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漁民子弟彭金有 海洋覓藝術靈感

2017-09-05

藝術家彭金有是漁民子弟出身,聽其名字都嗅到幾分海水鹹味。

彭金有有8個姊姊及哥哥,當中有幾個不是有個「根」字,就有個「金」字,嫌老土,都改了名。至於他,並沒有想過改名,原因是「好記囉!大家一定記得我的名字!以前去水運會,真係好搞笑,因我是游水隊隊長來的,比賽時,同學會大叫:彭金有!猛咁游!哈哈哈哈!」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他目前在藝穗會的兩間餐廳有作品展覽,他的作品以大海為主題。(陳縱宇攝)

中五畢業,他由繪圖員做起,慢慢走出一條藝術家之路。最近在藝穗會兩間餐廳都有作品展,被該會職員讚賞為「每次擺展覽,都有作品賣出」的好成績藝術家。他的作品多與海洋有關,「在我游水時,陽光穿越海底,形成很多射線,令我得到很多靈感。」

名副其實「海中自有黃金屋」。

彭金有的祖先與父母都是香港仔漁民,彭媽媽一共生了9個子女,他是么子。他跟大家姐的年紀相差近20年。隨着香港漁業日漸式微,在他2歲的時候,彭父及彭母申請到公屋,全家就搬到岸上定居。

大海真正令他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他小學期間。其中一個家姐嫁了一個長洲漁民,兩夫婦既住在船上,又要駕駛這艘船天天出海捕魚。每逢暑假,他都被安置在漁船,度過那些年的夏日時光。

「我的姨甥,即是我家姐的兒子,較我還大一兩歲,那時我們都是小學生,卻會想到賺快錢,一起搖櫓,做水上的士兜客。」

Image description 這條魚市場圍裙,經彭金有改造成了一個潮流tote bag。(受訪者圖片)

生雞割喉驅逐水龍捲

姐姐捕魚,他就幫手分魚,「我們不懂得魚種,只是依照顏色或大小而分門別類。有時,家姐會抓到水蛇,但一見到就會把牠丟回海中。」漁民的習俗令年少的他感到好奇。

「我見過水龍捲,在遠處。姐姐為保平安,就把放在船上的生雞拿出來,把雞朝水龍捲的方向割喉,灑了一些血,就是一個驅逐水龍捲的儀式。其實,這時漁船都往反方向走,很難正面撞上它啦,哈哈哈!」聽起來,他不太迷信這些儀式。

又記得中秋節,「船頭掛滿燈籠,我們用月餅罐或碌柚皮去做燈籠,當年物質哪有今天的豐盛?」下月初有盂蘭節,水上人家又有何習俗?「小時候,家姐為了搵食,在鬼節仍然要出船,最多不下水而已。」

另外一些小事,「我很貪玩,常在漁船走來走去,有次跌進海中,還要姨甥把我救上來。最後,他們決定用孭帶綁住我,令我仍然可以走動,卻不能走太遠,掉落漁船,也不至於掉進海中!」

上岸後,即使不出海,也未能擺脫那股魚腥味。彭母在香港仔魚市場工作,當時仍是學生的他,會去幫手剝蝦殼,「我經常幫酒家剝蝦,剝一兜,有斗零可賺。我每天凌晨4至5時就去魚市場幫忙,然後才上學。我想賺錢啫,我想買零食。」

他必定天天吃魚,最常吃是什麼魚?

「噢,最常吃的有左口魚及紅衫魚。」他道。

繪畫中銀電線線路圖

彭金有的作品靈感由海洋而來,但他不特別詮釋那是什麼圖案。一些像荷葉的圖形,他僅指那可能是垃圾;一些像葡萄般的圓波點,他就比較確定地說那是海裏的氣泡。

「我作畫的時候,只是憑感覺,沒有想到畫某些特定東西。」他想一想說:「有時漫無目的在畫,畫畫吓才發覺它像某些東西,我就會依照它的形態慢慢發展下去。每人生活都有不同,從畫看出來的東西,也截然不同。因此,我喜歡在展覽場地,叫觀眾先不要望畫題,然後問他們,你從畫看到什麼東西出來?」

他正在準備一個新的系列,名為「鏡花水月」,把繪在木板上的畫作置在圓鏡之下。「我之前做過雕塑,很喜歡木的紋理和質感,因每塊木的紋理都不同,很有個性。」部分畫作貼了金箔銀箔,也是由海水得到的靈感,「我常常去泰國,在一些小島,黃昏時,海面反映一些閃爍的光芒……」主調則以黑色針筆作畫,以很幼細的線條畫出介乎抽象與不抽象之間的圖案。

他亦試過以漁民用的梭子來作畫布,「我媽媽和家姐以前會用梭子來補破爛了的魚網」,他亦以漁民用的圍裙來做tote bag。

海洋給他什麼感覺?

「它很大,地球有70%都是海洋,它能聯繫到整個世界。它代表自由。在我游水時,陽光穿越海底形成很多射線,也會令我得到很多靈感。」

至於他最喜歡的海洋生物是鯨魚,何解?

「牠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姿態很優美。鯨魚的發聲也很特別,我曾經在一些裝置藝術品,加入鯨魚的聲音——當然,那是我在網絡找回來的。牠們若懷孕,要游水數千公里去某些區域產子,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很觸動我。」

彭金有不諱言只有中五學歷,畢業後做過繪圖員,那時剛建成的中國銀行與會展,閉路電視的電線線路繪圖是他畫的。「中國銀行頂樓的三角位,我爬入去玩過。」日日夜夜手持針筆去畫線,練出好手力。他也在怡東酒店做過設計師及在永安百貨做過櫥窗設計。

Image description 彭金有除了作畫,也會做雕塑,近來喜歡以木作媒介。 (受訪者圖片)

瑞士遊客連掃七作品

2001年公司裁員,他決定自立門戶做自由工作者。期間,他學過陶瓷與雕塑,直至一年,五家姐過身,他失眠了好多個夜晚,他以繪畫度過這些寧靜傷痛之夜,反而慢慢發展出現在的繪畫風格。

在香港,做全職藝術家,生存困難嗎?

「絕對……係困難的。哈哈哈!」他苦笑,「好彩識到藝穗會,他們的位置十分理想,經常幫我舉辦展覽。記得在第一次個展,有對瑞士夫婦遊客看後,一口氣買了7件藝術品回家,有浮雕及畫作,用來裝飾他們的度假屋!」

他續道:「我真是很開心,他們都是陌生人,因真心喜歡我的作品,才會購買回家!」

藝穗會公關這時在旁邊舉起拇指說,「他作品的出售率很高,每次展覽都有作品成交。那對瑞士夫婦完全沒有講價,單是運費已要7萬元!」他的作品每件約4萬元。他現時主要靠賣畫為生及偶然接一些商業委約工作。但他坦言,「好多時,連續數月都沒有收入,哈哈哈!」

但是,今年49歲的他,已沒有什麼物質慾了。像很多人一樣,人到中年,生活要求也簡單。

「以前在酒吧花百多元飲杯嘢,現時就改為去茶餐廳;出街吃牛扒很貴,自己在家裏煮也可以。在超市買支酒,只是數十元,我無所謂的。衣服爛了,自行補衣,我現在都很少買衫了。生活方式,由自己衡量和調節。我的收入相比以前,當然差很多,但我有錢交租。我在西營盤跟朋友合租房子,那兒是我的工作室。」

他並沒有一般香港人的買樓慾望?

「我有些朋友在供樓,我不覺得他們很叻。」

他指出,「何況,我都有個定居的地方。」他的意思是田灣邨的公屋。他現在跟三家姐住在香港仔的田灣邨。

他的名字很鄉土,很符合漁民家族的身份。「黃金的『金』,有冇的『有』!我沒有改過名㗎!哈哈哈!」他的兄姊不少改了名,他不改名的原因是:「好記囉!大家一定記得我的名字!以前去水運會,真係好搞笑,我是游水隊隊長來的,在比賽時,同學會大叫:彭金有!猛咁游!哈哈哈!」

Image description 新系列「鏡花水月」,將畫置在鏡子上。(受訪者圖片)

彭金有小檔案

年齡:49歲

職業:藝術家

學歷:中五畢業、大一設計學院平面設計證書

家庭狀況:未婚

Image description 他是繪圖員出身,練出好手力。(陳縱宇攝)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