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香港中樂團「彭修文作品專場 II」:穿越時空的音樂盛宴

2025-04-08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迎來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音樂盛宴 —— 香港中樂團「彭修文作品專場 II —— 圖畫展覽會與秦.兵馬俑」演奏會。這場音樂會不僅是對中國民族音樂大師彭修文的崇高致敬,更是音樂與環保科技融合的創新實踐。

text by miu lau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中樂團將於4月11日及12日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一連兩場「彭修文作品專場 II —— 圖畫展覽會與秦.兵馬俑」。

彭修文,作為中國當代民族音樂的奠基人之一,他畢生傾注心血於民族管弦樂的創作、改編及指揮工作,帶來超過四百首的作品,這些作品猶如基石,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現代化進程鋪就了堅實的道路。他借鑒西方古典音樂的和聲學、配器法、樂器製作標準以及樂隊編制,構建的「彭修文模式」中國民族樂隊,在20世紀中葉成為了中國民族音樂的代表性樂隊形式。

在此次演奏會上,香港中樂團在藝術總監及終身指揮閻惠昌的執棒下,精心挑選了彭修文的三首經典之作。《圖畫展覽會》原是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的鋼琴組曲,經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改編成交響樂後聞名遐邇。而彭修文以民族管弦樂重新演繹,運用二胡、高胡、琵琶等中國傳統樂器,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音樂畫卷。觀眾仿佛置身於畫展之中,跟隨著樂聲漫步,透過中國樂器獨有的音色,感受畫作的脈動與力量。

Image description 彭修文

《春江花月夜》在彭修文的重新編曲下煥發出新的魅力。這首古曲經他妙手雕琢,音樂顯得更加清新流暢,詩意盎然。樂聲悠揚,宛如春夜的江水,蕩漾著柔和的波光,將觀眾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

作為壓軸之作的幻想曲《秦.兵馬俑》,創作於 1984 年,是彭修文的民族管弦樂鉅作。這部作品以宏大的氣勢和細膩的情感,描繪了兵將久戍邊疆、思鄉心切的痛苦心境。它不僅在國內備受讚譽,更登上了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等世界級音樂殿堂的舞台,其跨文化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中樂團在藝術總監及終身指揮閻惠昌的指揮下,將演奏「一代宗師」彭修文三首經典之作。

除了精彩的音樂演出,這場演奏會還蘊含着深刻的環保意義。香港中樂團將在4月11日攜手全場觀眾挑戰「累計最多人體驗環保胡琴系列」的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樂團在音樂會入口設置了「環保胡琴系列」展區,向大眾展示歷時20年研發的環保胡琴。該系列包括環保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和低音革胡,這些樂器以可分解的PET聚酯纖維替代傳統蟒蛇皮,在不同氣候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的音色和演奏性能。自2005 年第一代環保高胡研發成功,到2009年整個系列完成並亮相比利時音樂節,香港中樂團的環保胡琴已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還於2012年榮獲「第四屆文化部創新獎」。樂團一直堅持使用環保胡琴演奏,用音樂呼喚大眾關注氣候變化,積極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正如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及終身指揮閻惠昌所言,彭修文的作品是中國民族管弦樂的寶藏,這次音樂會以三首作品向他致敬,同時展示環保胡琴,旨在讓觀眾見證傳統與創新的交融共生。

彭修文作品專場 II——圖畫展覽會與秦.兵馬俑
日期:4月11-12日
時間︰20: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