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大少總予人不知民間疾苦,生活常識差勁的錯覺,田少卻比許多草根出生的高官貼地,公事包自己拿,冷氣太大自己關,沒一點少爺氣。男拔生的出身,也令他敢於特立獨行,不甘做別人身後的應聲蟲。
送猴迎雞的前兩天,記者有幸一日內見識田少與田二少(田北辰)的真面目。早上在屯門兆康苑的麥記,遇見二少與人吃早餐,期間離席走向櫃枱:「靚女,唔該畀對刀叉!」女員工一聽樂得開了花,嘻嘻哈哈雙手遞上。會叫「靚女」,會吃麥記,自然懂得民間疾苦,絕非一般高官可比。
下午,記者再去商業電台訪問大少,新節目《田式生活》(周一至周五上午10時商業一台)暢談紅酒、學生年代、收藏等;節目前半段獨白抽水,後半段與嘉賓分享生活點滴。他既無簇擁的助手,黑色包自己拿,冷氣冷也自己關。所謂見微知著,不少香港富豪都很貼地,反而「父母官」往往被一卷草紙、一個乞丐難倒!
他是網球健將,也是體育迷,連女排賽事也不放過。(受訪者圖片)
退休之後大把時間遊山玩水,享受人生。(受訪者圖片)
「比如當年梁特首炒局長,我當時身在外國不知何事,他們來電要我去廚房拍張照片;我問緣由,他們說:『別管,影來再相告!』結果出來標題是:如果大廚好掂的話,廚房再熱也多人幫忙;如果大廚唔掂……。抽水post像賣廣告,偶爾出正路的政綱等post,起碼也有更多人看到。」
由此可見,抽水只是田少生活中的極小部分,走下政壇的大前台後,擔任自由黨的榮譽主席,生活自然悠閒多了。剛錄完《田式生活》就趕來做訪問,他連吃幾口蛋糕才說:「如果不是做這個節目,我輕鬆多了,因為不用趕着去立法會開會。」周二則會出席黨團會議,給些意見新議員們。
提到退休生活,最重要是行得、食得、 玩得。「我很幸運,蛋糕照吃,紅酒照飲,昨天檢查身體一切都好,更令我能享受人生。到這把年紀,最重要是健康,身體不好,做什麼都不爽。」他其中一大嗜好是體育,日前澳網決賽拿度大戰費達拿,本身是網球好手的他當然沒錯過,也不忘與網民來個費達拿式的反手抽擊。
他周日在Facebook寫道:「看到費達拿36歲還可以最高年齡球員贏大賽,我都要打好點才行!」記者懷疑這句話是他自己打的。足球、籃球……他無所不愛,是典型的男拔仔,退休後自然更多時間蹲在電視機前。確實,喜愛體育運動對做人處世十分重要,起碼懂得團隊合作,畢竟再叻的人也不能單打獨鬥。
田北俊和唐英年十分老友,對方除了帶他飲紅酒,早前還上他的節目做嘉賓。(黃勁璋攝)
田少自小就覺得自己唔叻,這也是當年讀男拔給他的啟發。他讀書時常考50多名,精英班無份,比弟弟田北辰也要差10多名,「正由於讀書唔叻,到後來做生意都會多聽別人意見,也覺得讓一讓步未必是壞事。往往愈叻的人愈容易變一言堂,我呢,就會找叻人幫忙。」
從政也好,做生意也好,如何爭取其他人支持,十分關鍵。這種做人態度與爸爸田元灝有關,「爸爸做生意的態度也差不多,與工人作工資談判、銀行借錢、找供應商等,你都要站在對方角度想,比如做1元生意,盡量做到一人賺5毫,或6-4分。其實政治也是一樣,梁振英就是覺得自己叻……」田少說。
不少高官說句話或Facebook寫幾句, 就會從「呃like」變成「吸嬲」,這固然與性格和做人有關,但事前準備功夫也要做足,高高在上的姿態更是大忌。田少回想從政時也有緊張之時,「我的壓力不是站近咪會怕,或是要說些市民不愛聽的東西,而是你要站出來表達,既然出馬就不想衰,要想好如何表達清楚!」
之前與校友余錦基在節目中暢談男拔往事,不約而同提到如何培養學生做領袖,而非成為隨波逐流的人。巧合地,現任自由黨主席張宇人也是DB仔,帶領佔中行動的戴耀廷也是。田少等師兄未必同意學弟的想法,但也承認他們的領導能力。
田北俊2歲從上海來港,香港給了他一切。(受訪者圖片)
食量不大的他看來從來沒胖過。(受訪者圖片)
田少是很多人眼中的幸運兒,他也直認不諱。但快樂人生並非只有錢,而在於如何對自己。「我不是勤力的人,不會熬夜讀書到3點,我真的沒有。我的目標不是太高,不拿A,拿B就算。考不到港大有何所謂?考到美國大學,一樣大學畢業;你港大出來人生一定掂?未必。」
相比某些高官以考第一為榮,記者很理解為何田少更招人喜歡。「我不是教你懶,但需不需要樣樣都做到最好?也許人人看法不同,但我沒想過。」最精采的人生,還要像費達拿那樣遇到拿度,否則年年拿冠軍有何意思?這些道理,那些連灣仔運動場也想拆的人,恐怕這輩子也不懂。
讀書不怎麼進取的田少,又如何看幾個孫的學業?「這個問題是一代大過一代,是全世界資源供求失調的後果。試想最尖端的大學,在我的年代、我兒子的年代,到現在學位數字都差不多,但當年可能是一萬人爭一個位,現在是幾十萬人爭一個位,你必須比別人優秀。這個供求失衡,比香港的地產更嚴重。」
於是乎,田少的孫兒們雖然讀國際學校,但同樣要學芭蕾舞、游泳、鋼琴,「所以他們壓力大,八九歲要學那麽多東西,個個都要充實自己。我兒子的年代是想玩才學,現在根本不是,為加分寫落履歷表裏,全世界都一樣。」他有話直說,沒在香港學生、家長面前說風涼話。
田少不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人,1947年在上海出生,2年後移居香港,「當年爸爸一毫子也沒有,一切都是香港給我們的。我很幸運,1947至1997年香港在英國人管理下很發達,1997年英國衰落,輪到中國崛起,這20年香港也欣欣向榮。」他感恩地說。
多謝香港,當然也要多謝家人,「我的家人也令我很幸運,我不信教,但我誰都要多謝,包括上帝。」香港是塊福地,田少勉勵道:「其實我們只要做好一樣東西就行,就是做個好人,不用老針對人,做好人,人生就滿足。」可惜這幾年有人不斷以身作則,睜大眼睛說瞎話,告訴港人好人無好報。
所以,香港的開心指數很低,田少對此感到很惋惜,「我們也許沒一樣得100分,但生活最重要的東西都過得去,比如醫療、治安、教育等,為何不開心呢?我覺得政府是最大原因,我們的特首總給人分化社會的感覺。我們有那麽多優厚條件,政府根本不用走鷹派的,走鴿派得啦!」
「歐洲政府屬於有錢好辦事,無錢無事辦。我們財政盈餘那麼多,既不用花費在國防和外交,又沒有天災,所有好東西都在香港,還不開心?我覺得政府應採取和諧態度,香港人要求太高?可能吧!但也可能不是太高,而是你令他們這樣。」田少認真地說。
他的話可謂說到記者心裏去,他也覺得應該保護香港,好讓子孫繼續住在這片樂土。對於年輕人,田少鼓勵他們要進取點,「只要年輕人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太懶,不要覺得政府大把錢就hea住做人,年輕人裏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不進取的話是自己吃虧。」
田北俊小檔案
出生地點:上海
年齡:70歲
學歷:聖荷西大學化學工程碩士
目前主要職位:自由黨榮譽主席
曾任職位:自由黨前主席、前立法會議員、前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前行政會議成員
撰文: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