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交流.傳承.發展
首屆「中華文化節」圓滿結束,呈獻超過200場演出和活動,吸引逾70萬人次參與,成功彰顯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通過一系列演藝文化項目,「承光影韻律之美,傳華夏文化之盛」,激發市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情,加深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在香港這個文化藝術交流的國際舞台上展現中華文化風采,實踐文化藝術「引進來、輸出去」的使命。
去年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專責策劃及舉辦推廣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並在今年起舉辦「中華文化節」。首屆文化節涵蓋舞台演出、電影、展覽、講座以及一系列的延伸活動,當中不乏適合青年人參與的節目。除本地團體的參與外,亦特邀多個來自內地不同省市的優秀藝團來港演出,促進交流和合作。康文署總經理(文化節目)倪淑儀表示,整個文化節籌備時間只有半年多,由零開始建立一個全新的、以中華文化為主題的藝術節,對於團隊來說既是很大的挑戰,亦倍感任重而道遠,同事們亦十分專業且經驗豐富,令文化節得以順利完成。「衷心感謝本地文化界、傳媒、學校及民間團體的鼎力支持,令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印象最深刻的是統籌『中華文化節』時做了很多資料搜集,眼見題材多不勝數,完全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舉辦文化節的初衷是希望為期四個月的各項活動能夠達到推廣中華文化的使命,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認同。」
有參與今屆文化節的北路梆子梅花獎得主楊仲義到香港演出後也深有感觸:「香港觀眾文化水平很高,看演出十分專注,令我們作為演出者也深感動容。我們地方戲要更多走出去,迎接都會觀眾的品鑑,也讓更多觀眾瞭解我們中國戲曲各具特色的劇種及不同風格的表演藝術,只有這樣我們中華文化才能走得更好更遠。」
向普羅大眾推廣中華文化
每年康文署也會籌辦「中國戲曲節」,至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年,康文署高級經理(戲劇及戲曲)魏紫燕表示,每年構思戲曲節均會思考如何在籌劃上有所改進,做得更好,「遇上『中華文化節』這個契機,正好讓戲曲節拓闊觀眾層面,活動形式更多樣化。戲曲節舉辦超過十年,已建立基本框架及模式,同時亦建立了堅實的觀眾基礎。團隊希望更廣泛地推廣「中國戲曲節」,今年將戲曲節納入文化節的框架,觀眾層面明顯地擴闊了很多,而且在宣傳推廣方面亦產生協同效應。今年戲曲節中見到不少新面孔,更多觀眾一家大小入場觀看,效果十分理想。」
要令大眾認識甚麼是中華文化,當然不能只照顧購票入場的觀眾,繼開幕節目舞劇《五星出東方》全院滿座,6月初文化節於沙田大會堂及新城市廣場舉辦《多彩華藝》嘉年華,倪淑儀強調是要走進社區與民同樂,「始終未必人人都會買票進場,所以我們就構思了嘉年華活動。很感謝商界的支持,提供場地並與我們的團隊協作,在多個渠道宣傳嘉年華,吸引到逾萬人次參加。當日安排了《五星出東方》的選段演出,來自北京的表演者向我們表示從未試過將此舞劇在劇院以外的地方演出,能與觀眾近距離接觸的體驗,讓他們印象難忘,亦讓未有機會走進劇院的市民,欣賞到中國表演藝術的魅力。現場還特設多個互動工作坊,呈現剪紙、廣彩、粵劇頭飾等非遺項目,讓市民體驗傳統文化多姿多采的一面。」
新舊交替傳承下去
說到宣傳推廣方面,倪淑儀指出文化節積極舉行各項延伸活動,藉以接觸更多年青觀眾,「今年新增了『校園戲曲漫遊』導賞活動,與香港演藝學院合作,由富經驗的老師及學生組成團隊,到訪學校進行示範,透過互動形式,讓學生對京、崑、粵等不同中國戲曲的劇種有初步認識,打開認識中華文化的新天地。另外還舉辦『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邀請學生到專業演藝場地免費觀看多個高水平的舞台演出和電影欣賞,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全方位欣賞和領略中華文化的精髓。」文化節由標誌設計到節目安排也刻意加入當代元素,令年輕一輩感覺到中華文化並不老土,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不知大家是否感受到,這幾個月就像推動了一股中華文化熱潮,我們收回超過四千份的意見調查,當中有超過八成觀眾表示,觀賞文化節的節目後,對中華文化的興趣有所提升,亦加深了認識,作為首屆舉辦的文化節,效果令人鼓舞。」
將中華文化世代傳承下去,是「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使命。倪淑儀認為最佳方法是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多元特色,「與香港文聯合辦的《大師傳藝.尋古知新》講座系列是很好的例子,主辦機構邀請到金耀基、阮兆輝、鄭培凱、鄧宛霞、林天行、王祖藍等有份量的講者,講解各自專長的文化藝術範疇,結果場場爆滿。還有很多不同例子,例如《鼓博群雄.地動山搖》絳州大鼓與其承傳者鼓樂演奏會邀請了一批曾多次親赴山西絳州學習鼓樂的本地年青鼓手參與演出;戲曲節婺劇演員到訪八和粵劇學院與年青學員交流;《中華頌》音樂會除了有譚詠麟、炎明熹等流行歌手,亦有演奏家鄭慧、著名男高音莫華倫和香港兒童合唱團的演出。文化節亦計劃每年設定一個焦點城市,聚焦展示其獨有的文化魅力,並以文化節為平台促進兩地交流。上海為今年的焦點城市,康文署安排了上海京劇院和上海民族樂團來港演出,並籌辦上海博物館和上海嘉定區的展覽讓市民和旅客參與。以上交流活動不單有新舊交替的傳承,還見到不同藝術界別均落力支持文化節,發揮『團結就是力量』的精神。」
努力創新與時代接軌
文化藝術隨時代而轉變,保留寶貴傳統之餘,也一定要滲進新元素與潮流接軌。倪淑儀直言「中華文化節」是一個支持創新作品的平台,「戲曲有新編粵劇《大鼻子情聖》和《馬湘蘭》;視藝有《龍承九子》藝術設計IP作品展覽及講座,還有以嶄新角度演繹的舞劇《花木蘭》。我們希望透過文化節這個平台去展示及鼓勵藝術家就中華文化作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傳統固然有保留價值,但若只是不停重覆傳統,文化就未能發展及推進,也吸引不到年青人的眼球。
近年內地藝團在這方面的發展一日千里,以《花木蘭》為例,將耳熟能詳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以當代角度傳遞出來,並且加入現代舞台技術,令視覺效果為之眼前一亮,整體感覺甚有驚喜;又例如《大鼻子情聖》,要在如此傳統的藝術形式之上創新,本身要對此有一定的駕馭能力,才能將當中的精髓抽取出來,這方面由羅家英這位大老倌來做就適合不過。因此在傳統文化之上加入當代元素,令大家感覺到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才能喚起大眾對中華文化的關注,讓中華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