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諾貝爾獎項的得獎名單已於上星期公布完畢,其中的物理學獎由一位加拿大物理學家和二位瑞士天文學家獲得。
加拿大的物理學家名叫皮博(James Peebles),瑞士的天文學家名字分別是梅耶(Michel Mayor)和奎洛茲(Didier Queloz)。皮博獲獎的原因是他對物理宇宙學(physical cosmology)作出理論上的貢獻,梅耶和奎洛茲則是發現環繞類太陽恒星的系外行星。
瑞典皇家學院的秘書長韓遜表示,皮博的「理論研究發現對大爆炸(Big Bang)後,人類對宇宙如何演化的理解有重大貢獻」,他是利用理論工具和計算方法,把大爆炸後散發的輻射溫度與其創造的物質量之間的關係聯結起來,他的研究顯示,人類已知道的物質像恒星、行星及人類本身,只佔宇宙的5%,另外的95%是「仍然未知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他將獲得一半的獎金。
皮博是研究宇宙結構形成理論的先驅,他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愛因斯坦榮譽科學教授。梅耶是日內瓦大學的榮休教授,目前仍以這個身份持續研究工作,他曾擔任奎洛茲的博士生導師。奎洛茲則是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和日內瓦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兩人於1995年10月在法國南部一座天文台,利用專門訂製的望遠鏡,觀測到體積和木星相若的氣態行星飛馬座51b,在距離太陽約50光年之外,繞行類太陽恒星飛馬座51。兩人將平分另一半獎金。
閱畢這些消息之後,占飛想起198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萊德曼(Leon M. Lederman)。去年10月初,萊德曼以96歲高齡去世。之後,占飛讀到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講座教授洪蘭在報上寫了一篇〈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文章,談到萊德曼成功時說,萊德曼是「功課不必好,只要有熱情、有毅力就會成功」的最佳例子。
廢寢忘餐
文章說,萊德曼讀高中時的成績並不出色,總是在B的上下,但他對所有未知的東西都有求知的熱情。他之所以去研究所就讀,是因為他最好的朋友去讀。其時「他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點燃了他對知識的熱情」,因此當人人都回家休息時,他選擇留在實驗室。這種「廢寢忘食,不知東方之既白」的精神,最後讓他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萊德曼獲獎後,有位芝加哥大學的學生說,他一直都很用功,但成績總是拚不過同學,「您是什麼時候知道您是拿諾貝爾獎的料?」「假如我不是諾貝爾獎的料,不如早一點投入職場,以芝加哥大學的校譽,我可以找到一個朝九晚五薪水不錯的工作,只是我心中並不想如此過一生……您怎麼知道您可以成為科學家?」洪蘭說,萊德曼的回答出乎意料之外,「他說只要肯做,大部分人都可以找到薪水不錯的工作……如果你能早上眼睛一睜開就迫不及待的要進實驗室,晚上精疲力倦才要回家,心中想的不是加班費而是實驗的結果,你就可以投身科學領域。科學家是個薪水低,工作時間長,沒有紅利,全年無休的行業……我是什麼時候知道我是諾貝爾獎的料?是當他們唱我的名字,叫我上台去領獎的時候。」
洪蘭因此得出結論說:「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卻是對工作充滿熱情,不計成敗的人。成功沒有捷徑,熱情與毅力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
萊德曼是因為和兩位同事發現了「至少存在兩種中微子」(如今已知有3種)。
撰文 : 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