本來說好不生孩子,但太太懷孕了,這樣不能回港啊。」他說因為生了兒女,政府還會資助他養家,這樣一讀就四年。

Image description 迴盪-15 Reverberation-15 , Mixed media on canvas, 2011

替東西文化尋找接合點
1988年,他再入讀皇家藝術學院,修讀藝術碩士,「我不能就此回港,我知道自己還沒有摸熟藝術,好多人以為海外讀四年就可以了,其實不能。好多行業花十年都好專業,但藝術不行,十年好快的。」1988-1990年讀皇家藝術學院,碰正英國當局推動Young British Artists(YBA),「Tracey Emin是我同學。」他說,「YBA推廣後現代,但只有後現代,我不想畫。他們推廣了一班畫家,例如Chris Ofili,當年他還沒成名。即使他們要找我這麼一個外國人來推廣,我也只是人辦,我為什麼要做?」畢業前有個商業畫廊找他,但他認為對方風格太商業化,如果答應,很可能會被藝術圈杯葛,結果沒有答應。

Image description 迴盪-20 Reverberation-20, Mixed media on canvas, 2002-2021

他在2000年回港,回來後在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等教學,同時不斷創作。十多年前,他搬到塔門這世外桃園居住,同時也在那裡創作。他在畫中實驗,曾想自己混合油畫顏料,結果發現可以直接使用那四種原物料,同時使用東方元素,例如拓印等元素,谷敏昭說,自己一直在替東西文化,尋找接合點,「人們常說油畫是西方的,趙無極那一輩曾使用西畫繪畫中國元素,概念上行得前,但美學上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我想做的,是在美學上要推到極致。」

谷敏昭《迴盪.繪畫》個展
日期:即日起至 7 月 15 日
地點:明畫廊(香港中環荷李活道 31-33 號地下)
時間:星期一到星期六,上午 11 時至晚上 7 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只限預約)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