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由學醫到藝術 由無市場 到藝術樞紐

2021-12-08

Image description Katie de Tilly @10 號贊善裡畫廊

「告訴你,我從來沒有想過在亞洲生活!但一住就二十幾年。」說完大笑。她是Katie de Tilly,1994年由美國來到香港,有時辦辦畫展,到了2000年創辦10號贊善里畫廊(10 Chancery Lane Gallery),迄今20周年。贊善里畫廊與一眾中國當代藝術家關係密切,尤其與星星畫會相熟,本來一心想把西方藝術引進香港的她,在及後的二十年,不斷展出亞洲藝術家作品,尤其東亞藝術家,成了畫廊的特色。

「我來香港前讀醫,來港後讀過針灸,那一年,我在想到底該做針灸師或是開畫廊好?」

TEXT & PORTRAIT BY 何兆彬;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Image description 10 號贊善裡畫廊在 2001 年的首次展覽,由 Serge Clément 拍攝。

由醫到藝術
「我父母來自波蘭,我在美國出生。我們本來在歐洲居住,我先生從事金融業,但我們結婚第一年就來到香港,當時我先生在香港找到新工作。」Katie:「告訴你,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在亞洲居住,我一直以為自己會搬到歐洲。最初以為只會留個幾年,結果一住就住在現在!」她笑。

她本來讀醫,怎麼會來港後創立畫廊?她說自己從小接受美術訓練,上過很多課,畫很多畫,「我到了高中還一直想做藝術家,但到了上大學,我發現要當藝術家極其困難。那個年紀,我發現很難去表達自我。」結果,她竟然一轉就轉了攻讀醫課,「我只讀了藝術兩年就轉了科,想畢業後當藥劑師。我媽就是一個藥劑師。」

Image description 展覽有一面牆,全都是這二十年來關於畫廊的舊照片和剪報。

命運總是曲折,真愛總是兜兜轉轉,來到東方這城市,她又重新遇上藝術。對,竟然是在當時還沒有什麼藝術氣氛的香港環境下,重新投入藝術,但換了身份,不做創作,「來到香港,看到的藝術跟我在美國看到的又不同,我第一次接觸到的是中國會,當中好多藝術品大受西方影響,它惹起了我的好奇心。」剛來港時她懷上第一胎,在無國界醫生有點工作,但更吸引她的是藝術,有空她就跑上北京,想發掘當地藝術圈在發生何事。

但到了北京,什麼都沒找到。應該說是有的,但一切都不在地面上發生。

「因為當時剛經歷八九民運,藝術家的活動都比較地下,不論是那些攝影作品,或行為藝術都在地下進行。」她一邊發掘,同時認識不同的藝術家,開始辦一些游擊式的展覽,「我與朋友開始辦點展覽,當時我們認識一個在加州的西班牙藝術家,他說想來香港,我說好呀,可以我在家裡展出作品。」結果她真的把作品運來,在她家中展出,再邀請各方好友前來觀看,如此這般,竟然又賣出了一些作品。這是她最早經營的藝術買賣。

Image description 王克平《Couple 1》 2006

中國會與鄧永鏗
「其時我其中一位朋友是攝影師Serge Clement,他曾拍下好一些曾灶財作品,是個出色的攝影師。不久,我在交易廣場替他辦了一場大型展覽。」如此這般,先開始辦點展覽,又結交各方人脈,其中包括鄧永鏗爵士,Katie問鄧爵士能否借他創辦的中國會作展出場地,鄧答應了,於是辦了她第一個中國藝術家展覽,展出尹欣作品。
九十年代的本地藝術家,鮮有是全職的,很多人身上都有教職,收工後才開始創作,當時畫廊不多,本地藝術圈也比較地下,但Katie說,大家都餓藝術,「1995-1998我辦過不少展覽,大家都來了,都有購藏,當時畫廊漸多,拍賣會的成交也漸有起色,我發現大家對藝術是有興趣的。」

早着先機,結果成了她創業緣起,「有天,我跟朋友在附近食飯,第一次走到這平台上,看到這舖位出租。」贊善里位處中環大館背後,大斜路上的一條小路上,人煙較罕,地方清靜,「當時舖面是磨砂玻璃,我沒法看進去,但看到舖位樓底很高。我當時還沒有想過要開畫廊,就把它要了下來。」她記得,這地方原本屬於一個設計師,地方用來做攝影棚。回想起瘋狂歲月,她說自己當天還沒有確切計劃,「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叫Janet,她也是到處去辦一些Pop Up展覽,我說不如我們一起去開畫廊吧!我做一個展覽,你做一個,好不好?」結果只各做了第一個展覽,Janet先生就被調到英國,她自然隨家人離開,只餘下Katie一人,獨自營運。

沒有詳細計劃,但她首先認識了畫廊第一個畫家:王克平。「我大概在1996-97年認識他,當時他在科大有個展覽,朋友叫我去看看。他自從1984年就居住在巴黎了,及後我們也去了他巴黎的家和畫室參觀,我問他有沒有興趣成為我們畫廊第一個藝術家。」王是星星畫會成員。中國在1978年開放改革,1979年,北島、黃銳、芒克、馬德升等幾人舉辦首展,名為「星星美展」,所謂星星,指的是每顆星星都獨立地以發光體存在,以相對革期間以毛澤東為紅太陽的單一發光體。後來星星畫會的很多藝術家都成了名,影響力非同小可。Katie由王克平開始,一人一人的認識,漸漸星星的藝術家,成了畫廊的一個主力。

兩年前星星畫會在贊善里展出四十周年展,將一些作品帶到Art Basel HK,印刷了一 本紀念畫集,也記下了他們的同共回憶,「我最記得的是這些人的思想深度,他們思考的份量。」

Image description Dinh Q Le 《Khmer Reamker》

2000年的藝術圈
回到2000年前後的香港,沒有Art Basel,還沒有被稱為Art Hub(藝術樞紐),當時的藝術市場到底是怎樣?「其實當初我開畫廊,香港也是沒有藝術市場的,但我們知道這即將會改變。」Katie:「當時我們的藝術品都是賣給Expat(外籍人士)。當天的藝術界與今天大不相同,居港的西人比較會購藏藝術品,香港華人藏家很少。」但情況到了2000年後漸漸改變,「當初,1994年我去北京時,你會問藝術家在那裡?但到了2000年後在北京,在798等地方,你會看到畫廊漸漸冒起。」

在香港,她記得那年代沒市場,也沒藝術基建,「最初的市場是由拍賣行和一些畫廊奠定的,然後開始有了反應,我就感到改變要來了。」她認識了擁有拍攝Beatles、滾石樂隊、Jimi Hendrix等攝影作品的代理,將它們引入香港,「最初我想把西方藝術帶到香港,但一直遇上中國藝術家!我邀請他們參與展覽,一切變得刺激,他們常帶我到處去吃飯喝酒。」她沒擔心過,總記得先生常和自己提起,一切都會發生,因為九十年代還在大學的那一代,他們看過很多藝術,回港工作後開始購藏,他們的生活品味與父母一代已大大不同了。

那最初經營畫廊是興趣,還是生意?她笑:「開幕頭五年我們已賺錢了,因為當時競爭很小!我第一個展覽畫作都賣光了,當然,當年的作品價格都不高。」當時畫廊只有一名員工,Katie手上也沒有藏家名單,她的做法很簡單,都由身邊朋友開始做起。

「如果人們對藝術有興趣,他們就會接近你。當然,香港是一個人們進進出出的地方,但我們的名單上有22,000個人名和電郵,當中有些人已經不在了,你得一直去更新它。」

畫廊不只是銷售
她記得當時才剛出現Google,很多人還在拍菲林照片,Katie辦畫展,收來的影像都是正片(幻燈片),必先要用掃瞄器輸入電腦,「那是傳真機年代,藝術家都還沒有電腦。」因為這樣,發生很多奇妙的故事,當年Katie看過越南藝術家DINH Q. Lê,十分喜歡,卻苦無他的聯絡,只知道曾在威尼斯雙年展看到他的作品,知道他曾是難民。
她利用藝術家的名字,左右拼貼,胡亂猜想他用什麼電郵,發了一堆電郵,問對方可是自己尋找的藝術家,如此大海撈針,竟然給她找到了當事人, 「如今他已在日本、美國MoMA舉辦大型展覽,已變得很出名。你明白嗎?不只是我很天真,當時整個圈子都很天真。我喜歡你,我就想跟你做一個展覽。」她因此對南亞藝術產生濃厚興趣,除了越南,還有泰國、緬甸、柬甫寨等地的藝術,Katie都把它們帶過來香港。

Image description 馬德升《看透窗外》2007

很多這些藝術家,國家的藝術市場並不成熟,但作品水平很高,得靠外地的畫廊、市場支持,但香港的藝術市場真的有這麼好嗎?他們在港有市場嗎?「我做過一個一星期的緬甸藝術家展覽,售後我們沒有分成,把賣畫所得全給了藝術家。」

為什麼會這麼做?因為Katie每每在藝術圈見風起浪湧,她總看到歷史在發生,自己想參與其中,「我感到這是一件事情的起始,看到歷史正在展開,這對於藝術資料搜集來說,太重要了。其實不是有太多藏家會收藏這些東南亞藝術,但當中有太多故事可以講,太有趣了。我開始做他們的展覽,不因為他們能賣,而是因為我覺得他們重要。」她說,很多這些作品都是行為藝術、攝影作品或錄影,都不是易於銷售的作品,「但做畫廊,可不只是為了銷售啊!」

談了半天,好像一眨眼二十年已過去,而當中一切順利,只有美好,當然不是,「當然有過困難時期,你忘了沙士、金融海嘯?忘了佔領時期,中環像關閉了幾個月嗎?當然有艱難,但你只能繼續前行。我對疫情來襲很感恩,因為它令我們慢下來了,從前一年辦16個展覽,有六個在海外,太累人了,來客都無法知道背後的故事。現在,我可以將每個展覽延長,有時間跟觀眾聯繫。」

開畫廊前,她在思考要當針炙師,還是開畫廊,今天她說:「當然是開畫廊,這有趣得多了!」

LOVETHEDREAM「愛在夢中」
(10 號贊善里畫廊 20 週年回顧展)
地址:香港中環半山贊善里巷10號贊善裡畫廊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