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silhouette

鹽叔:實體書就像是我的母語

2021-09-10

Image description 除了哲學書之外,鹽叔也會讀文學作品。例如Samuel Beckett的《等待果陀》。他說當年首次看舞台劇後,完全一頭霧水。同行的友人都失去了興趣,而他卻執意鑽研,希望能讀懂這部經典的文學作品,於是便把買了文本來慢慢閱讀,最後才終於感受到它精彩的地方。

本地青年,勾引起他們對哲學的興趣,其Youtube上的短片,每條動輒也有過萬點擊;後來又得到香港電台邀請,為他們度身訂造學術節目《哲學有計傾》,讓本來只存在於學院裡的嚴肅哲學理論,能夠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融入到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作為創辦人之一的鹽叔(楊俊賢),與他的幾位夥伴一樣,雖然早已被文青們標籤為哲學界的「KOL」,但鹽叔卻指出,他們所製作的網上內容其實只為了拋磚引玉,想要真正理解哲學的話,還是建議大家暫時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好好閱讀。

TEXT BY Nico Tang PHOTO BY Ben Tam

Image description 「後來我看了一些研究才知道,原來當我們閱讀實體書時,那個翻頁的動作,其實有助我們的大腦進行mapping……這種空間的聯繫,是平板電腦,或是網上瀏覽沒法做到的……」

對於知識的廣泛渴求

鹽叔說自己小學時已十分喜歡看書,看完兒童版的《三國演義》,覺得不夠喉便去找原著來讀,竟然能在一知半解下將整本書讀完。升上中學後,因為多了其他嗜好,便少了時間讀書,但一直以來,他對於知識的追求都有很大的興趣。「預科的時候,我有一班很好玩的同學,他們什麼問題都會很地認真地探討,例如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要讀中國文化?如果文化就是生活,那麼我們都在生活,為什麼還要讀?如果我們不是過著那種形式的生活,即是中國文化就不是我們的文化,那便不需要讀了。又例如人類為什麼要保育那些瀕危的物種呢? 《進化論》不是物競天擇嗎,所以那些瀕危物種不是需要被淘汰的嗎?為什麼牠們需要被保留?哈哈,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都沒有答案。」

一開始,大家只是純粹出於好奇,但不知不覺間就培養起思考一些古靈精怪問題的習慣,那個時候的鹽叔還未知道自己已經踏進了哲學家的思考領域了。「總之,當時的我,對於知識有一種廣泛的渴求。但只是純粹的知識,一講到實用性我就會失去興趣,你可以跟我談physics,但不要談engineering;可以談economy,但不要談finance。」後來,他有機會到中文大學試堂,才初次體會到什麼是哲學。「雖然很喜歡,但最後升讀港大,我還是選了社科系,因為這科很彈性,有很多學分可以讓我修讀其他科目。」剛升上大學的鹽叔,也重燃起讀書的欲望。當時對他最重要的一本書,就是金耀基的《大學之理念》。

「那時我很熱衷於參加各種校園活動,例如上莊,社科系的莊和宿舍的莊我都有參加,尤其是港大宿舍的莊,很強調一種社堂教育。所以那時我就被逼要思考,大學的莊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要有你,你在莊裡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大學要花這些資源,想達到怎樣的目標?最後就想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什麼是大學?大學的價值是什麼?而金耀基在這本書裡便告訴了我,大學是怎樣左右著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大學的教育功能是怎樣發生的。」鹽叔補充,今天重讀這本書,更是別具意義。因為這一刻香港的大學正處於一個分岔口,不知道能否順利過渡。「我覺得現在更加需要看,雖然愈看愈傷心,因為很多理想、派別、理念,已經沒法實踐出來,但至少能令我們有個目標,不要忘記初心。」

Image description 看海德格的《Being and Time》時,鹽叔就開了個讀書組,跟朋友分拆來讀,並會認真鑽研或討論當中的內容。

分拆閱讀一本書

當然,在哲學系裡要看的書就更多了。其中兩本對鹽叔影響甚深的書,分別是英美分析哲學家Saul Kripke的《Naming and Necessity》,和來自傳統歐陸哲學派,海德格的《Being and Time》。他說,這兩本書正好反映了他的兩個哲學來源,「很多人只會專攻一派,因為英美分析哲學和歐陸哲學的進度不同,口味也不同,但我的興趣就比較廣,連東方哲學也很喜歡。而這兩本就是比較影響我的書,Kripke為我提供了很多哲學思考的工具,我的大學研究論文也是受到他的啟發。海德格就簡直是包羅萬有,雖然我不是很喜歡他,但好像無論討論什麼題目,也有用得上海德格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他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好書太多,時間太少。而鹽叔卻說自己雖然愛書,也認為看書很重要,卻不是一個24小時書不離手的人,一個人閒著家沒事幹,他一定不會看書的,更多時上網瞎逛打發無聊時間。「所以,我們很常開讀書組。這是受了中大哲學系的傳統影響。就是當你有一本書很想看,但不覺得自己可以完成,便開個讀書組約大家一起看。每個星期約一次,每人看一兩個章節,然後約出來一起討論,這樣很快就能看完。」以海德格的《Being and Time》為例,500多頁,一共80多個章節,鹽叔就開了個讀書組,跟朋友分拆來讀,一共維持了兩年。「我們會談得很細,很認真地鑽研,有時一日才談到一節,有時一日談好幾節,並不一定。」他說,最高峰時,一星期便有五六個這樣的讀書組。「很多人完成不到一本書,只看了個開頭,就讀不下去,並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當你有其他事可做時,你就很自然會把書丟下,你一定會揀easy bite。所以,讀書組的好處就是,你要與其他人一起討論,一起思考,如果到時你沒有半點墨水,就糗大了;而且有deadline,你就有動力逼自己把書拿起來看。」

Image description 對鹽叔影響甚深的幾本書: 1 《大學之理念》金耀基著 2《Naming and Necessity》by Saul Kripke 3《Being and Time》 by Martin Heidegger 4《等待果陀》by Samuel Beckett

書是一套完整的系統

成長於八九十年代的鹽叔,笑言自己太早「出世」,所以先入為主地接受了一個analog的世界。到互聯網出現了後,便成為了「移民」,與在這個digital世代裡土生土長的年輕人有根本性的區別。「我以前到外國讀書,曾經試過逼自己不再看實體書,不再把講義打印出來,什麼都用平板電腦來看就好了。有一次,我跟某位同學熱烈地討論了一篇文章,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竟然對那篇文失去了印象,忘記了自己曾經看過。後來我看了一些研究才知道,原來當我們閱讀實體書時,那個翻頁的動作,其實有助我們的大腦進行mapping。例如考試時,你會突然想起所需要的資料,曾經出現在某本書某一頁的左下角某一段。這種空間的聯繫,是平板電腦,或是網上瀏覽沒法做到的,因為只是上下左右地在滑來滑去,你看到的永遠是熒幕的中間。所以我最後還是決定看回實體書,或許它就像是我的『母語』,一早就習慣了。」

鹽叔說這可能跟年紀有關,畢竟他現在的學生都是用手機來寫功課,連電腦都不再用了。但在吸收知識方面,他覺得書籍仍是沒法被取代的。「以前選擇不多,你要吸收知識,就只能看書。到了網絡剛開始的時候,能在上面找到的資料也不多,因為流行的都是很短的東西,多是碎片式的,散亂的。現在當然好多了,多了一些有系統的資料可以搜尋得到。不過這跟閱讀一本書仍然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一本書,就是一套完整的論述,它是由頭到尾的,所以無論你在網上找到多少篇文章來看,對於某種理論的了解,始終都不夠你看畢一本書那麼完全。當我們一旦習慣了只從網上吸收一些不夠深入的資訊,很容易也會習慣了用這種相對不完全的知識來判斷事物,繼而令你產生偏差。而書籍,則是在提醒你,這個世界並不是如此顯淺的。」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