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譽為「高古藝術第一人」的水墨藝術家李華弌(音:壹),多年來都專注研究傳統筆墨,他遠離各種中國當代藝術運動或思潮,遊歷於世界各地的名山,變成作畫的題材。他的作品並非顛覆傳統的創作形式,而帶有宋元山水的古意,卻也不失現代視角,因此作品與眾多當代作品區分開來,形成獨特的風格。
李華弌旅美多年,在千禧年年初, 回到中國成立工作室,卻每每碰到人們批評:「畫水墨的是畫家,不是藝術家。藝術家就是搞裝置、搞表演呀!」讓他更覺得自己的確是局外人。他從來不是集體主義的信徒,遠離藝術或社會運動,永遠都像個局外人。選擇這種創作位置不是為追求什麼,只是想忠於自己。「我最想成為的就是我自己」。
撰文:張綺霞
1948年出生,父親的好友是海上畫派著名畫家王一亭,李華弌6歲就拜其子王季眉為師,16歲又跟水彩畫家張充仁學習,隨後文化大革命爆發,他因繪畫才華不必上山下鄉,留在上海做文革宣傳美工。文革結束,他馬上把握機會遊歷,又到敦煌看壁畫,大感震撼。
1982年,他與妻子移居美國三藩市,一邊在餐館打工,一邊賺學費讀碩士,當時學院裏流行的是抽象表現主義,他也嘗試創作相關風格作品,同時開始畫敦煌風格的畫作。「老師說,你想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非常尊重你,不會說你不畫油畫就不是藝術,讓我有自信創作。」
兩方面的創作不斷演變融合,在九十年代,他開始把傳統水墨元素結合抽象表現風格,慢慢造就了今天的畫風。他作畫的第一步往往是潑墨,然後在上面細描,「潑是保持那種原始狀態」。但潑墨也是有人為意識在背後,「就如抽象表現主義雖然很簡單,一塊塊面積,但不同面積之間的運動狀態,他們都是很當心的,從技法上來說就像中國說的氣,你不能阻塞。」
傳統水墨講求畫家本身的修養,他認為在西方繪畫也是同樣。雖然畫面只有簡單的線條圖案,但畫家在作畫前往往想很多,準備好感情,推動創作。「我老師講過一句話,如果你覺得畫畫只是在上面撒泡尿,那你每天起碼要撒100泡,才能挑你最好的一泡成為作品。」
古代筆韻 現代視角
在別的藝術家都拋開了傳統水墨筆法、符號等束縛時,他卻選擇擁抱古意,認為當中有其偉大之處。「墨可以做各種藝術,但這與中國的墨是兩回事。」他指出,傳統水墨中的「讀畫」過程很重要,就如冥思一樣,讓觀者在與藝術品的對話中自我反省,因此水墨畫脫離不了書法的基礎,「就像書法一樣,可以一筆一筆去讀。」
就如樂譜音符寫下了時間的順序,許多人看水墨只是符號,但了解的人卻能看到時間與頻率。「水墨畫是pattern after pattern,一塊一塊的圖案。」水墨畫的「時間」是延緩的,讓人心靜。他總結,油畫往往能有一瞬間將人衝擊的效果,但傳統水墨是從另一個角度感動人,「如果水墨去做油畫的事情,搞得劍拔弩張,也是可以的,但這不是我的追求。」
水墨圖案若能帶有筆墨之美,無論是獨立還是統一來看,都能看出不同的味道。「圖案只是整個運動的着落點,就像跳舞,它碰到了紙面,只是在未碰到的時候,它還在運動。這就是我們講的,筆墨的氣韻。跟西洋畫不同,我們會強調它的走勢,這就是氣韻生動,可以看到氣哪裏進來哪裏出去,從書法的起落,你可以想像到它在空中的運動。」要保持氣韻流動,他認為是要靠章法以及整個人的調節。「以前中國畫裏面第一個毛病就是『板』,努力做的東西沒有動起來。」
他認為,在現今的創作中,一些人專注創作圖案,而他仍醉心研究筆墨,兩者也無不可。雖然他的筆墨和氣韻都想繼承古代,但那視角卻是當代的。2015年,他接連獲得兩個美國獎項,成績受肯定,然而他卻坦言「不知道值不值得這個獎」。「中國當代(藝術),我真的不是他們中間的一個人,雖然我覺得自己的畫是非常當代,但八五新潮運動那些,我都是個outsider。」
說到李華弌的畫,總是離不開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的選擇。「我覺得好多人都誤會了水墨這個傳統,說要打倒水墨、束縛太大,但水墨畫就是一直強調『筆墨當隨時代』、『見其畫如見其人』。」他認為,好的藝術就是好的藝術,無分朝代或形式。例如與他合作的倫敦Eskenazi Gallery試過在櫥窗放了一個漢俑,某天名畫家Georg Baselitz經過說要買下,並要知道藝術家的名字。畫廊說不知道,對方生氣起來,說怎麼連代理的藝術家都不知道名字?「他以為這是當代人做的」。他相信,時間能夠講話,好的東西最後也能被留下。「做你自己的話,一定會有這個當代感覺。」
繪畫20年 作品300
當代不少藝術都與政治議題扣連,但在李華弌來說,若要搞政治,不必透過藝術。「若要記錄,自有政治的記錄,藝術家的任務不是政治家的任務,也不是科學。科學永遠是今天比昨天好,藝術是一個接着一個高峰。」
初到美國時,他也深受西方藝術思潮熏陶。「我覺得不學好對不起自己。所以那時很努力,留學的人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聽老師的話,要我看什麼都會去看。」看過多位哲學家、社會學家的理論,他卻發現自己難以融入,因為語言主導着思考方式,而自己仍用中文。他認為回歸傳統,同時帶有其他文化影響的畫風,是最適合他的形式。
最近李華弌為參加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而來港,展出一系列金箔的日式屏風作品,在金箔表面作畫並不容易,然而一筆一畫仍剛勁有力,材料的改變並沒有把他難倒。而另一組仍在展出的作品,是「重屏山水」系列(季豐軒畫廊,即日至4月21日),把卷軸和屏風畫融合一起變成新的形式,以立體方式呈現平面的山水畫。
古人畫山水多從遠景入手,他則喜歡近距離角度,但兩者的精神相通。「畫山水從精神上來說如一個創世紀,與外國人的landscape繪畫不同,山水不是a landscape而是the landscape,有泛意的,我把所有硬的元素歸成『山』,如山、樹、石,看不見的軟的歸成『水』,如水、霧等,石頭跟水在一起,會讓它的硬軟下來,氣沒有這麼衝,更為婉和、安靜。」
他一張畫約花1至3個月完成,20多年才畫了300多張畫,笑道:「也不是不用功啦!只是一直挑自己最好的章法畫。有些是有感覺,但技法上完全達不到,也注定要失敗。每個藝術家都有神來之筆,我也盡量在自己狀態好的時候畫,哪怕畫得少一點也不要緊。」
李華弌說繪畫,有時候像在說哲學。別人以為他的時間都在細節的精緻用筆上,他表示現實的創作往往相反。「運動的時候很難停下來慢慢去描,因此畫前一定要想好運動的軌跡,一氣勾成,時間花很多是在想大(整體)的章法上,氣哪裏進來,你怎樣放它出去,或者是整個畫面的和諧,會想很多。」
反向思維 藝術教育
創作多年,他沒有怎麼收徒弟,也不喜歡教自己的孩子畫畫,「如果教他們畫畫,就不會做藝術家。若想要他們做藝術家,就要打他不讓他畫,還偷偷在畫,這小孩才會變成藝術家。」他更再次變成學生,在2005年拜海上畫派代表陳佩秋為師。「他對傳統的理解,哪怕是一點小事,給我的提示都很大。」經過那麼多創作,他現在才開始明白那些傳承多年的大智慧。「人的成長就是要發現自己不夠吧?」
「一個好的老師是,不去教人家東西,而是讓人家的東西做得更有效。」他感嘆道:「好的老師太少了,而下一代人更沒有好的老師,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後,中學畢業教中學,大學畢業教大學,這是不可能的。幸運是那時候我的老師都很好,若能多聽一點他們的話就好了。在美國也是這樣,畢業後才發現,他們當時批評我是對的。老師說,雖然你的畫是最漂亮的,但他是用腦子在畫,你用手在畫。我當時很不服,現在才覺得有道理,如果能聽他的話,肯定可以畫得比現在更好。」
李華弌小檔案
出生年份:1948
出生地點:上海
學歷:三藩市藝術學院碩士
獎項:2015年獲北加州亞洲協會優秀領袖獎及《芭莎藝術》特別創意藝術家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