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及獨奏會以外,在今年藝術節也看了兩個有趣的節目,先是以偉大小提琴家命名的David Oistrakh Quartet。他們在2月20日先和Elisso Virsaladze合演布拉姆斯及舒曼的鋼琴五重奏,21日就是四重奏曲目。名如其團,這隊四重奏的個人技術甚有獨奏家風味,當然不是說其他四重奏的技術不足,但David Oistrakh Quartet確有強烈的氣勢,而且在急速及激烈的演奏都有相當高的準繩度。
這點對第二晚的柴可夫斯基《第二弦樂四重奏》特別有利,這曲並非有「如歌的行板」的《第一弦樂四重奏》,此團凌厲的演奏,令人忘記此曲不能算是柴可夫斯基的佳品。此外,第三樂章在中段的快速段落,令人想起同一時期寫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的小行板,炫技感強。
但此團有一點令筆者很不舒服,就是他們奏得太大聲了,不要說這並非適合室樂廳的演奏,而是放在二三千人的巨型廳也綽綽有餘。第一晚的布拉姆斯《鋼琴五重奏》,他們把Virsaladze的鋼琴都捲進四重奏之中。無謂說強勁不代表大聲了,筆者相信多數人都是喜歡火力全開吧。
純粹的複音
第二晚最後有2首帕格里尼《隨想曲》(第二十及二十四),是由此團的中提琴手Fedor Belugin改編給弦樂四重奏。改編並非是將一個人拉的複音音樂,打散給四個人拉,而是將伴奏部分加強。第一小提琴Andrey Baranov在第二十四隨想曲的第八變奏拉斷了E線,要借第二小提琴的琴再拉一次。就算觀眾興奮而發的掌聲蓋過了第九變奏的一半(那個變奏是賣弄左手撥弦,音量偏細),但我們又有幾多機會見到弦樂四重奏會拉斷弦呢?果然很有獨奏家風味。
今年藝術節繼續有高水準的聲樂節目,適逢今年是蒙特威爾第誕生450周年,Rinaldo Alessandrini率領意大利協奏團演出蒙特威爾第的《聖母晚禱》。Alessandrini選擇了「一聲部一人」的歌唱組合,此曲的不同樂章有不同數目的聲部,最多是10聲部,於是Alessandrini帶來的歌手就只得10人。筆者不覺得會是什麼仿古規條,或者是經濟原因,令他每個聲部只用一人。Alessandrini追求的,可能是最純粹的「複音」,並不是「十」或「七」個聲部,而是它們組成「一個」完美無瑕的樂器。人數愈多,就愈難打磨,結果最少的人數,反而唱出了最和、亦因此最響亮的合唱。
古樂或合唱愛好者,可能會反對我將這次演出和幾年前鈴木秀明指揮日本巴哈古樂團的《馬太受難曲》作比較。沒錯,巴哈是巴哈,蒙特威爾第是蒙特威爾第,同是巴洛克不代表他們是近親。想說的是,日本巴哈古樂團的國際名聲是建基於唱片,即使現場絕不算差,但顯然沒有唱片上那麼美好。Alessandrini雖然都有不少錄音,但他和意大利協奏團的厲害,卻不是在錄音可以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