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許懿清中醫師:驚蟄後要防春溫

2019-04-05

驚蟄剛過,天氣轉暖,復又潮濕,是要好好養生護體的日子。驚蟄,指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後是自然界中生物破土而出、復甦的日子,當然還包括存在於自然界中但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各種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等也會更趨活躍,我們必須加強自身的「防衞力量」。

起病急病程長

節氣養生要根據自然氣候及自身體質之差異去做,通過精神、起居、飲食來調養身體,方為上策。而體質的差異是指由於人先天之稟賦及後天多種因素決定,在生長發育和衰老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各種特徵,這些特徵往往又決定機體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在發病過程中的傾向性,因此驚蟄後的養生要特別防犯春溫來襲。

中醫的春溫,是指被溫熱病邪侵襲而發生於春季或冬春之交的急性熱病。春溫通常起病急驟、病情危重、病程較長,有點像現代的流行性感冒,病在初起時有高熱、口渴、心煩、小便黃赤等內熱症狀,但在病變過程中極易出現斑疹、驚厥、昏迷等險惡變化。據非正式統計發現,春季中的急性病診患者每100個人中約有10人的病是跟春溫有關。

Image description 春温要袪濕防春睏,飲食上也要少吃生冷及喝凍飲,不吃冰食。(網上圖片)

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指出:「東西南北中五方由於地域環境氣候不同,居民生活習慣不同,所形成不同的體質,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隨之而異。」名醫朱丹溪在《格致余論》提及:「凡人之形,長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蒼,薄不及厚。而況肥人多濕,瘦人多火;白者肺氣虛,黑者腎不足。」可見人體發病的主要原因取決於體質的不同,得病後的病勢發展則與體質及個人的起居和飲食習慣有關。所以此時防春溫的最佳做法就是順應天時,刻意為身體袪濕防春睏,飲食上也要少吃生冷及喝凍飲,不吃冰食,是為減少體內聚濕之關鍵,防外濕、祛內濕,人體內的濕邪一少,犯春病的機會就會降低。

早睡早起,多作運動舒展筋骨,可防止身體的陽氣被壓,陽得以在全身舒布,特別是人體表面循繞的衞氣必須充實,抗病能力就有保障,自然減少被病邪入侵。家居環境保持清潔、乾爽,減少細菌、真菌及病毒滋長,降低患病機會。以下食療有助大家在驚蟄前後改善體質,提高身體的抵禦能力。

益氣固表祛濕湯

材料:北芪3錢、炒白朮3錢、防風4錢、陳皮一小塊、赤小豆、熟薏米各5錢、雲苓3錢、大棗3枚、水2500毫升。煮法:把全部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60分鐘,隔渣取茶。服法:每周服1至2次。外感發熱時不宜,如有懷疑、孕婦、長期病患者,服前請諮詢醫師或醫生。

作者為註冊中醫

www.chimed.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