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食店主要工作由二子德盛及大女鳳儀主理。至於八十三歲的Uncle Sammy(中)主要與客人寒暄,亦不時監察廚房的製作質素。
Uncle Sammy已很少親自煮汁,除非是熟客要求。當日他示範煮森美汁,先將油以猛火煮至出煙,之後落煙肉爆香,再加蒜蓉、洋葱粒、西芹粒、番茄粒、蘑菇及黑椒炒香,最後倒入燒汁與配料煮滾,並加入紅酒略煮,然後淋在牛柳上便可上枱。
還未有「失守」的西營盤地標,就只有南北行,以及位於皇后大道西及東邊街交界的森美餐廳。西環街坊無不認識這座聳立近三十五年的西營盤地標——森美餐廳的安格斯牛牛招牌,可惜近日有消息指,當局要拆掉這座牛牛招牌。
幸好,招牌雖拆,老店仍在。今天餐廳始創人Uncle Sammy依然退而不休,不時親自為客人煮出美味的佐扒靚汁,再伴隨着他與子女述說的「人情味」往事,「事」與「味」皆濃,令人回味無窮。
餐廳始創人、現年八十三歲的葉聯(街坊稱為Uncle Sammy),他仍像四十五年前般,每天坐鎮森美餐廳,但其實九成九的工作,已由他一女兩子承擔。
食店屬老牌高級餐廳,當然得到不少如發哥的名人捧場。
Uncle Sammy以一個醬汁師身份進入西餐大門,在六十年代開始,已常常在大酒店的西餐廳即席表演煮汁。
Uncle Sammy有「西環汁神」之稱,美國、英國傳媒曾爭相採訪。他認為香港人吃不慣老外傳統的「乾式」煎牛扒,覺得應該調校一個汁底「潤一潤」,加上他學師時由打汁做起,所以特別喜愛研究不同類型的佐汁伴扒。
在食店的餐牌上,有林林總總十多款汁,更會詳細以中英文寫上製汁的材料,如法國芝士汁、賓尼斯汁,以及馳名世界的森美汁。以調製佐扒汁料馳名的港式扒房只此一家。
創平民店賣安格斯牛
作為西營盤地標的森美牛牛招牌,即將拆卸,西環又少一分特色。
森美最初開設在西營盤正街,之後搬過兩條街的皇后大道西與東邊街交界。記者曾住在一街之隔的地方,還記得小時候每次經過都會一瞥該店的巨型牛牛招牌,當時父母幾乎不會帶我去這「貴價」餐廳,只是在考試取得好成績時,才有機會讓我吃個森美早餐,因為這是最便宜的︰一個餐包、一塊薄牛扒加煎蛋、熱餐飲一杯,約在三十年前賣10.5元,對我們這些平民百姓還算是有點昂貴。那時Uncle Sammy還會走過來,笑容滿面地跟父母寒暄一番,每次見他都是謙謙君子。
Uncle Sammy還是與三十年前一樣精神奕奕,只是臉容清瘦了,而頭髮亦稀疏了,熱愛工作的人最能保持青春,這句說話真的不假。
問他對於掛了三十五年的牛牛招牌要拆下來是否不捨得?他笑笑口,並說了牛牛招牌背後的故事。
原來在1969年時,他剛從酒店業走出來開設餐廳,碰巧重遇昔日在酒店業打滾時認識的美國肉商,他知道對方銷售安格斯牛,於是請求對方給他牛肉作銷售。
當年安格斯牛是香港最高級的食材之一,只有大酒店才有資格入貨,「當時我認為若餐廳能夠讓客人吃到安格斯牛,也就代表我們餐廳是最高級的,於是我就打了人情牌,向這位美國朋友取貨,還把貨單上印着的安格斯牛圖樣拿去訂製一個大招牌,誰知道工匠覺得那圖案的安格斯牛腿太短和牛身太肥,於是他擅自把牛腿加長了,再幫牛隻『瘦身』,結果做出一個不倫不類的安格斯牛。招牌送來,我一看幾乎暈倒!」
雖然貨不對辦,但Uncle Sammy還是把招牌收下,因為他不忍心退貨後,令工匠造成巨大損失,「那塊招牌值多少錢?要5萬港元!當年這個價錢已可買一層樓,我思前想後,還是把它要下。」老派香港人,多數很重情,Uncle Sammy是其中之一。
好人好報,這隻「長腳牛」不單沒有為森美餐廳帶來負面形響,幾十年來更成為西營盤的其中一個地標,更與餐廳成為飲食界的一個見證。
決意學好英文打江山
森美汁羊扒 在這裏無論吃任何扒類美食,都可以special order不同佐汁,如聖占士汁牛柳、森美汁羊扒等等。
食店由1969年開業至今,經歷四十五年,要說森美的歷史,當然由Uncle Sammy的奮鬥史講起。四十年代初,惠東人葉聯由家鄉來港投靠姐姐,當時他只有十二歲,正值抗日戰爭打得激烈,香港尚未淪陷。最初他做送麵包的外賣工人,及至十五歲那年,經友人介紹下,進入淺水灣酒店做洗碗。「當時廚房得我一個洗碗,由朝早六點開始不停做,每晚都不知幾點收工,但後生不怕捱。你知嘛?五十年代有份工好過中六合彩。」
勤勤力力做了三年,「阿頭」見他勤快,就升他學「打汁」,令他正式踏入西廚世界。不久,他轉到華爾登酒店工作,當時華爾登有不少外國人出入,而廚房亦由外國人「打骰」,他漸漸明白到,他要在餐飲業出人頭地,首先就要學好英文。可惜酒店的工作實在太忙,連落場時間也沒有,令他完全騰不出時間讀書。
思前想後,Uncle Sammy毅然辭掉工作,轉到蘭宮酒店做餐廳樓面。月薪由400元變成40元,一下子少了十倍,但目光遠大的他,情願有多點時間讀書。「那時落場後,我就去青山道英專學兩小時英文,晚上十一時才做功課,往往做到凌晨,真的很辛苦。」
苦讀了四年,Uncle Sammy只學了英文的皮毛,最重要還是實戰,「當時我轉到有更多外籍員工及客人的帝國酒店工作,我不怕醜,見到外籍客人就主動與他們傾談,因為只有這樣做,英語才會有進步。」在六十年代,懂英語的酒店從業員幾乎沒有一個,對此他一枝獨秀下,可謂扶搖直上,之後他曾在半島、文華、希爾頓等大酒店工作,做過樓面、廚房、管房部門,每轉一次工,廚藝與管理知識又更上一層樓。
一眨眼就晃了二十多年,Uncle Sammy已年屆四十不惑之齡,他覺得自己已「學滿師」,可以下山。「當時有幾個老友邀請我做partner,我都想試試自己有多少材料,於是就去馬!」
Uncle Sammy在酒店界打滾二十年,懂得活用酒店式的管理方式,廚房員工全部由他一手親自培訓,所有入職員工都由小做起,如果有人離職,就由下一級補上。煮菜材料份量、步驟、時間,全部有根有據,似足酒店運作系統。
餐廳設計亦跟足酒店,一推門,左邊是港式西餐廳,右邊是高級扒房,中間以兩幢紅磚牆分隔。Uncle Sammy除了是老闆,更是這家「酒店」的經理,四十五年來除了農曆新年的三日假期或病假外,他每天都穿着整齊,親自招呼客人,或寒暄,或收錢,又或表演煮汁的拿手絕活。
開創平民店到會服務
西檸雞扒 此味菜式做得不好會太苦,但這裏的雞扒只有檸檬香,吃下去又鬆又滑,鳳儀說他們醃雞時以檸檬代替鬆肉粉,才會有這個效果。
Crepe Suztte 食店的招牌甜品,即橘子黃油薄卷餅,以原個新鮮連皮香橙煮汁,香軟清新。話說法國領事吃完後,即時驚為天人,並邀請Uncle Sammy移民法國。
另外,Uncle Sammy還把酒店的西式到會服務帶到餐廳,「七十年代,香港的華人富豪們流行中式到會,只有領事館與政府部門的外籍高官才會叫西式到會,但當年只有大酒店才有這個服務,於是我的餐廳就是第一間平民餐廳提供西式到會服務的。」
不少人知道森美餐廳以汁、扒馳名,卻不知道他們是靠到會起家。「我們鄰近香港大學,最初幫襯我們的是一些香港大學醫科畢業生,因為我們質素比某些酒店還要好,但價錢卻平一截,對於這些初出社會的新貴實在吸引,他們辦私人聚會、私人診所開張,大多都會叫到會。因為這幫醫生的光顧,我們的客戶才擴展開去……」
Uncle Sammy說,在八十年代有很多餐廳都跟他做西式到會,但他卻不怕競爭,還愈做愈好,「西式到會與中式不同,西式到會要因應不同節日提供不同食物,像聖誕節要吃火雞,美國國慶、法國國慶也有特別食物,我從前做酒店時就已經知道這些,這是他人學不來的。」
不遺餘力地常做善事
砵酒焗羊膝 將羊膝以蒜子、洋葱、葱頭、紅蘿白、西芹一起炆熟,之後再落砵酒吊味,羊膝鬆化香腍。那個芡汁亦是極品,佐飯或意粉也極佳。
葡式焗豬扒飯 芡汁很厚身,飯焗得甘香,火候控制得極好,給你一個貼士,本來豬扒是煎的,但你可以落order要求以吉列豬扒焗製,這樣會更香口。
Uncle Sammy憑卓越的餐飲經驗,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令他在七十至九十年代領盡風騷,可惜時代巨輪在轉,港式西餐廳的受歡迎程度已今非昔比,問他會否感到營運壓力?他笑說︰「我們有四十五年歴史了,累積的熟客還夠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實情是,餐廳的現舖是Uncle Sammy的partner所擁有,租金「有商有量」。
最重要是,他已把烹飪與管理技巧,授與其一女兩子。大女鳳儀掌管財政、樓面與管理,八面玲瓏,長袖善舞;二子德盛、三子德昌則堅守廚房,盡得爸爸的廚藝真傳。其實最初,他刻意栽培兩個兒子,把他們送到相熟酒店學師,但愛子深切,忍不住他們在外頭受苦,把他們召回來。
愛子深,愛女更深,Uncle Sammy坦言最疼大女鳳儀,他說父親偏愛女兒天公地道,實情是大女兒最似父親,為了擔起頭家,依然未嫁,全部時間心力都用於餐廳上,一星期七日無休,他對父親從不支薪水,弟弟都稱她「鐵人」,她則笑笑說﹕「反正我沒事做,沒所謂。」
鳳儀是在2002年才回舖幫手,她本身有份銀行工作,因為當時父親決定開新舖,她不忍見父親「兩邊撲」,就辭工回食店幫手。
鳳儀說,從小到大,父母從沒有打罵她與兩個弟弟,她認為父母都是「身教」,這很重要,亦很管用。「父親常說︰『有能力幫人是自己褔氣』,我還記得在正街開店時,有位七十多歲的阿婆在街上撿垃圾,他的兒子也六十多歲,患有唐氏綜合症,我爸爸見到後,就請婆婆入來,說她每天可以在森美免費拿取麵包、飯盒。又試過在沙士時,我們在香港仔的分店被迫結業,可是我爸爸沒有辭退一個員工,把香港仔的同事盡數調到西環店。現在他還不時做善事,當國內發生四川地震,他第一時間走到銀行捐錢,但原來銀行還未被授權開立賑災戶口。只要能幫到人的,他就開心。」
最令Uncle Sammy開心的,還是令餐廳成為快樂之地,鳳儀續說︰「我們有位客人蔡太,她五代都幫襯我們,由她老爺帶她與丈夫來開始,她數十年幫襯我們無數,帶過兒子、女兒、孫兒來吃,現在孫兒又生子了,五代同堂,很是開心,我希望人客們來森美吃完飯,每個都是笑着走出去。」
看到一個又一個的幸福畫面,相信Uncle Sammy也無遺憾了。
撰文︰楊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