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 Koons,後普普藝術(Post-Pop Art)潮流的代表,作品風格大膽,常惹起不少爭議,卻也受市場熱捧。在2013年,他的橙色《氣球狗》在佳士得紐約以584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頓時登上作品最昂貴的在世藝術家之列。許多人形容他為安迪華荷之後,然而不少評論家也對他的商業成功嗤之以鼻,認為他的作品是媚俗(kitsch)的極致。
米蘭昆德拉說:「媚俗是對屎的否定。」Jeff Koons許多作品都把日常生活的平庸商品變成藝術,無論是籃球、吸塵機、氣球等,或將其當成珍品包裝陳列,或將其放大成龐然巨物令人無法忽視。你覺得這些作品空洞俗套得無法忍受?可能只是你無法忍受自己生活的空洞俗套而已。
曾經為華爾街經紀的Jeff Koons,常被外國媒體形容為似是個出色的推銷員,然而記者覺得,他更像一位充滿信念與盼望的傳教士,經常掛着溫暖的微笑,從靈性層面解剖藝術。而在他眼中,藝術與生活,都是無可侵犯、無法動搖的信仰。
早前他來港參加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在卓納畫廊的攤位展出近年的作品,包括一個不銹鋼的大型鳥雕塑《藍鳥花盆》(Bluebird Planter),把普通的小型陶瓷花盆放大成巨型裝置。也有他的充氣鋼雕系列作品《天鵝(充氣)》,看似是重量甚輕的金屬氫氣球,其實是非常沉重的不銹鋼雕塑,其細小的皺褶和摺痕,幾可亂真。
他的許多作品,都喜歡採用鮮艷顏色,用上反光鏡面。他解釋:「我所有作品都是與照見自己(reflection)有關,我總是很喜歡照見自己這個概念,它是哲學的起點,也是藝術的主題,要人反思自己,要人沉思。因此我愛創作可以反射周遭的作品,它是實在的,同時也是抽象的。它包含人內在實在的慾望和野心,也包含外在的世界。」
小時想當畫家
Jeff Koons生於美國典型的中產家庭,父親是室內設計師,有自己的家具店,Jeff年幼時以成為畫家為目標,後來卻轉向當代藝術創作,「我從3歲開始畫畫,而且一直專注其中,因為畫畫讓我覺得,在家裏有了一點自我存在感,我姐姐什麼也做得比我好,唯一我能勝過她的就是畫畫。」
從7歲開始,他在父母安排下上畫班,以考進藝術學院為志願,最後被馬里蘭藝術學院錄取,讀藝術史時,老師仔細講解馬奈繪畫中的象徵,他只感到「轟」一聲,如開啟了另一個世界。
「在藝術史課中,我發現藝術的力量可以有多大。它輕易就能連結人類文明的一切範疇,它不只於遵守既有規條,而是衝破一切隔膜。從那時開始,我就覺得自己的生命不斷在擴張,體驗何謂超越,體驗啟蒙的更高境界。」
大開眼界後,他的創作力愈見旺盛,在大學最後一年,他轉到芝加哥藝術學院學畫,但他認為繪畫形式「太主觀」,就如自慰一樣,不是他想追求的。於是他搬到紐約,希望可以放下過去,重新開始創作當代藝術。為了維持生計,他做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會員部的職員,游說遊客定期贊助博物館,因口才了得,被挖角去當華爾街經紀,但他從來沒放棄藝術夢。
在八十年代末,他使用日常生活物品製作藝術裝置,例如在塑膠盒中陳列一系列全新吸塵器、在水缸中放着懸浮的籃球當成珍品展示,呼應消費文化,引起關注。1990年,他與曾為色情片女星的妻子(現已離異)創作「天堂製造」(Made in Heaven)系列,公然展示與妻子以不同角度做愛的畫面,引起嘩然。而這些作品背後,都只是出自同一個核心理念,叫人更接受自己的歷史,無論是平庸的生活,還是自己身體的慾望。
製造驚異效果
對於這些破格作品的創作經過,他簡單總結:「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相信自己。我自覺是幸運的,可以享受不同藝術,從超現實主義到達達主義,不同藝術家都教人相信自己,向內探求。向內挖得愈深,就愈能與外界連結,相信自己也會讓你相信他人。藝術旅程能將你帶到完全自我接納、完全接納世界的境地。一切形式都只是隱喻(metaphor)。」
他可會覺得自己用哲學乃至宗教方式去處理藝術?他拒絕用這方式定義自己。「達文西之所以可以成為達文西,是因為他活在一個所有範疇都互相關連的年代,知識沒有被分門別類,藝術、哲學、科學、宗教都是同一件事。這是藝術應有的狀態。」
他的作品總是要製造驚異震撼效果,也惹來譁眾取寵的批評,從與妻子的性愛場面,到將金屬狗形扭扭氣球放大至幾層樓高,要所有人都向這玩具膜拜朝聖。「我總是享受一些我能與它有互動的藝術作品,無論是馬奈的作品還是普普藝術還是杜尚,我喜歡那些同時兼備官能刺激及思維刺激的作品。而我只是想創作這一類作品。我總是享受藝術中的強度(intensity),因此也想把這種強度分享出去。這種強度是情感上、官能上、意念上的,要有情感和官能刺激,才能夠傳達出意念。」
最重要易理解
他指出,藝術除了能刺激人,也要讓所有人都能輕易理解。「我是很直觀的藝術家,所有事情都是用直覺去做。我總是想創作一些容易被看見及理解的作品,想創作一些能去掉判斷,讓觀者更能接受自己的作品。我不想對任何事情作判斷,一切事情都被允許存在,而且可被玩。我想消除一切階級及分層的觀念。它不會讓你感受到自己是次等,自己的力量被剝削。」而最能讓觀眾理解的,莫過於用生活中平庸(banal)事物創作,就如八十年代末的「平庸」系列。「我常用現成物件來創作,因為我覺得它們都是隱喻,告訴人:所有事物能存在,本身就已經是完美的。」
他希望,藝術的作用不在異化,而是展開對話,這也是其創作目的。例如「凝視球」(Gazing Ball)系列,把一個鏡面藍色小球放在名畫前或名雕像內,觀眾在球中照見自己和四周,寓意藝術、人、世界的融合。「我想透過這個小球刺激觀眾。就算他們不懂藝術史,不知藝術家是誰,不理解題目,仍能在小球感受到與藝術的聯繫——所有事物都在球中融合。」
被批「媚俗」反應
對於評論家對他的「媚俗」批評,他如何看待?「我從不用這個字,這是帶有判斷的字。而我的作品不是與判斷有關,而是和包容接受有關。或許你能找到一些對自己生命更有意義的事,但就算如此,你也不必判斷什麼是較沒意義的。在我來說,事物存在本身即完美,人存在本身即完美。藝術只是帶出這種隱喻。」
這些年來,他從未感受過靈感枯竭的危機。他用某種神秘色彩來形容當中的經驗。「我只是相信自己,跟從自己的興趣去創作,當你專注你真正有興趣的事,就能被帶到一個抽象的境地,時間和空間折疊,人能與宇宙連繫。」
有時候他想到一個點子,效果也未如理想。「這時候你需要更專注,重新開始,就如在發動一輛汽車,起初只是發出『嗡嗡』兩聲,你專心一點再來,然後就會『嗡嗡轟轟轟』地發動,藝術就是這麼一回事,它永遠不會讓你失望。」
商業上極成功的他,如何看待藝術與商業的關係?「商業上成功,是因為人們很享受我的作品而已。我從不為商業理由創作,雖然我也與企業合作製作商品,但我創作時從未以商業成功為目標,只是想創作一些有力量同時動人的作品。」
撰文:張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