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就很自然的想去cafe坐一坐,喝一口好咖啡, 充充電然後又繼續忙碌的生活。Twins Kitchen以Common Ground為附近街坊製造了一個很親蜜的小社區,上年又在威靈頓街開設了另一家以北歐風格為主的Interval Coffee Bar,為香港少有的咖啡店及酒吧的混合體,加上朝8晚12的營業時間,為中環帶來另一個可以「中場休息」的空間。
TEXT BY JAZ KONG PHOTOGRAPHY BY BEN TAM
Knock knock,你在嗎?
Common Ground的成功來自建立起一個屬於香港的小社區,「感覺就好像港式茶餐廳,街坊總是聚在一起『打牙骹』,『吹水』一輪又各自去接小朋友去買菜去上班。」Common Ground就是走外國風的茶記,但不論走什麼風格,重要的是「人」,在這個年代,人人都對着電腦手機,要擁有一個人的physical presence,最直接方法就是給他們一杯好的咖啡。
這就是Interval Coffee Bar成立時的概念,在Twins Kitchen接手成立Preset Event Space及Interval Coffee Bar前,這地方本來就是一個活動場地,不時有時裝、珠寶品牌在這裏舉辦活動、期間限定店、市集,又或者舉辦一個短期展覽等。Joshua跟Caleb卻在心目中有個更完整的版圖,覺得這地方可以有更多的潛質,所以就決意在這裏開設Interval Coffee Bar,希望擁有來喝咖啡的人,也可以擁有他們的心,以咖啡店的人流引導去下面的活動場地,可能是時裝品牌跟藝術家的聯乘計劃,又或者是潮牌的drop collection。「美國有研究也發現即使品牌(甚至是digital native的品牌)有實體店,反應也不及一家pop-up store,因為有限時的話才會有hype。這就是這個世紀的消費心態。」
Caleb還有更大的願望,就是製造一個「生態」。除了希望幫到初創品牌有更多人認識,這個生態可能涉及一整個行業的潮流。舉個例子,Caleb心目中想做到的是一個Airbnb版的期間限定店,可能對面街A舖是做一個日本護膚品牌的pop-up,附近B舖是美國化妝品牌的限定店,在Preset的又是另一家初創護膚品牌,可以互相配合策展到一個整體,有話題性之餘又可以讓品牌、讓客人在裏面交流;始於,Twins Kitchen的文化就是離不開「community」。「畢竟,『體驗』才是現代最好的social currency。」
滿足三個願望
又有咖啡,又有酒,又有展場,Caleb說Interval一次過滿足了他的三個願望。值得一提的是,Interval用的咖啡豆及出售的餐酒都是精挑細選,咖啡用上來自丹麥的Coffee Collective,是丹麥最大的獨立咖啡供應商;而紅白酒全部也是natural wine。Caleb欣賞Coffee Collective 的堅持,可以花時間花心思建立起一個咖啡農-品牌- 顧客全部都win-win-win的community絕不是容易的事; 當然natrual wine也是一個很危險的決定,只能祈求天父做十分鐘好人釀到一桶好酒。但這個大概就是這對twins 作為香港人的堅持,想當年,Caleb的第一本《號外》是中二時買的,受盡黎堅惠、Peter Wong、曾凡、鄧小宇的洗禮,他深明堅持二字的意義。
像Interval的這杯聖誕飲品,一來滿足了無咖啡因的顧客的口味,用上薑味syrup及黑糖混入牛奶再打,遠遠已聞到好香的薑味;加上在上環海味舖買的桂花放在飲品上裝飾,賣相很北歐,味道卻很local。「我覺得我們需要重新思考community的定義,應該有多少間咖啡店、理髮店、藥房?以前太平山街也是一個很好的社區,但後來卻被香港經典的營商風氣抹殺了街上的小店,社區也不復再。」在錢和時間之間,又有平衡嗎?現在先來中場休息,下半場如何?香港如何?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