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這趟在歐洲的工作,還有大半天才從匈牙利開始轉折的返港行程,忽然想起距離首都布達佩斯二十多公里以外的聖坦德(Szentendre)。這個在多瑙河畔的小鎮,典型東歐風貌,自然寧謐,民風純樸,一個月前來到,驛動的心也滋油起來。何不再讓聖坦德再安撫疲憊的軀體,於是在寒風中開車過去。
這天是星期六,剛好是農夫市集的好日子,鎮前的空地擺滿小攤檔,售賣的都是自家農作物、蜂蜜、手作糕餅等,每檔貨品不多,似乎就是過去一星期的收成,人人有講有笑,感覺上比去新界趁墟親切得多。
鐵甲武士守衞這餐館經年,內裏還珍藏成千上萬的古董。
午前的氣溫升回攝氏4度,沿溪邊閒逛,半夜偷偷下的雪沒有融掉,10天來凍慣了已不覺凍。上次來還算深秋,在鎮上一家小餐館庭園種的鮮花還開得奪目,吃了匈牙利最有名的鵝肝,多看兩眼外表冷漠的黃玫瑰,解了一半膩滯。今次倒想吃別的當地傳統菜式。
鎮上餐館可不少,探頭望進門外平凡得可以的Rab Raby Restaurant,想也不想便走進去。異鄉人講眼緣,這餐館是時光機器的化身,想不出的舊物都有,相信沒有人有心機點算有多少超過一世紀的物品,亦敢打賭老闆也不知道珍藏的數量,我猜是成千上萬。恕我無法為餐館的展品概括出一種類型,也不可能為每個角落拍一幀照片作粗疏簡介,總之未吃已大飽眼福。
變奏版魚湯
朋友點了匈牙利傳統的燉牛肉濃湯Goulash,我要了從Goulash變奏出來的魚湯,毋須問侍應是什麼魚,內陸地區除了鱒魚還有其他好吃的河鮮嗎?為擺脫10天來大多吃豬吃牛的宿命,連主菜也是一整條炸魚,當然也應該是鱒魚。畢竟這一年來歐洲已4次,逗留接近50天,對歐陸食制有點認識,果然全都是鱒魚。
當然呷了幾口朋友的傳統Goulash濃湯,但始終是我的變奏版魚湯惹味。不過,被我們廣東人的清蒸河鮮和海鮮寵壞了嘴巴,那條炸得幾近完美的肥美鱒魚,完全輸給朋友的原隻鵝髀──匈牙利是養鵝大國,逆思維點菜蝕底的永遠都是自己。
入鄉隨俗,才是開闊飲食視野的最高境界,其實一早知道,只是人性經常冥頑不靈!
(編者按:梁家權最新著作《從噴火灣三文魚子到西西里血橙》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匈牙利吃的炸魚,十居其九是鱒魚,其實味道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