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文化】本土祭神打醮 延續鄉情

2018-03-02

「打醮」是一種廣府話的說法,即舉辦醮會,乃是一種以道士或僧人作媒介與鬼神溝通的大型祭祀活動。人們不惜花費大量資源去打醮,簡單而言,是有保境祈陽、許願酬還之意。但若深一層去看,其在宗教和社會上都具有特殊意義。在宗教上,人們可憑打醮而「清潔」地方,更新整個宇宙,使之能有一個新開始,讓人努力生活下去;在社會上,醮會則因為要很多年才舉辦一次,鄉民能久別見面,醮會便成為一處非常難得的社會場合,可以延續鄉情。

Image description 十年一屆的屯門忠義堂太平清醮至今已經舉辦了二十屆。

醮的意思是祭神,《廣雅》:「醮,祭也。」;另根據《說文解字》:「醮,冠娶福祭。」故醮亦有祈福慶賀之意。

香港的醮會主要分太平清醮和安龍清醮兩種,安龍清醮多見於客家社區,本地村(圍頭村)則多數做太平清醮。有關香港打醮的歷史,由於缺乏資料,難以追尋始於何時,惟大部分村落的醮會,都跟村內的主要廟宇相關,例如從錦田《鄧氏族譜》可以知道,錦田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首辦太平清醮,其原因之一就是周王二公書院。

Image description 陶錫源是2016年屯門忠義堂太平清醮醮務委員會主席,他的兒子陶騰樞更代表他擔任是屆的頭名緣首。

酬恩建醮

在清初期間,清政府為了杜絕民間接濟台灣鄭氏,在康熙元年曾頒下「遷海令」,立令強迫沿海居民遷離海濱10至50里不等。後來因廣東巡撫王來任和兩廣總督周有德的上書,清政府最終撤銷禁令,讓地方復界。及後,錦田鄉人為了感謝周王二公的恩德,就在1684年建立周王二公書院,並在翌年書院竣工之時,舉辦了第一屆的酬恩建醮,以後遂成定例,每十年一屆,至2015年已經舉辦了33屆。

Image description 屯門忠義堂的「建醮功德部」保留了所有關於建醮的紀錄。

由於大量虛耗人力物力,地區打醮都是有周期的,最短的要一年一次,像長洲;而相隔最長的就有上水鄉太平清醮,60年才一次;其中以10年一次的為多。香港的鄉村社區醮會跟道教關係密切,因鄉內所供奉的主要神明,像北帝、天后和車公等都是道教神祇或被道教吸收的民間俗神,所以醮會一般都是道教法會,當中又由源自天師府的正一派喃嘸主持為多。好像來自深圳寶安縣沙井村廣生堂的陳鈞師傳,自其先祖至他這一代,已七代做喃嘸,除了一般的功德法事,打醮亦是他的主要工作範疇,故其身影也常見於新界各大鄉村醮會之中。

2015年錦田鄉酬恩建醮在周王二公書院前面之祖堂地舉行。第一屆的錦田鄉酬恩建醮是在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舉行。.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大部分的醮都是由天師府正一派的喃嘸先生主持。

特定程序

不論何種醮會,在開壇前都必須執行一系列的特定程序,方可成事,而第一步就是「打緣首」。緣首即在醮會期間負責侍奉神靈的代表,數目是各處不同,少者三人,多者可至六十人,他們通常是在村內最重要的廟宇以杯卜選出,因鄉民都相信有緣人才會被神明選中。

另外,「啟人緣榜」也是醮會的重要環節。村民會將參加醮會的人名寫成一幅長長的卷軸,稱人緣榜,並在醮會正日張貼出來。之後,喃嘸先生便會逐一朗讀榜上人名,以示通報神明,祈賜多福。由於人緣榜在村民心目中非常重要,所以他們都很重視啟榜儀式,特別是榜上的名字有沒有寫錯或寫漏,都會小心查證。大平清醮最後的一個科儀,也是整個醮會的重頭戲,就是「祭大幽」。「祭大幽」是施食救濟和超度村內孤魂的法事,也因為此,現場會架起一座俗稱鬼王的紙紮大士王像,用意是監管孤魂秩序,使到一眾小鬼不敢在陽間作怪。最後,隨着村民合力焚化大士王,以示恭送祂離開陽間,並趕走一切孤魂野鬼,整個醮會才算圓滿結束。

Image description 正一喃嘸師傅陳鈞,是家族中的第七代傳人,家族由列祖開始,已經以喃嘸為職業。

歷史悠久

不少香港的太平清醮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像屯門鄉忠義堂打醮始於1816年,至去年2016年,已經歷了200年。由於歷史久遠,彌足珍貴,鄉民都渴望將這份傳統完整地延續下去。像2016年屯門鄉忠義堂太平清醮的建醮委員會主席陶錫源,他為了傳揚打醮文化,特別將一本家傳詳列了醮務大小事項的《建醮功德部》,影印了50份,分派給村民,好將打醮的知識和經驗留給下一代,讓更多人知曉。

在上一輩村民的口授身教下,屯門鄉內不少年輕村民都視打醮是他們圍村文化的根,認為有必要延續下去,像陶錫源的兒子陶騰樞便身體力行,盡力在醮會中體現維護傳統文化的精神。他是今屆忠義堂太平清醮的頭名緣首,打醮的儀式雖然繁複,四日醮期的體力虛耗也頗大,但他每天都悉力以赴,因為他深信這正是傳統文化的精神所在,故絕不能鬆懈,否則讓儀式逐漸簡化或變得苟且,到頭來就會讓傳統步向沒落。

隨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生效,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這概念日漸普及,本地對於文化遺產的保育亦愈趨重視,部分非遺項目可能早已融入生活或在社區落地生根,但亦有很大部分面臨失傳危機。而承傳這些別具意義的文化遺產,不單可以保留傳統、凝聚社區,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更有助帶動現代社會繼續向前發展。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吾土吾情》介紹本土非遺項目的特色和內涵,並探看其源流、傳承和社會文化意義,藉此加深市民對本土文化的認識,及喚起大眾對瀕危文化的保育意識。節目逢星期日晚上9時半在港台電視31及31A播出;節目另設電台版本,由文化人周樹佳及杜婷深入探討有關話題,逢星期三晚上9時在香港電台第五台播出。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蔡志祥教授是研究打醮的專家。

圖片:香港電台

撰文:周樹佳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