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文化與慈善事業主席思禮樂(Cyrille Vigneron)表示:「Women's Pavilion(女性主題展館)旨在頌揚女性,以及與秉持共同願景的男性在共創未來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2025年盛事大阪.關西世博會即將於4月13日開幕,早前,本刊獲邀參觀卡地亞Cartier與大阪.關西世博會共同打造的Women’s Pavilion (女性主題展館),並獨家採訪了展館建築師永山祐子 (Yuko Nagayama) 和展館全球藝術指導埃斯.德夫林 (Es Devlin),了解展館的匠心設計。
TEXT BY JOYCE MOK
PHOTO BY VICTOR PICON ©CARTIER
共建美好未來
對卡地亞而言,女性是無盡的靈感源泉。因此,品牌持續關注女性的力量,為女性賦權,支持性別平等,推動更美好的未來。卡地亞深信,當女性蓬勃發展,人類將欣欣向榮。繼於2020年杜拜世博會打造Women’s Pavilion後,卡地亞於今年的大阪.關西世博會,與日本國際博覽會協會、日本經產省和內閣府男女共同參畫局合作舉辦Women’s Pavilion。Women’s Pavilion不僅是展館,更是一個推動對話、創新與集體行動的全球平台。
呼應大阪.關西世博會為達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做出貢獻的宗旨,Women’s Pavilion尤其致力向第5項SDG「性別平等」和第12項SDG「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邁進,其使命為:匯聚來自全球的靈感,展現人類的智慧與合作力量,共同締造一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未來,並將這份影響世代相傳。與此同時,秉承大阪.關西世博會「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主題,Women’sPavilion以「共生.共創.為未來」(Living Together, Designing Together, For the Future)為理念,頌揚在塑造更美好前景的過程中女性所蘊含的創變力量與巨大潛能。
展館上層的庭園將自然與建築融合。
展館的可持續力量
大阪.關西世博會Women’s Pavilion展館外牆的設計靈感源自「組木」(Kumiko),由日本建築師永山祐子精心設計,它如同一座橋樑,連接着傳統與現代。事實上,這種獨特結構曾於同是由永山祐子操刀的日本館在2020杜拜世博所採用,物料經保留及改造後,以全新方式於大阪.關西世博會呈現。重用物料實現了第12項SDG「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的目標,展現了卡地亞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Women's Pavilion建築師永山祐子(左)和展館全球藝術指導埃斯.德夫林(Es Devlin)。
由於Women’s Pavilion會場呈狹長狀,永山祐子以京都傳統町家建築為靈感,盡量發揮其所在優勢,令展館更具吸引力:「傳統町家建築屋前設有花園,屋外有細長的走廊,屋內有庭園,屋內、外有平衡之美,讓內、外都施展魅力。」展館以植物包圍,內裡的庭園亦種植了多種不同的植物,反映了永山祐子和景觀設計師荻野壽也(Toshiya Ogino)的巧思,永山祐子指出:「大阪景觀設計師荻野壽也以日本自然風景為概念,引入了不同類型的植物,包括花卉、常綠植物、結果植物等,展現四季之美。我們亦選取了幼細的松樹象徵女性,呼應女性主題展館之名。」種植於展館周圍的樹木均來自本地,世博會結束後,它們將被重新種植於大阪的山林之中,寓意大自然的循環再生。另外,於場館內反覆運用的還有鏡子,它是Es Devlin在舞台設計中的好拍檔,參觀者可在室內多處,甚至在花園找到鏡子的蹤影,永山祐子解釋說:「鏡子給人無盡延展的感覺,池塘也有鏡子的作用。」展館樓高兩層,巧妙地將大自然與建築融合,締造和諧交融的空間。永山祐子表示希望展館滿足參觀者多重感官,讓他們感受到微風,看到樹葉隨風飄,一步一體驗。
位於Women's Pavilion上層的WA空間將會舉辦圍繞全球關鍵挑戰展開的對話和論壇等,提供了思想碰撞與交融的場所。
Es Devlin構想的參與式互動體驗
步入展館,參觀者將踏上一段由著名藝術家、展館全球藝術指導埃斯.德夫林(Es Devlin)策劃的沉浸式旅程。Es Devlin詳細解釋了她在今次世博會擔任的角色:「自2018年起,我便與聯合國全球目標隊伍(Global goals team)合作,過去 兩年也有跟聯合國難民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合作。我作為卡地亞長期合作的夥伴,今次的角色是在女性的效能(efficacy)方面與他們合作。我在聯合國的工作與今次在卡地亞的角色可說是有很多共通之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17個目標中的第5項是性別平等,現時為止,還未達到。」因此,她慶幸有機會參與今次的項目,從實踐的過程中學習,她坦言從今次大阪世博會及上次的杜拜世博會中,學到不少知識。
Es Devlin以其前瞻的視角,將世博會構想為「獨特的樂器組合,其中每個展館正如當中的一件樂器,它們所傳遞的信息將在全球舞台上產生遠超六個月展期的深遠回響」。旅程開始時,展覽邀請參觀者投入其中,說出自己的名字,使其化身為整體敍事的一部分。然後,參觀者被引領到聆聽三位女性主角的個人故事,激發對於全球性議題的思考,藉此加深公眾對性別平等的認知。三位女性主角均經過審慎挑選,他們來自世界不同角落、不同年齡、不同專長,希望能引起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觀者的共鳴。接近展覽末段,參觀者有機會了解到SDGs第5項性別平等的現況,Es Devlin坦言:「恐怕現況有待改善,我們必須坦誠這情況。」展覽借助參與式互動,引導觀眾變換目標與視角,共同應對困擾全人類的氣候與文明危機的緊迫挑戰。這一沉浸式體驗巧妙地將個人行動構建於集體號召中,使展館所傳遞的信息超越時空的界限。
展覽邀請參觀者投入其中,說出自己的名字,使其化身為整體敍事的一部分。然後,參觀者被引領到聆聽三位女性主角的個人故事,激發對於全球性議題的思考。
匯聚傑出女性藝術家的作品
Women’s Pavilion除了匯聚永山祐子和Es Devlin的匠心設計,亦邀請了多位傑出女性藝術家協作。影片方面,日本電影導演河瀨直美(Naomi Kawase)為Women's Pavilion的序幕影片注入非凡的創意。藝術作品方面,法國女演員、導演及 藝術家梅拉尼.羅蘭(Mélanie Laurent)通過引人入勝的肖像、雕塑、音景及虛擬現實作品,深刻探討女性賦能的主題;與羅蘭攜手創作的千葉尋(HiroChiba),其創新的葉綠素印相肖像作品則為展館增添獨特的藝術魅力。跨界藝術家森萬里子(Mariko Mori)則於展館的上層空間呈現一件關於展館主要議題「人性與共存」的作品。另外,時裝品牌Sacai設計師、創意總監阿部千登勢(Chitose Abe)則為展館工作人員設計制服,巧妙融合其和諧與現代的設計理念。這些藝術家共同編織的敘事,充分展現了女性在全球範圍內所產生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她們攜手營造的獨特體驗,通過激發思想的碰撞,引領參觀者思考不同行業、文化背景下集體發聲中蘊含的創變力量。
展覽以外,位於Women’s Pavilion上層的WA空間將會舉辦圍繞全球關鍵挑戰展開的對話和論壇等,提供了思想碰撞與交融的場所。該空間將聚焦於六大主題——大地母親、商業與科技、教育與政策、藝術與文化、慈善事業以及角色與身份,邀請先鋒領袖、活動家及專家,共同探索解決現實世界難題的方法。Women’s Pavilion啟發參觀者思考女性在推動全球進步的角色,盼能推動個人與集體行動,邁向更光明的未來。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Women’s Pavilion
展期:4月13日-10月13日
官網:https://womenspavilion.cartier.com/
展館被植物環抱,由景觀設計師荻野壽也(Toshiya Ogino)策劃,以日本自然四季風景及可持續花園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