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從唱歌到策展 黃馨依然「曳」

2016-11-28


讀藝術出身的黃馨從小想法與眾不同,在紐西蘭被發掘來港成為流行歌手,卻因為不肯跟從遊戲規則,在事業發展順遂時主動賠錢解約,銀行存款一度只剩下30元。後來做回本科藝術,擔任策展人、買手和顧問,事業愈做愈好,生孩子後加入元創方,做非牟利的策展工作,更策劃大型設計活動deTour,將獨特的想法和才能應用到更廣闊的領域。

今年deTour的主題為「Game Changer」,這是引發大眾思考的起點,也是她對自己的身份期許。從娛樂圈跨界到藝術、時裝、設計等圈子,每個範疇各有遊戲規則,而她總想要把種種的邊界和成規打破。就算做了母親,叛逆性格依然不改,認識她多年的楊千嬅笑指她依然很「曳」,但她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去年,「Connection」是deTour的主題,今年的主題為「Game Changer」(11月25日至12月4日,元創方),難免讓人想到過去一年社會種種變遷。黃馨表示,這個主題是整個團隊商討後得出來,也是想回應行業中的一些改變。「香港的創作界別如今非黑即白,不是很政治就是完全不政治。我們希望有一個中立的立場,希望大家都歸零,從創作開始說這件事,看看這個遊戲是怎樣的,可以怎樣改變?」

她表示,Game Changer是一個問題, 並非答案。「問我們的未來可以是怎樣?」當科技日新月異,生活被大大改變,同時世界的遊戲規則也不斷更改,人們可以如何應對?設計和想像或許能提供出路。如這次deTour將展出本地設計組合叁語設計的《乒兵乓》,那是一張圓形乒乓球桌,只要改一點設計,整個玩法也有所改變,這正是想像的力量。

近年經常有人說高科技把人類變成機械,XCEED創作的《共振之靈IV》便將科技與脈輪古理論結合,透過頌缽的聲音及動態光學雕塑製造療癒效果。黃馨希望透過多個設計師的作品,讓人開闊思維,開始思考自己改變的力量。

Image description

失去名利

說到Game Changer,她當然是其中之一。「從入娛樂圈開始,我就已經不是一個跟着玩法玩的人,所以搞成這樣。」她哈哈大笑。「不聽話、反叛,(為此付出代價?)只是失去了名利,可能可以好出名,但我不想跟遊戲規則玩。我那時年輕,不想就此定下來,每天早上起來就set頭化妝,回答記者同一堆問題,到大陸又做同樣的事,很例行公事。」

「當時是2002、2003年,那時還沒有Facebook、Instagram,做歌星沒有現在慘,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是KOL,明星不是什麼東西。當時錢是很可觀的,但我覺得明星不是怎麼一回事。我享受的是與不同人交流,最怕是fans,很驚一群人無端很喜歡你,但明星的工作就是要讓很多人很喜歡自己,我根本不是那種人。因此公司都把我當成怪人,覺得我很『曳』。」後來她主動提出解約,賺到的錢全都賠上。事後證明,除了歌手,還有更適合她的路。

後來她在藝術策劃行政上做出了成績,曾經開設自己的畫廊,成為受富豪歡迎的藝術買手,知名品牌愛找她策劃與藝術合作的計劃,但她漸覺這些不是自己想做。像跌入同樣的遊戲規則中,日復如是地重複。「唱歌有唱片公司,下面有很多音樂人,畫廊就像一所唱片公司,下面有許多藝術家設計師。」

做了10多年商業活動,她最終加入元創方任策展人。旁人笑她玩遍商業機構,最後玩到非牟利機構,她笑言或許也是真的。「3年前我有了孩子,休息了一年多,期間有許多人找我合作,但我卻覺得香港好像沒什麼讓我可以『玩』,做畫廊或時裝藝術策劃,工作比較單一,角色只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要。」

雖然如今做的工作與從前相近,但卻有更大的自由度實踐不同想法,進行跨媒介合作。「從前總是要考慮商業回報和品牌形象,就算是幫知名畫家策展,考慮的事情也不是作品的藝術性,而是展覽與其地位是否相符,藝術家就如明星一樣,因此有許多限制在背後。」

Image description 她與許多樂壇中人仍維持緊密友誼, 如王菀之。(受訪者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她這次策劃的deTour中,裝置《共振之靈IV》把古老哲學與新科技融合,探索科技應用的不同可能。(受訪者圖片)

實踐理念

她現在的工作性質依然像監製,負責統籌、溝通與把關,但面向的觀眾不再是某幾個客人,而是普羅大眾。「讓他們明白這群做創意工作的人在想什麼」。負責的活動規模更龐大,如上屆deTour便吸引10萬人次,有壓力之餘,也讓她直呼好玩。「全港市民的喜好如何捕捉?這是最挑戰和最精采的地方。」回看過去的路,她相信自己得到的遠多於失去。她說:「幸好我與先生(馮翰銘)都不是錢先行的人,喜歡做一些在創作過程很有得着的事。」

她認識一個國際品牌的老闆,坐擁巨富,出入乘私人飛機,但過世後不久子女便爭產,相關消息天天登報,他的遺孀跟她說「擁有世界又如何?」這句話讓她認清自己的路。

選擇做Game Changer,只是不想老是做相同的事。「不是偉大地說要改變什麼,只是一些事情總要有人去做。如果全部人都想着什麼也不能改變,最後真的什麼也不會改變。就如我們的好朋友何韻詩,別人都問我們,她從主流歌手變成一個激進社運者,不是很浪費嗎?但我們只是人,只是做我們認為對的事。在這圈子裏最成功的往往是最沒有想法的人,但當你要實現自己的想法,你就會是一個Game Changer。」她頓一頓。「這需要勇氣,香港其實有很多有勇氣的年輕人,但傳統社會都把他們標籤為反叛。不反叛,沒可能做Game Changer。」

反叛母親

成為母親後,她有很大轉變,但依然反叛。「現在我看事情不再如從前那麼單向,從前我總是堅持自己的審美準則,較自我,喜歡就做,不需要考慮那麼多,現在則很自然地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想事情,不是我喜歡就可以,也要顧及是否適合他。」做了母親,旁人都說她比從前親切,但她自覺沒什麼改變,該堅持的還是會堅持。「只是想事情角度不同了,會想得更闊。」

身邊很多朋友都為孩子的未來焦慮, 她與丈夫則完全沒擔心過。兩人都從事創意工作,想法都與眾不同,無形中也影響兒子。兒子從小出入父母工作的地方,如紅館後台與錄音室,對400多個按鈕的混音裝置竟無師自通地操作起來。

家中牆壁貼滿畫紙,她經常與兒子一起作畫,希望培養他多方面興趣。有趣的是兩夫婦生活規律不穩定,對兒子的成長抱放任態度,他卻傾向尋找穩定的規律。「到時到候他就拿起奶瓶來喝,自己去睡覺。」她笑說:「可能是我們兩個負負得正。」

她表示,要培養孩子,最重要是為他展現不同的可能性。而創意教育正在於發現孩子不同的可能性,說到這裏,她還提到deTour相關的教育講座。生孩子後,她特別關注deTour的親子面向,如加入一些容易明白的作品,這次便有一隻由Stickyline創作的巨型摺紙熊。她希望,為期10天的活動為大眾帶來啟發之餘,也可讓人更認識本地設計文化。

Image description 策展工作對她來說就像是監製一樣,是統籌和溝通的藝術。(受訪者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黃馨(左一)曾幫不少品牌策劃時裝與藝術合作計劃, 圖為瑞典領事館的ShareWear活動。(受訪者圖片)

Image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