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台東池上第一次在稻田上架起了一部鋼琴,讓鋼琴家陳冠宇在此演奏,照片傳到網上,全球爆紅。
這些年來,池上漸漸由落後鄉下,變成了集合美景、藝術文化及慢活的代表。池上穀倉藝術館2017年成立,今年的展覽三位藝術家當中,包括了蔣勳老師寫的《金剛經》。由農村變成了集藝術文化等於一身的品牌,背後的核心人物,是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說,他早在1994年到日本觀摩,當地習自然農法的日本人教他:自然農法、藝術文化、整合醫療,三者缺一不可。
三十年後的2024年,他將集齊這三塊拼圖。
TEXT & PHOTO BY 何兆彬(部份相片由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每天寫《金剛經》
今年秋收藝術節表演嘉賓有田馥甄(Hebe)加上台語歌手許富凱,表演幾天都遇上大雨。池上人積極向上,表演前一直求上天不要下雨,但演出前烏雲飄來,雨越下越大,大家都笑着面對說:「哦,下雨了。」表演先由台東原住民青少年組成的海子樂團開場,然後是台語歌手許富凱。許在香港名氣不大,但他得過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獎項,在台灣知名度很高。壓軸的是田馥甄(Hebe),她獨唱了12首歌,當然包括了《小幸運》。最後雨差不多停下時,她和許富凱合唱了台語歌《純情青春夢》,原來田媽媽可是許富凱忠實歌迷。
下大雨在池上每天幻變的氣候下是小事,人生中面對七情六慾,生離死別才是大課題。穀倉藝術館的最新展覽《金剛經.諸相非相》,由蔣勳、曾永玲、董承濂藝術詮釋《金剛經》。近年幾乎長居於池上的蔣勳,展出的作品分成三部分,一是書法,二是繪畫,三是父親留下來的《金剛經》印刷本,雖然是印刷品,但頗罕有,加上由父親留下來,意義非凡。
走入藝術館,會先見到走廊旁展出他的書法。他說這走廊從來不展出作品,因為陽光會影響作品。
「我從今年的立夏開始,每天早上起來就在全開宣紙上寫《金剛經》,我不知道要做什麽,也沒有想到要展覽。每天寫幾張,每天寫幾張,寫了很多。」他想到的是,鳩摩羅什翻譯了《金剛經》之後,大概過了一百年,有人在泰山把它刻在石壁上,每一個字最大的有50-70公分見方。至今仍然沒有人知道是誰刻的,也不知道為什麼刻,「這個石壁有瀑布流過的,所以遲早這些字都會不見,字刻在山壁上,很壯觀。我在紙上寫字,比石頭上刻字容易太多了。如果我還計較它會不會被看到,有一天會不會存在,我想大概是完全不懂《金剛經》了。」
《金剛經》與印刷術
他知道池上在籌建診所,所以想到,若這些字有人願意認養,那就全數捐給診所,「也許這是《金剛經》真正願意做的事,就是我們傳承的東西,就是忽悠眾生。」走廊上,有播放着蔣勳老師誦讀的《金剛經》,其實是他有一年,因為有朋友快要失明了,他就錄了起來,給他聆聽談到《金剛經》,蔣勳提起一段歷史與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情節,「郭靖死守襄陽,南宋快要亡國,宋理宗毫無辦法,他下令刻一部經,到這部經刻完以後,蒙古軍隊忽然退兵。宋理宗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其實沒有打,因為蒙古元帥大汗蒙哥在四川忽然死了。死的原因,到現在還是一個謎,到底是重病還是重箭,有各種說法。可是忽必烈就要立刻趕回去爭奪大汗位,所以就退兵了。南宋得以再延續二十多年。」
歷史留傳兩套很有名的《金剛經》,一是台北故宮收藏,南宋開慶元年的,另一部國圖珍藏,製於元朝至正元年,雙色套印,「我自己很喜歡國圖,雙色套印的版本,這個大概是世界上比較早的雙色套印,紅色的部分是金剛金原文,黑色的小字的部分是註解。雙色套印等於在木刻上面,必須兩次印刷,對版都要非常準確。這樣的一種非常高度精緻的印刷科技,也藉由蒙古的帝國的遼闊,傳到了歐洲。」現代有人認為,現代印刷術起源古騰堡聖經的印刷,其實是因為看到這版本的《金剛經》,技術交流所致,當然,此假設沒有完全被證明,「西方很重視這些版本的《金剛經》,因為它在印刷史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一卷咸通九年刻的《金剛經》,印於868年,是世界上第一部木板雕印的《金剛經》,現在原件在大英博物館收藏。」
菩提樹在發芽
展覽中蔣勳也展出了自己的巨型畫作《祇樹給孤獨園》,孤獨園是當年傳習佛法的一大重要場所,畫中有一顆菩提樹,旁邊有鳥有大量動物,「孤獨園是一個什麼樣子,我沒有去過,也不知道。據說孤獨園還有阿難那一棵菩提樹,可是都是傳說了。《金剛經》認為最高的修行的境界,是很快樂地在樹林裡靜坐,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即使一無所得。《金剛經》很強調一無所得,可是你自己得一個人修行,所以我就畫了樹,畫了人。後來覺得樹的綠色跟人身上的紅色,好像形成一個有趣的對比。」
有一天,一個新加坡的朋友到了蔣勳書房參觀,留了一句話,朋友覺得前世好像去過祇樹給孤獨園,他是樹上的一隻鳥,所以意外地聽到了《金剛經》。「我聽了很高興,忽然覺得祇樹給孤獨園應該有很多鳥,我就畫了很多很多鳥,應該有鹿,有孔雀,也有貓在打架,有狗看着河流,有大象過來。《金剛經》裡講的眾生,就是當學生問世尊眾生的問題的時候,他講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我們以為是人牛馬狗都是胎生,濕生化生大概是細菌之類。我嚇一跳,因為在儒家的經典裡,看到的都是人,可是《金剛經》裡講的眾生是十種眾生,可能是石頭,是一片菩提葉!」
蔣勳說,池上真的像祇樹給孤獨園,因為有很多人在護佑這個地方。同一個展覽中的藝術家董承濂,曾去過吳哥窟,吳哥窟有一個小吳哥,前面有兩棵大菩提樹。傳說佛陀最早打坐悟道的菩提樹,後來種子被帶到世界各地,但母樹後來枯萎死掉了。有人從斯里蘭卡,把種子帶到了吳哥窟,讓它發芽長成大樹,「董承濂很勇敢,撿了幾個種子帶到美國舊金山,種在他的奧克蘭的工作室,我上次去的時候已經長到兩層樓高,然後他又把種子偷偷帶回台灣,在工作室種成了大樹,無數的菩提樹在發芽。其實我們都不知道,也不一定要預設它,心裡面有那個善念,大概種子都會發芽,生命都會成長。」
池上好診所,30年磨一劍
池上之所以從一個普通米鄉,變成今天集稻田、文化藝術、旅遊於一身的勝地,背後有梁正賢這個米商後代,林懷民稱他為「池上的感動來源」。因為三十年前,在池上第一個推動種有機米的就是他。他最初接觸有機米,是1994年在日本,三十年後的2024年,他正準備完成心目中,籌備了這麼久的池上最後一塊拼圖:池上好診所。
「1994年,我們去日本學MOA(自然農法)的人就講,自然農法只是一個拼圖。他說自然農法講天地人,要一共三塊拼圖,一是有機耕種,二個是文化藝術的生活,三是整合醫療,也就是在地的診所。30年磨一劍,因為診所最難!醫療都要醫生,都要專業人士。醫生要願意來,因為他收入比較少。」
九十年代,台灣正準備加入世貿。加入後,稻米必須跟全世界的平價米競爭,梁大哥看到了這危機,建議池上改種米價幾倍高的有機米,後來在重重阻攔下,花了多年時間成功了。池上米成了品牌,他又花了很多年,建立了當地的藝術文化連結,2009年,台灣好基金會在此創辦池上秋收藝術節。2017年,他捐出的穀倉改建成藝術館。秋收藝術節至今辦了15屆。
「我到日本MOA的時候,他們有兩個美術館:MOA美術館、箱根雕刻森林美術館,兩個都很大!他們認為農業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說為了種什麼來賺錢。所以人家一直說,奇怪,你們池上農民的氣質好像不太一樣,真的!我們聽古典音樂啊。」
池上的農民收入不差,但缺乏醫療支援,年紀漸大。他笑說,池上的小農60歲,中農70歲,老農已經80歲。他們有病要就醫,跑到台東要花一整天,而且還要孫子陪同前往。農夫最擅長忍痛,結果都不就醫。有的人就拼命吃止痛藥,結果幾年之後,患上了腎病。梁大哥感受最深,是母親在疫情期間住院,因為法律規定,不能回家,但母親一直想回家,「在家裡走,在最熟悉的環境裡走,對老人家是最舒服的,絕對不是在醫院。」
在池上這小鎮,建立一個設備完善的診所,事在必行,但它需要大量資源。這件事他想了三十年,六年前開始實行,機緣巧合下,他找到了落戶台東都蘭,在宅醫療協會的會長余尚儒醫師來池上幫忙。余醫師古腸熱道,2015年往日本取經,2017年在都蘭成立診所,每星期除了在診所治病,還會花幾天,上山到長者家中為他們治理。
籌備中的診所,公開籌了500萬台幣購買醫療設備,地點是梁大哥出的。這橦建築,地面會是診所,樓上經營背包客入住的自助式民宿套房,一共18間房,他預留了兩間提供給到此就醫的醫師暫住。醫師有的來自都蘭,有的來自台北。將加入團隊的一位醫師說,他是台大醫院兒科醫生,平常在台北,池上有病人就會來替病人治理,住幾天,順道旅遊。
「我裝潢花了300萬,女兒問我:爸爸你有沒有算過,你這個300萬,要花到什麼時候才會回本?哈哈,不要算啦。我認為,這個是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