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英《繁花系列》(圖片由藝術家及方由提供)
Beeple的NFT賣了五億多,同樣是藝術,本地畫廊方由美術(Galerie Ora-Ora)早前在Basel推出的NFT,價格就偏向低價,而且Ora-Ora放棄了NFT作品的全面擁有權特性。吳少英作品《繁花系列》,NFT以外,同一個作品本身還有大檔案版本出售,而且比NFT更昂貴。為什麼?
TEXT BY 何兆彬
彭劍《柳成蔭 X #1/5》(圖片由藝術家及方由提供)
「Beeple賣出的NFT,附有一個大的檔案給收藏家,但我們不是,其實NFT的條款任你設計。由於我們不想用人去處理這些交易,不想在中間做很多聯絡,想做到全部交易都自動由系統處理,所以選擇了這個做法。」同期他還找了中國當代畫家彭劍,把畫作拍成錄像,再化成NFT。兩位藝術家的作品,都利用智能合約做到永久版稅(perpetual royalty),日後作品再轉售時,都會有若干百份比的收入,落入原作者手上,這保障原作者日後仍有一定收入。
本地畫廊Ora-Ora創辦人Henrietta(梁徐錦熹)
至於拍賣結果,也大出意料之外,因為拍賣前那段日子,加密圈價格波動太驚心動魄了。「2020年至2021年三月,貨幣一直在升,但在Basel前,就在拍賣前加密幣突然大跌了四成!由於NFT是由以太幣(ETH)結算,變成了拍得藝術品的客人,藝術品價格便宜了四成,ETH後來回升了兩成。波幅大很好玩,但這也影響了藝術家的收入!之前我還覺得大拍賣行的定價是以美元結算,實在太保守,現在我們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