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國學大師陳寅恪如是說。宋朝(960年—1279年)立國三百餘年終傾覆於外患入侵,以至往往都被視為一「積貧積弱」朝代。事實上,宋朝物質與精神的富庶繁榮不但遠超過盛唐,並且是中國歷史上綜合國力最強盛的時代,而其文藝之鼎盛更堪比西方文藝復興時期。
文:Patrick Chiu 圖:楊光@kyeung.com(人物),佳士得香港
宋朝是中國文明史中少有的豐盛時期,科舉考試推進了教育制度的發展,印刷品的廣泛流創促進了文學藝術的興盛,其各個文藝領域都碩果累累。由於開國君主重視文治,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其後由於蒙古的入侵,對文人敵視遏制,加上明清兩代輒興文字獄桎梏文化思想自由,中國便再沒有出現如此文藝盛世。宋代社會優秀文人輩出,當時普遍官員都具有學者、詩人、畫家、政治家的特質。當中,蘇軾(1036 - 1101年)正是宋朝文壇及政壇的一代風雲人物,其不但在文壇獨領風騷,藝術造詣極高,加上後來多次被貶官在外,人生閱歷豐富,其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亦深為後代文人景仰。
佳士得香港早前公佈,將呈獻北宋時期大文學家、中國文壇泰斗蘇軾的珍稀墨寶《木石圖》,作為2018年秋拍領銜拍品。新聞發佈會於佳士得香港藝廊隆重舉行,消聲匿跡80餘年的《木石圖》的重新發現,並首次在公眾面前展示即惹來萬眾矚目。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女士、佳士得亞洲藝術部主席及亞洲區副主席石俊生(Jonathan Stone)、佳士得香港中國書畫部國際資深專家遊世勳、佳士得香港中國書畫部專家周時健均親臨現場,與廣大媒體一同見證了這一千年曠世絕作再現於世的難忘時刻。
宋代文藝 最高成就
此幅流失日本80餘年的蘇軾真跡水墨紙本手卷《木石圖》,描繪一株枯木莊嚴屹立於形狀怪異的石頭一旁,藝評家曾形容它們猶如在驚濤駭浪中若隱若現的龐然生物與巨龍。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表示:「蘇軾是許多人最喜愛的宋代名士,他的的詩詞我們吟唱至今,他的書畫作品流傳於世的亦鳳毛麟角,這幅古畫就是傳說中百年前流失海外的蘇東坡《木石圖》,作品上不僅有蘇軾的筆墨,還有『宋四家』之一米芾的題跋,可謂彌足珍貴。」
蘇軾,字子瞻,中年後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人。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宋神宗時,王安石實行變法,他持不同政見,因而被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做地方官。蘇軾堪稱宋代文藝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工於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詩詞,是豪放派的創始人;精於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大書法家」;此外,蘇軾在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上也有所成就。至於繪畫,他是文人畫運動的創始人,其創作理論對文人畫發展影響深遠。
中國畫特別是山水畫到了宋代發展已經非常成熟。不僅僅把風景描繪,還強調畫中意境。宋代理學注重天人合一,追求暗藏在社會與自然之間的義理。北宋山水畫多燦爛輝煌,質感強烈,時而柔和溫雅,氣勢宏大。然而,在蘇軾的提倡下,宋畫卻慢慢走向最求自我表現,追求意境。蘇軾主張畫家要畫的是精神,而不是外在,開創了中國文人畫先河。他主張「神似」,認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又謂「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反對形似的程式束縛。此外,他主張「凡物皆有可觀」,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的審美態度,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藝術典範。
藝術精髓 世紀傳奇
林語堂曾經評價蘇軾的畫作是中國藝術的印象派。佳士得亞洲藝術部主席及亞洲區副主席石俊生更表示,蘇軾學富五車、博學多才,集詩人、作家、畫家、學者、政治家、美食家、書法家於一身的他,藝術成就絕不下於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眾多大師,論年資更比他們早近五百年,「《木石圖》是最純粹的中國文藝結晶,能夠得到這幅畫是整個佳士得的夢想,非常榮幸能夠在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展示這幅作品,並非常驕傲能將這幅作品展現給全世界。」他表示,《木石圖》雖標為估價待詢,但保守估計其成交價格將超過4億港元。
蘇軾流傳在世的畫作鳳毛麟角,目前公認的真跡只得《木石圖》與《瀟湘竹石圖》兩畫。上世紀初,兩畫皆為北京風雨樓古玩店所藏,至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才為軍閥吳佩孚的秘書長白堅夫雙雙購藏。《瀟湘竹石圖》原是風雨樓主人從一個山東收藏者手中買來,至於《木石圖》據聞於清初藏黔南王沐府,後才為風雨樓所藏。抗戰時期,白堅夫於把《木石圖》賣給日本人,至60年代初又把《瀟湘竹石圖》作價5000元(也有說是3000元)賣給時任《人民日報》社長的鄧拓。1964年鄧拓把包括《瀟湘竹石圖》在內的144件藏畫無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今天藏於中國美術館的《瀟湘竹石圖》便成為國內唯一的蘇軾畫作。
蘇軾《木石圖》於1937年被日本人以超過萬金購藏,此後80餘年間,雖屢見於中國畫研究文獻記載,卻始終未有人見過原作真跡。親赴日本徵收此畫的佳士得中國書畫高級專家遊世勳表示,尋回此畫可謂是機緣巧合,「我們在讀中國美術史繪畫的過程中,蘇軾《木石圖》是必提作品。此畫自上世紀流落日本後,一直未曾現身,許多專家終其一生都未能一睹其真容。原來此畫為一日本家族所收藏,今春他們主動聯繫佳士得,我們非常興奮,即時取消所有預約奔赴這個家族。經鑒定,這幅畫確認是真跡。」
枯樹怪石 意義非凡
遊世勳表示,《木石圖》開啟文人畫的先鋒,是因為蘇軾並沒有追隨宋代宮廷院體繪畫風格去描繪所謂的花鳥和雄偉的山水去迎合皇室的需要。蘇軾一生,幾遭貶謫,在錯綜複雜的宋王朝政治鬥爭中飽嘗仕途的滋味,憤懣不平之氣交織於心,發諸毫端,借詩畫以泄胸中盤鬱。《木石圖》是他按照身邊的接觸到的景物,並賦予一定的精神性,所以從這件作品開始,竹子、石頭,甚至一棵枯樹都被賦予了精神意義。
此外,《木石圖》珍貴之處不僅僅在於蘇軾所繪,作品上另有四幅題跋,分別是宋人劉良佐、宋代書法大師米芾、元代俞希魯以及明代郭淐,另有元代朱元璋養子、明代將領沐英家族等人的藏印共41枚。中國畫是詩畫相結合的,一幅《木石圖》,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蘇軾的人生哲學,亦充分反映了中華文藝造極千載時代精神。佳士得今次推拍《木石圖》此蘇軾曠古鑠今的千年真跡,其巨大的文化價值勢必會成為拍賣史的高峰,再度震憾藝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