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必須攀上椰樹,割椰樹花苞取椰花水,最後才能製作出濃郁的馬六甲椰糖。
星馬菜常用上馬六甲椰糖──什麼是馬六甲椰糖?當地人叫Gula Melaka,港人稱之為棕櫚糖。世上的糖千百種,沒有一種及得上馬六甲椰糖的濃香。在星馬所出售的馬六甲椰糖,多數還是停留在小作坊生產的模式,不講究包裝品牌,一個透明膠袋裝着圓滾滾的糖柱,一解開紅繩,濃郁的椰香馬上襲來。由於個性鮮明,不易駕馭,但如果知道怎麼就個性去發揮,常有令人一吃難忘的效果。曾以馬六甲椰糖炮製了一鍋馬拉豬腳薑給香港朋友品嘗,個個吃得大讚,覺得味道比起傳統的豬腳薑更醇厚、更沉郁,當然也更惹味。用馬六甲椰糖煮豬腳薑,汁液濃稠,朋友靈機一觸把吃剩的汁液當醬汁來撈麵,竟然產生另一股意想不到的美味,既開胃又美味!
不久前到西環盛貿飯店的星馬菜餐廳「馬來一」吃飯,他們所做的甜品相當地道,有多款都用上了馬六甲椰糖:西米布甸、蒸三色西米糕,以及再飽也要encore的香蘭椰絲卷──椰絲先用椰糖煮過,外面那層是以香蘭葉汁加入麵粉、雞蛋等煎成的麵皮,包裹着椰絲一起吃,清香、甜度舒適、濕潤度又恰到好處,非常好吃!
西環盛貿酒店星馬菜「馬來一」的香蘭椰絲卷裏頭的椰絲用馬六甲椰糖煮過,甜度、濕潤度都拿捏得準確,入口清香,很美味!
馬六甲椰糖的原貌是一個個糖柱,要先溶解了才能用。
馬六甲椰糖的製作過程殊不簡單,而且過程需要人手採集,無法機械化。只因馬六甲椰糖的味道靈魂,來自於椰樹莖部的椰花水(並非果實內的椰青水)。要取得椰花水,就要把椰樹的花苞切割,這樣一來,該樹自然無法結果,以市場學的折損率來計算,還真不低。
取椰花水是高危動作,工人必須熟練、矯捷地攀上四五十呎的椰樹,在樹上穩住自己以後,開始割花苞,然後掛上容器收集從樹莖源源不絕流出的椰花水。椰花水濾掉雜質沉澱物以後,便倒入大鍋裏烹煮。現在仍有許多家庭式製作的椰糖,依然以柴火烹煮,非常有古早味!原本清澈透亮的椰花水,在烹煮過程會慢慢變成褐色,那也是椰糖色澤的定型。
製娘惹糕點
煮糖漿,控制火候是一大關鍵,稍不留神會煮焦,整鍋糖漿也要作廢。經過四個小時的烹煮,糖漿濃厚如朱古力漿,誘人椰香更是薰人欲醉!糖漿待冷卻後,便要細心地倒入竹模定型。在竹模裏的糖漿凝結以後,工人就可脫模,繼而進行包裝工作。
馬六甲椰糖之所以叫馬六甲椰糖,不難猜到發源地乃是馬六甲,所以除了馬來人糕點,許多娘惹糕點、甜品也用上馬六甲椰糖。作為地方特色料理的娘惹菜在國際受到矚目,馬六甲椰糖也因此隨之被關注。以小作坊方式生產的馬六甲椰糖會不會漸漸式微?希望急速的時代步伐「腳下留情」,能把這得要手作的味道留得住!(文:謝嫣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