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第十一屆「台灣月」:從我到我們 未來市民

2016-11-07


第十一屆「台灣月」正開展得如火如荼,今年的活動以「Taiwan Redesign——從我到我們」為題,是從台灣正在進行的2016年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活動引申而來的一個主題,增加了不少台港兩地合作的項目,並由台港兩地共同策展。活動提出,無論是台灣還是香港,兩地均可透過社會設計及社會創新中找到新思維,在改良設計中實現一個更好的社會想像,在困境中創造新的身份、尋找出路。

文:卡夫卡

Image description

從平面到立體,從創作方法到使用方法,一切都可包括在設計的範圍內。設計的目的總是要提出一個更好更便捷更富美感的方法,解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卡記早前曾到訪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在台北舉行的「臺北國際設計大展」,當中與社會設計有關的展區「活的展」最為吸引人,讓人聯想到,設計不只是形式上的改變,也可以是某種社會革新的行動。

生活反思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吳漢中表示,不希望活動粉飾太平,能夠深入社會各角落,向不熟悉設計的大眾提出問題,製造更多改變生活的反思,成為持續發生的活動。「我們只關注創意產業的經濟發展,往往忽略了這個產業正是要源自生活的改變,為讓人的生活過得更好,也需與社會的公共性及公共利益有關。」

「活的展」展出了不少以設計解決城市問題的行動,如為小店設計小招牌,將燈箱顏色改成與街道建築顏色配合,為清潔工人設計更漂亮的清潔服和清潔工具,用環保物料製作兒童遊樂場等。不少計劃都是由民間的年輕團體發起,體現從下而上的力量。「我覺得台灣和香港最有能量的是民間奔放的活力,這才是作為設計之都長遠發展的基礎。」他指出,無論台灣還是香港,都有上一代人不肯退場、新世代出路少的困境,設計或許也是與既有建制溝通,推動改變的方法。

其中一個參展團體是提出公民參與設計的團體Cxcity,他們在展場外架起一輛名為「城市浮洲——未來戶政事務所」的臨時展覽車,邀請民眾註冊為「未來市民」,並自行設計屬於他們的身份證、學生證、護照、車票等,不再被動地接受官方的身份詮釋,而主動取回屬於自己身份證件的圖案象徵、排版等自主權,發展成一場公民設計運動。他們提出改善身份證設計的理念,更獲前來觀展的台灣總統蔡英文關注。

Image description 台北的「城市浮洲——未來戶政事務所」。

進步主義

Cxcity總召集人蘇民是Taiwan Redesign活動策展人之一,雖然民間以設計改變的社會行動分散,但卻能牽進不少民眾,體現社會愈來愈成熟的公民社會參與。「設計不代表政治意識形態的對抗,代表進步主義,代表敢做夢。社會設計從來都不是來自單一視覺。」

他希望能把相關想法帶來香港,讓兩地能有更多社會討論。例如他在香港也策劃了「移動地景——城市浮洲@Hong Kong」(至11月9日於香港大學,11月11至13日於動漫基地),香港觀眾不但可成為「未來市民」的一分子,也可透過直播投影與台灣的參與者面對面交流。

以台灣文化碰撞為題的食物展演「Eatopia修龍——食物設計展」,策展團隊「Eatopia」曾在倫敦設計節臺北館中舉辦相同展覽,以五道菜結合台灣歷史與身份,不同食材代表不同文化的碰撞,而觀眾在參與菜式的製作中,恍如歷史的推手,讓一個個不同的族群遷移到台灣,最後混合成一碗濃湯,湯中卻仍能嘗出不同食材的味道,代表和而不同的社會願景,甚有深意。

餐桌計劃

另一場與食物有關的活動「稻田裏的餐桌計劃」也即將開展,將在有二百多年歷史的薄扶林村舉行(11月5至6日)。該計劃曾在台灣鄉間舉行,透過在田野中的宴會及表演與地方連結,讓人更明白食材背後的故事與地方歷史,這次在香港舉行,也會採用本地食材,以台灣方法讓人找到與土地的連結。

展覽的另一個亮點「Taiwan Redesign主題展」正在舉行(至11月30日,誠品尖沙咀店),是由台灣藝術家蔡宏賢及香港林欣傑共同設計的多媒體裝置,將台東稻田上的風帶來香港,與稻浪同呼吸。此外,台北愛樂合唱團也會來港與香港中樂團演出金牌曲目《十二生肖》(11月11至12日),國光劇團也會與進念合作演出《關公在劇場》(11月24至27日),在表演藝術中作兩地合作與交流。

Image description 稻田裏的餐桌計劃在台灣舉行的情境。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