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人及家屬得知自己患有腦部疾病,如出血或腫瘤等需要開刀時,都會擔心手術帶來風險及後遺症。近年腦科手術也由傳統的開顱式走向微創發展,而隨着儀器和醫療科技的進步,再加上有電腦輔助虛擬神經影像作導航,令腦科手術能夠做到真正微創。
傳統的開顱手術需要大範圍翻開頭皮、鋸開頭骨,打開後便看清楚神經、血管及病變等組織,而進行手術時有很多神經是無法用肉眼看到的,只能藉由解剖部位來推算辨認及隨機應變。有些涉及顱底的手術,有時更要在臉上開大刀,翻開面皮後再進入顱底切除病變組織。
至於微創手術的特點是創傷較低,透過細小或天然的孔洞開口放入微型內窺鏡或顯微鏡,便可進行各種檢測及手術。
影像技術進步
不過,腦科手術的微創發展一直落後於其他專科,一來是以往的手術儀器及器材,大多為一般外科醫師設計,材質本身較為粗糙而不精細,未必適合腦部微創的環境;二則慣常打開顱骨後使用顯微鏡,光源充足便可以做手術,毋須大費周章利用內窺鏡進行,因當時開細窿的微創做法,手術用光源不夠強,傳統開顱術才能使光線照亮深部的病灶。
直至近年,內窺鏡儀器愈來愈微型,功能亦愈來愈多,配置的鏡頭加上先進的感光元件(CCD),令高解像度的影像可以投射在大屏幕上,而且儀器可以提供光源,不用靠外界光源細看,讓醫生可以看得清楚細緻。
另外一個突破就是影像技術的進步,例如電腦立體定位技術可以在手術期間進行導航,幫助醫生避開血管及神經等組織,而電腦亦可透過腦部磁力共振等造影資料,讓醫生在術前進行虛擬路徑圖,即利用影像計算最佳的手術進入路徑,盡量減少損害重要腦組織,又能以最小的傷口達到手術效果。
各種儀器及技術的配合之下,現時的腦科微創手術是真正的微創,醫生只需在顱骨開一個幾厘米的孔洞,又或從鼻腔、眉骨等位置,便可進入腦部,進行腫瘤切除或處理出血、積水及囊腫等問題,例如經鼻腔進入切除腦下垂體腫瘤、顱底腫瘤,亦可經眉骨位進入施行動脈瘤夾除手術。
當然,進行如此精細的手術,相關的醫生及人員也要有適當的訓練,有時更需 要其他專科醫生協助,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筆者大約10年前到歐洲跟隨當地專家接受長達2個月的腦科微創手術訓練,期間大開眼界,接觸及學習到一些最先進的技術,同時亦將這些技術帶回香港的公立醫院,建立及引進相關的系統及設施,即使離開公營醫療體系,也繼續與大學合作舉辦相關課程,希望把技術及經驗傳承,讓更多病人受惠。
近年樂見整個業界開始接受微創的發展趨勢,原因是微創手術不但傷口細小、出血量少,可以減少創傷及感染,康復速度得以較為迅速,有些病人在手術後翌日已經可以落床,而且可以保存更多正常腦組織,神經功能的保存也較佳。
微創手術的低創優點,尤其適合體弱或易有併發症的長者及長期病患者,例如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因為腦下垂體壓迫而影響視力,要他們做一次開顱手術,創傷性及出血風險似乎太高,但若不做手術,他們的日常生活又因視力下降而大受影響。微創手術便可以在治療之餘,毋須他們承受太多創傷。
另一個令微創手術在神經外科愈趨普及的原因,是治療概念的轉變。過去腦腫瘤手術講求「切得清」,故開顱手術更具優勢,但近年則發覺,即使微創手術未能完全切清,例如太黏近血管或神經線的殘餘組織,也可以利用伽瑪刀或放射性X光刀等放射治療處理。
新一代的放療透過精確計算角度,發出散射式的放射線,最後聚焦在腫瘤。分散的放射線能量較低,經過其他組織時不構成破壞,而集合力量後又能對付腫瘤。惟放療只可對付較細小的腦腫瘤,若腫瘤太大便需要很大的能量才能清除,附近組織也可能被「灼熟」。
並非人人適合
事實上,很多時病人聽到要做手術,第一句也會問可不可以做微創。無可否認,微創手術有很多好處,但對於一些在大腦表面而體積又較大的腫瘤,微創手術未必適合。因為開細孔方式的微創手術適合較深的病變,醫生經內窺鏡看到的視線,就如透過門上的防盜鏡查看屋內、即腦內的情況,若病變組織太靠近時,鏡頭便只能看到組織的部分,這情況下落刀便有風險;相反,位於較遠處的腫瘤或病灶,經小洞亦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更適合用微創方法處理。
另外,交通意外等引起的腦部創傷,亦未必適合以微創方式進行,原因是創傷範圍可能很大,而腦部在受傷後出現腫脹及腦壓上升,傳統較大範圍的開顱手術才能有效減壓。
至於微創手術的風險及併發症,由於有術前度身訂造的計劃和電腦模擬,故較傳統手術更能減少對正常腦組織及血管的傷害,而微創手術的傷口較細小,感染及出血的風險會較低,病人康復也會較快。但腦病變始終是嚴重的疾病,並不會因為微創手術而令疾病本身的嚴重性降低,微創手術只能減低治療中的風險,並需要由在微創腦手術方面有經驗及正式訓練的醫生,才能達至最好的效果。
筆者相信,神經外科微創手術的發展步伐將會持續,預期未來有更多病人適用這類手術處理各種腦部疾病。
撰文: 黃偉基醫生_神經外科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