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7月18日)論及香港患上嚴重精神病(Severe Mental Disorder,簡稱SMD)的人數比預期高出2至3倍,對整個社會形成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有普通精神病(Common Mental Disorder,簡稱CMD)的市民高達13.3%,即是有大約100萬名市民,一生之中至少經歷一次精神病患。雖然CMD是輕度精神病如情緒病、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和身心症,較容易醫治,但涉及的人數卻十分龐大。這廣泛的影響可能遍及每一個家庭,對整個社會的經濟、團體的活力和個人的心情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撰文: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從前,一般研究人員都認為「遺傳因素」和SMD的關係較大,對CMD的影響甚為輕微。不過,根據最新的研究所得,「遺傳因素」引起CMD的原因也不能輕視。由於現階段的精神病醫學發展仍然未能具體改變「遺傳因素」,所以預防和醫治CMD繼續主要針對「外在誘因」。
全民教育
觸發CMD的「外在誘因」大多數是生活上的種種壓力,導致腦部神經分泌物例如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在傳送運輸過程中出現障礙而引起情緒不平衡。因此,防禦CMD總要在外在的源頭做起:減低青少年的升學和就業壓力、緩和職場上的競爭、增加社會福利、援助低下層在經濟、醫療及住屋各方面的需要。
上述的行動需要有跨部門的大規模協作,但政府對成立這種統籌機構,到現在似乎仍然未見行動。退而思其次,民間的志願組織獲得慈善基金會的財政資助,亦可以展開小規模的計劃,幫助廣大的香港市民。
應對高比率的CMD,其中首要的任務當然是預防勝於治療,第二是讓大眾有察覺病情的能力,以便及早尋求治療。上述兩項工作如果做得妥當,可以大大減低醫療成本和增加病人的治癒率。
要適當發揮這兩種工作的效用,精神健康教育的「普及化」是先決條件,而目前有關當局進行的宣傳,既缺乏「持續性」又未能深入民間,功效自然受到質疑。精神健康知識的推廣,在很多先進國家已成為「全民教育」的一部分,所以精神健康教育納入高小和初中課程,成了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因為社會風氣的形成,起碼是一代人的經歷。
預防建議
成功推行精神健康教育,社會人士就會有同理心(Empathy),體諒精神病患者,減低當事人的壓力,使他們更有效去管理情緒,認識症狀,例如焦慮、失眠、抑鬱、多疑、緊張、恐懼和暴躁,得以盡早接受治療。
筆者在很多場合都不厭其煩強調,香港精神病醫療團隊人手嚴重不足,例如:專科醫生的比例不及世界衞生組織訂定的標準一半,而且在可見的將來不會有任何大幅改善的契機。我們當然不能因為歷史遺留的錯誤而坐以待斃,反而應該就香港現實的條件找出折衷辦法。一些西方先進國家(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很多CMD都是由普通科或家庭醫生處理,棘手的個案才會轉介給精神科醫生。筆者綜合外國和香港的具體情況,提出下列建議:
1.加強大學醫科課程中有關精神科的培訓,以增加醫科學生加入精神科的興趣;如果他們將來在其他崗位執業,也會有較充分的知識去處理精神病人。
2.積極鼓勵在職的公私營醫生,在公餘時間參加由2間大學舉辦的精神科深造文憑班,並盡量提供學員多些臨床實習機會,使家庭科醫生掌握足夠的知識去處理CMD,做好分工的調配,使更多病人受惠。
3.考慮在中學文憑試(DSE)的通識科加入精神健康教育的元素,以便考生減低應付公開試的壓力,並能察覺家人、朋友和同學有沒有情緒問題,從而擔當適切的支援角色。另外,近年的研究都指出一些簡單的舉措,都可以有效預防CMD及其衍生的後遺症:
1.持續性的運動:每周最少3次、每次最少連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其中包括慢跑、騎單車、游泳等。這些戶外運動必須達到心跳加速及身體排汗的效果,以促進新陳代謝、舒展筋骨及調節中樞神經。
有充分證據顯示,足夠的「有氧運動」能夠改善精神健康、減低壓力和抑鬱的誘因,而且可以增強認知能力,使人更有效管理情緒。
一些更深入的科學研究指出,有氧運動對於「神經生物屬性的作用」(Neurobiological Effects)甚有裨益:改善腦部有關控制的機能、增強記憶能力、增加灰質層(Grey Matters)的厚度和新神經原(Neurons)的數量。
參與社交
2.恒常的社交活動:切忌孤獨,應該經常和三五知己有交流,例如逛街、購物、下棋、飲茶、看電影和打麻將……目的是宣泄感情,減低焦慮和抑鬱,這也是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CBT)重要的一環。
3.吸收充足的陽光:適量的紫外線能給予人體本身不能製造的維生素D,亦可促進鈣質在骨骼中的合成,對身體及精神健康都有好處。有人認為北歐國家每年的日照時間較短,所以當地的自殺率和抑鬱症也偏高。
4.切勿酗酒、吸煙和濫用藥物:這些壞習慣和各種精神病互為因果,相信有直接和間接的關係。
5.盡量減少進食「垃圾食物」(Junk Food):「垃圾食物」的定義很廣泛,並不一定指快餐店的菜式,而一般專家認為是「三高」佐料(高鹽、高糖、高油),同時食材是高脂、醃製、有反式脂肪、少纖維、缺乏維生素、優良蛋白質和礦物質。外國研究報告初步證實,長期吃「低營養量」的「垃圾食物」的青少年,有較大風險患上抑鬱症;兒童承受的威脅更大,包括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記憶和學習能力受損與不能節制食慾等。
上述種種都需要移風易俗,當然離不開全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