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冷翠不單有着美麗的風景,還有不少美味的食物。
尤其當身處於「藝術之城」的翡冷翠(佛羅倫斯),你便會發現,上至貴族、下至普羅大眾,都喜愛與「牛」為伴:如巨型T骨牛扒、燉牛肚、牛肚包等;其體積大大塊之餘,更是口感無窮。
一隻成年的大白牛重達四千磅,如此巨型見到都令人怕怕。
T骨份量足
這塊巨型的翡冷翠牛扒比手掌還要大。
又大又厚的翡冷翠牛扒,相信與人分享比獨食滋味得多。
沒有任何調味,以最原始的方法來烹調,真正能夠品嘗最原始的牛肉鮮味。
窩心牛肚湯
不少人都會有一種錯覺,就是認為外國人不太喜歡進食禽畜的內臟,這就真的是個誤會了。例如法國人就最愛吃豬鼻子、羊舌頭、牛乳房;西班牙人會拿動物內臟來燉煮;而意大利人則會拿牛內臟入饌,當中尤以牛肚(lampredotto)最為受大眾歡迎,既有米蘭式用白豆燉的牛肚湯(busecca);而羅馬式會加入薄荷葉來煮燉牛肚(trippa alla romana);翡冷翠式的燉牛肚(trippa alla fiorentina)會加入蔬菜一起來燉煮。
差不多每一處城市都有其獨特的烹調方法來煮燉牛肚。不過,當中位於意北隆巴底地區的番茄牛肚湯,則最為讓人暖在心窩裏。
這道湯喝起來雖然與我們的中式番茄牛雜湯味道有點相似,但是它那種帶着淡淡的內臟獨特氣味,與番茄交融出來的香氣,和着那份熱乎乎暖胃的感覺,就最適宜在寒冷的冬天來品嘗。
除燉煮牛肚湯外,在翡冷翠的街頭還有一種非常受遊客歡迎的小吃牛肚包(panino con lampredotto)。在市中心便約有十幾戶流動式的牛肚攤販,每天為那些捨棄漢堡、熱狗、美式薄餅等速食的人,提供一道既快速又兼具天然美味的小吃,當中又以位於中央市場的Nerbone店舖中的牛肚包最為聞名;小小的店舖外每天都會排着長長人龍,目的就是要品嘗到這個最美味的牛肚包。
必吃牛肚包
售賣牛肚包的流動攤檔,每天都大排長龍。
美味的牛肚包, 絕對令你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