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2018年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獎者為印度建築大師多西(Balkrishna Doshi),他的建築生涯長達70餘年,曾是法國的建築泰斗柯布西耶(Le Corbusie)與美國建築師路易士康(Louis Isadore Kahn)的弟子及拍檔。
多西1927年生於浦那,現年91歲;他在1947年印度獨立時學習建築,在倫敦生活一段時間,其後前往法國為柯布西耶工作,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柯布西耶在印度展開建築及規劃項目,當中包括紡織業主協會大廈(Mill Owners' Association Building)與Shodhan House等;多西為其導師協調項目而返回印度,從1962年起,他便與路易士康共事。
混凝土具雕塑感
多西於1956年創立建築事務所Vastushilpa,創建富於印度特色的建築,在具雕塑感的混凝土與磚頭之中實現,其建築形態深受導師影響,空間布局與城市規劃的本土元素清晰可辨;而東西方、古與今互相調和的手法,在他所設計的桑珈工作室(Sangath)得以體現。
此項目運用混凝土製造半圓形大拱廊,與公共空間、庭院等組合,為印度炎熱的氣候及環境增添涼意;他1978年專注環境設計研究,就印度地理及文化下開發上百個設計方案,其中為多個廉價房屋開發項目,首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建成,他表明「要為基層市民提供正規的棲息居所,我許下此誓言並畢生銘記」。
話說在1989年,多西在印多爾市負責一個設計項目,名為Aranya Low-cost Housing,當中有超過6500間房子,為超過80000名中產及基層提供居所,搭配迷宮一樣的通道、庭院與公共空間,獨特的分叉狀整體社區規劃,貫穿建築的室內步道,為住戶創建宜居環境,不僅為當地人提供有瓦遮頭的居所,連整個社區規劃乃至公共、半公共及私人空間的設計,都滲透他富於創意的城市規劃,遂憑此項目獲得1993至1995年度的阿卡汗建築獎。
多西所設計方案似從社會、經濟、環境等全盤考慮,創造可持續的建築,露台、庭院與長廊,當中包括建築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賈巴爾普爾市中央邦電力管理局(Madhya Pradesh Electricity Board)、洞穴美術館(Amdavad ni Gufa)及印度管理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等等,俱為遮擋陽光而透風的空間,無論在建築內外都讓人感到舒適。
多西於1980年建立工作室,名為Sangath,梵語意為「陪伴」或「一起行動」,用作形容詞則表示「關聯」,由此可見其建築態度;他的作品一般俱半沉於地下,融入自然環境,建築形態線條流暢常用於階梯、拱頂、水池和小山丘;而室內空間豐富且多元,營造不同氛圍的光線、形狀乃至功能;種種物質與非物質的元素融合於混凝土而互不衝突,達到和諧與平衡,獨立的建築元素在他設計中相輔相成,發揮超越自身的效果。
與其他國際性大師不同,多西雖經常出國講學,但絕大部分建築都在印度,他不僅熱愛土地與人民,亦代表他確實相信建築乃公益事業;他嘗言「談論居住問題、談論居民、村莊、城鎮,似乎都在談論,誰來真正做點事情?我要為他們帶來力量」。
包容萬物交響曲
2017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多西回顧展「棲居的慶典.真實.虛擬.想像──巴克里希.多西建築回顧展」,展出多西的私人及公共住宅、家具設計、城市規劃等30件作品,策展人多西的外孫女胡弗(Khushnu P. Hoof)說道:「多西常說他並非建築師,建築承載對印度社會深厚的道德與倫理承諾。」
多西盼引起各界關注印度的社會住宅:「這些人一無所有,沒有土地也沒有工作;若政府給他們小塊土地,他們設法建造房子;若安排他們組成社區,分享與理解,從而形成宗教、種姓、風俗與行業的擴散效應。」
多西有此說法:「我的建築就是我人生、理念與夢想的延伸,我打造一座建築精神的寶庫,周遭的萬事,還有大自然本身──光線、天空、水、暴風雨,全都包容在一首交響曲之中,建築就是這首萬事萬物的交響曲。」
撰文: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