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乃新,本地著名鋼琴演奏家,亦任電台節目主持、戲劇演員和作家。1978年,羅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羅曾以獎學金入讀茱莉亞音樂學院,受教於阿德里.馬蓋斯(Adele Marcus)門下。在該校取得碩士學位後,羅乃新又往巴黎及意大利追隨名家學藝。她於1976年在意大利贏得國際鋼琴比賽首獎,後獲多項比賽獎項。羅曾在英國、美國、歐洲、北美洲及東南亞各地舉行獨奏會及與樂團合作。在香港,羅致力推廣現代音樂,多次於「香港藝術節」、「音樂新文化」及「國際現代音樂節」中亮相,並與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及香港小交響樂團同台演出。羅乃新是鋼琴與木管六重奏組合「六秀士」創團成員,現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她在電台主持音樂節目及兒童古典音樂節目。除音樂演出外,羅亦曾涉足戲劇及不同範疇的工作,例如龔志成的多媒體演出《M園》等,於《三個香港女人的故事》中飾演文玉瑛一角及於話劇《延續美麗人生》中演出。亦曾為外國及本地樂團演出任旁述。著有《盡在筆弦中》、《問心一句》等書。她曾為電影《情色地圖》、《天長地久》等及電視劇配樂演奏。
短兵相接
羅乃新現在68歲,上課教琴時仍然手舞足蹈,以身體動作去講解樂章的變化起伏,活力與激發力都很強。「透過音樂,儘管是68歲,我仍然可以感受到8歲的innocent。但只有透過音樂才能如此。」她對音樂充滿信仰與激情,因為她相信音樂可以改變生命,「音樂中有無限的創意和生命,可以讓我覺得自己是8歲,也可以讓我覺得自己是80歲;音樂可以令我回到生命最美麗的地方,也可以到達生命中未到過的低谷。」
演奏至今,羅乃新仍然有着短兵相接的緊張。「有段時間,臨出場前會不斷問自己:為什麼你要彈呢?為什麼你要令自己這麼辛苦?而每次回到後台,都覺得:讓我再彈一次就好了,我一定會彈得更好!」多年來,音樂給她的觸動仍是新鮮而尖銳:「我想讓我的音樂觸動我自己,所以值得深入去了解和學習,如何把我自己的感覺最好地表達出來。」
許多偉大的音樂,背後都有崇高與哀傷,羅乃新亦不例外,音樂於她來說,必定是一個出生入死的朋友,因為在她最低谷的時候,是音樂把她帶回來。提到人生最低谷,可說是她在英國剛開始演奏生涯的時候。演奏後別人說「enjoy」她的表演,卻被深深冒犯:因為她相信音樂是源於神聖,崇高的動機,但為什麼人家聽完只是「好開心」?藝術之崇高動機與消閒的結果之間的落差,一度讓她很抑鬱。
走出自我
後來,羅乃新參與了很多不同形式的社區演出,讓她改變了對音樂的看法,慢慢走出自我的桎梏。於是她放下演奏家的身份,離開她佔據中心的舞台,以不同形式去分享音樂,其中包括她的「音樂監獄事工」。她去教在囚人士玩音樂,彈着一些流行曲,不像古典樂那麼崇高,卻真的看到音樂可以改變生命。對着電子琴演奏,她教人「腦中要有齊八個bar,要想着終點在哪裏,和你的生命一樣」。震撼如《聖經》金句。這些事工讓她對音樂的信仰更堅定:音樂可以影響生命、塑造生命,能夠讓人在音樂中,遇上一個從未遇上的自己。「生命有take two」,原來是這個意思:藝術永遠給人以複數的答案。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好想藝術》第三集於3月15日(星期二)晚上7時,在亞洲電視本港台及港台電視31播映;港台網站 tv.rthk.hk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