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蒲東影簡史: 堅持自我風格 列尼史葛固執催生導演版本

2013-11-11

Image description 年屆七十五歲的列尼仍經常有新電影推出。

Image description 列尼再拍科幻之作《普羅米修斯》,無論口碑或票房皆報捷,果然老馬有火!

已屆七十五歲的大導演列尼史葛爵士(Sir Ridley Scott)仍然十分活躍,他的新戲《黑權大狀》(Counselor)將於11月中上畫,故事講述由米高法斯賓達飾演的一位星級刑事律師,為了能與其美艷的未婚妻彭妮露古絲往後過更好生活,不惜與毒販勾結,結果被「起尾注」,為求保命不擇手段,並同時要抽出幕後黑手。聽落又是一個老掉大牙的故事,可是,當你知道劇本由得過普列茲獎的金牌小說家兼編劇Cormac McCarthy撰寫,而執行劇本的又是列尼史葛,一切肯定變得不一樣。

列尼是公認的大導演,地位崇高,他的影片影像凌厲、風格多變,他亦是公認最不肯妥協的導演,多次因電影的公映版本不是他心中所想而與電影公司鬧翻,亦因此他成為了DVD或藍光片導演版本(Director's Cut)之父,列尼的堅持,令他的影片作品水準長期維持在高水準,亦令他被拒於荷里活之外……

列尼史葛常被影評界說成是「最被奧斯卡忽略」的大導演,雖然他導演的影片曾摘下奧斯卡獎項,但他總是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擦身而過,最接近一次應該是2000年的《帝國驕雄》(Gladiator),當年在奧斯卡得到十二項提名,摘下五個獎項,包括最佳影片及最佳男主角,可是最佳導演卻輸給史提芬蘇德堡,還記得筆者在電視機上看現場直播,當大會宣布由《帝國驕雄》奪得最佳影片時,以片中主角羅素高爾為首的一眾台前幕後人員一起走到列尼史葛的位置,邀請他上台一起分享奪獎的喜悅,可是當時的列尼面色極之難看並拒絕上台,這當然是因為他沒能獲得最佳導演獎。

這一幕筆者印象深刻,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列尼是何等的率直倔強。而相比起史提芬史匹堡、佐治魯卡斯、哥普拉、馬田史高西斯的老友鬼鬼,列尼與占士金馬倫亦被譽為「最不埋堆」的荷里活導演,當然,占士金馬倫早就憑《阿凡達》、《鐵達尼號》、《未來戰士》系列而名成利就上了「神枱」,更憑《鐵達尼號》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反觀列尼,向來是獨行俠,最多只與其弟弟,亦是荷里活大導的東尼史葛(Tony Scott)及《迷牆》大導亞倫柏加(Alan Parker)組成製作公司,這位性格率直的英國大導,不能摘下美國「小圈子選舉」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其實絕非偶然。

Image description 2020是列尼這位英國導演與當時已大紅的美國影星夏里遜褔首次合作,可能由於大家文化不同,一度傳出兩人不咬弦。

軍人家庭出身

但正所謂有麝自然香,欣賞列尼才華而與他合作的一級演員可謂多不勝數,除了由他一手捧紅的影帝羅素高爾,《犯罪帝國》(American Gangster,2007)的丹素華盛頓又或是《叛諜同謀》(Body of Lies,2008)的里安納度迪卡比奧都爭相與列尼合作,事後都對他讚不絕口,而最新的《黑權大狀》更是星光熠熠,有影帝哈維爾巴頓以及他的影后太太彭妮露古絲夫妻檔助陣、畢彼特、金美倫戴雅絲,以及被譽為最有前途的新一代演技派米高法斯賓達。單憑這個陣容,已足以證明他的能力與地位。

列尼史葛出生於英國東北部一個叫South Shields的地方,父親Francis Percy Scott是一名軍人,隸屬皇家工程部,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父親長時間在軍隊工作,很少時間陪伴年幼的列尼,而列尼的哥哥Frank在列尼幼時加入了海軍,亦由於戰事關係,列尼小時候常常要搬家,住過英國威爾斯,又到過德國暫住,二戰後舉家搬回英國東北部老家附近,一個叫Teesside的地方定居,這個地方是一個工業重鎮,到處都是大型工廠,列尼日後的名作2020裏那個像廢棄工廠區的未來世界,正是參考Teesside這個他兒時居住的地區。

小時候的列尼,因為受到父親及哥哥的影響而有志參軍,但他的爸爸卻見到這個兒子在藝術上的天份,鼓勵他「棄武從藝」,所以他入讀了Hartlepool College of Art修讀設計文憑,再在 Royal College of Art修讀fine art,當時他是Royal College大學刊物ARK的編輯,而學校亦任命他設立電影部,這就開始了他人生最初的電影生涯,他那時拍過幾套實驗電影,最有名的是一套叫Boy and Bicycle,而他的小弟東尼史葛與老父均有粉墨登場演出,多年後,這套短片收錄在列尼執導的第一套長片Duellists(1977)的DVD中。

在1962年尾,列尼加入BBC當場景道具學徒,曾參與製作多個節目,如1962年的Z Cars等,1965年更開始嘗試執導單元劇。可是由於BBC的製作費少得可憐,所以列尼在1967年轉到電視廣告界,並與弟弟東尼成立Ridley Scott Associates(RSA),合夥人還有以電視廣告編劇出身的阿倫柏加及與列尼合作無間的攝影師Hugh Johnson,往後十年,在列尼領導之下,RSA製作過無數精采的廣告,由於電視/電影廣告每段只有數十秒至數分鐘,所以亦鍛煉了列尼凌厲的剪接風格及令人目眩的浩大場景。

不滿片商版本

本來一心繼續在廣告界大展拳腳的列尼,在七十年代初認識了電影監製David Puttnam,兩人閒聊時,慢慢談到正規電影的發展項目,結果促成了二人合作電影The Duellists,故事講述拿破崙時代兩位劍客的恩怨情仇,由夏菲基圖(Harvey Keitel)主演,結果一鳴驚人,在當年康城影展贏得The Best Debut Award。

同年,列尼因看了《星球大戰》而想嘗試拍一套科幻電影,於是他答應了編劇 Dan O'Bannon的低成本電影《異形》(1979),電影故事以及上映後的市場與影評人反應,應該不用我多說了,《異形》以1000多萬成本博得2億美元票房,亦成為了電影界科幻片中的神級經典。

高要求的列尼,對《異形》亦極之滿意,他多年後在訪問中,仍興奮回憶他怎樣以生蠔製作異形幼蟲的內臟。接着於1982年推出的2020,被視為列尼至今最有深度、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品。電影改編自Philip K. Dick的小說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電影描述在某個未來時代,被通稱為Replicants的人造人,專門從事太空殖民地中危險且低賤的工作。他們被塑造為「比人類更像人類」的模樣,身體上看來與人類毫無二致──除了擁有超越人類的力量和敏捷身手,不過就缺乏人類的情緒反應和情感,並且壽命僅有四年。故事中敍述有六名人造人在一次血腥叛變後,於地球被列為非法存在。特警組Blade Runner負責追捕這些逃到地球上的人造人並將其剷除。夏里遜褔飾演的半退休Blade Runner Rick Deckard,不太情願地同意接下這項新任務。

2020最初評價兩極。有人不滿它節奏過慢;也有些人欣賞它複雜多樣的題材,以及預視性高的未來場景設定。該片在北美首映後的表現不佳,但卻在海外獲得了成功。儘管早期票房不佳,卻受到死忠影迷和學者的青睞,成為非主流電影的經典作品之一。此片的靈感與場景設計,就算列尼史葛否認也好,很多都是參考自德國大導法茲朗(Fritz Lang)1927年的科幻片老宗祖《大都會》,但作為大導演的列尼懂得推陳出新,使2020變成能與《大都會》齊名的電影。

拍攝2020期間,可謂一波三折,首先是列尼不滿原編劇Hampton Fancher的劇本,找來了David Peoples重寫,結果當然是Fancher一怒下離隊,接着是資金問題,本來全片預算1500萬美元的資金,在前期製作已用了250萬美元,再加上出資的Filmways,監製要在十天內找來新的資金,幸好他能勉強找到有公司肯注資,當中包括我們香港的電影製片邵逸夫爵士。資金雖然解決了,但生性固執的列尼,除了與一眾演員不咬弦,尤其是主角夏里遜褔,在日後亦不願意提及此片。在上映前,列尼亦不滿片商嫌他電影太長而要刪減某些情節的商業決定,故後來DVD制式推出時,列尼剪接出了他認為是最好的Director's Cut。

Image description 《黑鷹十五小時》戰爭場面真實,列尼出名拍大場面夠緊湊。

金像雄心未息

雖然一連拍了兩套經典科幻電影,但不甘被規範為「科幻大導」的他,作出多方面題材的電影嘗試,當中有十分成功的,如美日合資電影《黑雨》、1991年的女性主義電影《末路狂花》、大家都很熟悉的古羅馬復仇動作電影《帝國驕雄》,又或軍事動作片《黑鷹15小時》。可是他亦栽過大筋斗,如講西方神魔、類似《魔戒》的電影Legend(1985),就算由湯告魯斯主演,一樣遭遇滑鐵盧,而由「大鼻子情聖」謝勒柏度域,以及列尼愛將薛歌妮韋花主演的大製作《哥倫布傳》(1992)就更是慘淡收場。幸好大導演沒有灰心,更愈戰愈勇,愈老愈有火,近年他拍片愈來愈積極,2010年,他更因應日漸興起的YouTube短片分享潮流,發起了一個Life in a Day的電影計劃,叫Youtuber,讓大家記錄在2010年7月24日這一日的生活,再發給他的製作團隊剪接成為一套電影。結果他收到八萬條短片,成為一時佳話。

其實我想已年屆七十五歲的列尼仍努力不懈拍攝電影,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仍不死心,他曾被記者問到總是與最佳導演獎擦身而過有什麼感受,他說:「當連寇比力克、希治閣與奧遜威爾遜這些導演界的巨人也沒有拿過(最佳導演獎)的話,我得不到又有什麼好介意呢?」但說時酸葡萄味極濃。
也幸好大導要爭這口氣,我們才能見到他更多優秀的作品誕生,人老心不老,原來就是要靠一口氣、一團火!

撰文︰蒲東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