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筆者多年,有病治病、無病調理的老病人都知道我開方的一個習慣:如果病情合適,我的處方必定要求他們自行加入生薑熬藥。別少看這一味普通不過的食物藥材,它在藥方中可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並非隨心所欲、順手拈來。舉例來說,生薑於藥方內其中一個重要任務是擔當「引經藥」的角色,即藥引,是負責引導軍隊直搗黃龍的先鋒部隊。
文:林小珊博士
香港人一般生活緊張、食無定時,喜歡大魚大肉、辛辣煎炸,脾胃比較虛弱,藥湯中稍加生薑數片作藥引,有調和中州、固護脾胃的深意,防止諸藥苦寒,敗壞胃口,又或者加強溫暖中焦之力,這好比帶領士兵進入城門後,才能進一步談談調兵遣將的計劃和策略,而有所發揮。所以用藥貴精不貴多,在於能否運籌帷幄,故《醫學階梯》說:「湯之有引,如舟之有楫」,《醫學讀書記》則云:「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
生薑除了是筆者手下的神兵利器,亦是家居常備調味佐料。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說道:「姜,辛而不勞,可蔬,可和,可果,可藥。」民間老百姓就有「早吃三片薑,勝似喝參湯」、「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家備小薑,小病不慌」等的說法,在蘇東坡的《雜證》記載,錢塘淨慈寺的和尚,80多歲,顏色如童子,問其故,「自言服生薑四十年,故不老云」。聽起來老生常談、不足為奇,卻恰恰是真知灼見、金石良言。
生薑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歸納起來有以下10大功效:一、發汗解表;二、散寒止痛;三、降逆止嘔;四、溫中止瀉;五、化痰止咳;六、祛濕開胃;七、散結導滯;八、解穢,去臭氣;九、殺蟲;十、解毒。具體如何匠心獨運地把生薑的某一特點重點發揮應用,則落實在生薑與其他中藥的配伍上,誠如諸葛亮配劉備與諸葛亮配周瑜,所擦出的火花均迥然不同。
筆者有時根據病情,會以乾薑代替生薑。乾薑是肉質肥厚的老薑曬乾或烘乾而成。生薑發散表寒作用強,乾薑則溫裏驅寒較好。冒雨淋病,回家喝一碗生薑紅糖紫蘇葉茶預防感冒。平常胃口差、經常腹痛腹瀉、手腳冰冷的人則可以多喝乾薑紅棗水。女生的話,可以稍稍加點艾葉,有溫經暖宮作用,紓緩痛經的不適。
很多事情,看似平平無奇,順理成章,實則默默耕耘, 臥虎藏龍。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