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紗?究竟是先天還是後天原因呢?
人類求偶,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紗,究竟是先天使然?還是後天社會決定呢?傳統「智慧」──男性擇偶多着眼女性的美貌、身材、體態,女性則注重男性的身份地位、財富──是先天決定的呢?還是後天社會決定的呢?最新的爭論焦點則是:男女在選擇性伴侶時,是先天決定的呢?還是後天社會決定的呢?
自私基因
根據杜堅斯在《自私基因》一書的理論,人類只是基因的載體,人類基因的首要「任務」就是傳宗接代。
根據杜堅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基因》(The Selfish Gene,1976)一書的理論,人類只是基因的載體。基因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基因散播開去,人類基因的首要「任務」就是傳宗接代。男女有性關係,無論是為了什麼原因,潛意識都是為了生兒育女,尤其是男性。此所以男性不喜歡戴避孕套,認為避孕是女性的責任。
為了開枝散葉,男性和愈多女性交配愈好。這樣,他的基因便散播得愈多愈廣。此俗語所謂:「不論好醜,只要就手」也。這個理論亦解釋了為什麼柳下惠萬中無一,男性很難忠貞和專一;這亦解釋了為什麼男性擇偶,女性的智慧和才能是次要的,美貌才是首要的。無論口裏怎麼說,他還是最注重「色」:即女性的樣貌和身體,因為樣子漂亮美麗、體態均稱的女性,多數健康;容光煥發的女性多數身心愉快,美女為他誕下的子女,多數健康。
反之,由於要撫養子女成人,女性擇偶必須小心謹慎,因為她不只是選擇性伴侶,而是要為孩子選擇父親,就算是「一夜情」,女性的基因已決定了她的選擇標準:社會地位愈高,她的孩子日後前途愈好。財富愈多,她的孩子便可在沒有匱乏的環境成長,可得到較佳的教育等。女性最緊張男性是否專一和不花心,因為專一的男性可以跟她攜手撫養教育孩子,而且孩子在快樂幸福的家庭成長,肯定會有較好前途。
上述便是第一代進化生物學的經典「求偶策略理論」(Sexual Strategy Theory)。男女求偶,目標不同,策略不同,女性為繁殖後代要負出較大代價,她當然掌握了選擇權。按照這個理論,求偶必是男追女。事實上,在動物世界,大多是雌性擇偶,雄性為了求偶,不惜代價,包括跟其他雄性「爭女」打個你死我活、搶佔地盤、奉上食物、築巢乃至霸王硬上弓等等。這是先天基因決定了的。人類也是動物,人類的求偶方式也必然是男追女。就算是男權社會,也是男家向女家提親。
性別差異
在動物世界,大多是雌性擇偶,雄性為了求偶,不惜代價。
在1978年,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羅素奇勒(Russell Clark),便用他的學生做過一個實驗。他叫樣子不俗的男、女學生,在大學校園隨意兜搭任何男女,直截了當地問:「我覺得你很吸引,你願意今晚跟我上床嗎?」結果不出所料,十六名被兜搭的男生,有十二名即時表示願意,等於75%,只有四名表示不願意,但拒絕之餘,還會提出多種解釋:例如「我已有女朋友」、「我已經結了婚」(換句話說,沒有女朋友或未婚的話,他便會願意)。十六名被兜搭的女生,全部都表示不願意。
這個實驗當然十分不科學。可是,奇勒教授在1982年和1990年做同樣的實驗,BBC依樣葫蘆在英國做同樣的實驗,並用隱蔽電視拍成紀錄片,結果卻無大分別。大家可看以下的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yySRgrYsU(男問女)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JFBtHcBnM(女問男)。奇勒的拍檔夏威夷大學的心理學教授Elaine Hatfield還寫了一篇論文https://www.elainehatfield.com/79.pdf,名為「男女對性愛邀請(sexual offers)的性別差異」,得到不少媒體的關注和宣傳。關於這個實驗的源起、發展和影響,大家可看2003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愛在下午》https://www.elainehatfield.com/ch77.pdf。
[email protected]
(文︰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