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藝術】Damien Hirst 10年一展 藝術奇觀信不信由你

2017-06-20

上月意大利威尼斯視藝雙年展開幕,大量藝術愛好者和藏家湧至水都,不少展覽也在威尼斯各處同期開展。當中最多人談論的正是Damien Hirst籌備了10年的展覽「難以置信的沉船寶藏」(Treasures from the Wreck of the Unbelievable,即日至12月3日),耗資逾4億港元虛擬沉船歷史製作多件藝術品,卻毀譽參半。

支持者稱頌為近10年最不能錯過的當代藝術展,其規模與豐富的想像力讓人驚異,證明藝術家闊別10年仍寶刀未老;批評者則直接指藝術家這次老貓燒鬚,認真「沉船」了,內容空洞之餘,技巧也粗糙得如主題樂園雕塑。雖然意見兩極, 但對善於製造爭議引起媒體關注來打造自己藝術品牌聲望的Hirst而言,無疑又成功地再下一城。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威尼斯格拉西宮中展出高達3層樓的巨人雕塑,取材自十九世紀藝術家William Blake的知名畫作The Ghost of a Flea。(張綺霞攝)

在威尼斯大運河的兩岸有2座龐大的私人美術館,分別是威尼斯格拉西宮(Palazzo Grassi)和威尼斯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都是由Hirst的長期投資者、知名藏家François Pinault擁有。在2個合共5000方米的空間中,Hirst共展出了189件藝術品,大都是以珍貴材料如大理石、孔雀石、金、水晶、玉石等製作而成,製作費超過5000萬英鎊,他聲稱全都是自己出資。

展覽圍繞一段虛構的歷史展開:公元一世紀到二世紀,羅馬敍利亞行省首府安提阿(Antioch)有一名富有的自由民Cif Amotan II,喜歡蒐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寶,更把它們都放在一艘名為Apistos(意思是難以置信)的船上,要運去一個為太陽神而設的廟宇,然而在途中卻沉沒,船上的寶藏一直埋藏海底多年,至Hirst在2008年於東非海岸發現這艘船的殘骸,不惜重金把它打撈上來,才被公之於世。

Image description 在展覽中,神話生物都有「出土頭骨」證明其存在,例如是圖中的獨角獸頭骨。(張綺霞攝)

「寶藏」見流行文化

走進場館,大大小小、長滿珊瑚海草貝殼的一件件「殘骸」出現在觀眾眼前,更附有打撈過程的照片影片,驟眼看去幾可亂真,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一切都很「流」,所謂珊瑚只是銅雕或石雕的一部分,就算仔細上了色,也掩蓋不了其虛假。而在這些「文物」身上,全都將藝術史、現代科技、流行文化來個大兜亂,東拼西湊炒埋一碟。

如Hirst之前的作品風格一樣,這些「寶藏」都不同程度融入了流行文化的各種形象:法老雕像與美國名歌手Pharrell Williams一模一樣,還新潮地穿了乳頭環;名模Kate Moss成為埃及女神;太陽神Aten則跟美國巨星Rihanna一模一樣;古印第安的金頭像又與芭比相同;南非組合Die Antwoord主音Yolandi Visser也成為青銅神像,旁邊卻供奉着中式香燭,甚至連Hirst自己也參與其中,化身故事中主角Cif Amotan II,以自己形象製成附着一堆假珊瑚的半身雕像;米奇老鼠、高飛、變形金剛等全變成了長滿珊瑚貝殼的古物。

以芭比公仔為藍本的無頭雕塑《裸體希臘女人》,旁邊還附上一張「歷史照片」,將5個類似的雕塑改圖進英國第一個超現實藝術展中,說明更指出雕塑形象啟發了「二十世紀畢加索及巴黎學院派的藝術家」。

在這偽歷史的展覽中,惡搞文物少不免。墨西哥古文明阿茲特克在十五世紀製造的日曆石竟然出現在沉船中,上面的畫像卻似畢加索的陶盤圖案。神話中的生物都有「出土頭骨」,如希臘神話中吃人的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還有金和水晶的獨角獸頭骨。一座座玻璃櫃中放滿仿中國古青銅鐘及其他仿世界各地古武器、盔甲、首飾等,也有混合各地古老符號及Hist自己畫作的「古金幣」,昂貴的材料加上歷史博物館式的權威鋪陳,看多了也開始懷疑到底眼前物件是當代改造還是有真實根據。

Image description 展出的「寶藏」都不同程度融入了流行文化的形象,如法老雕像與美國名歌手Pharrell Williams一模一樣。(張綺霞攝)

重塑造型考眼力

神話也是他改寫的重點,阿波羅腳部雕塑殘件上有一隻被移植了人耳朵的無毛科學鼠;巨型雕塑Hydra and Kali展示印度女戰神迦梨迎戰希臘九頭蛇水怪,將2地古傳說融合。另一個安朵美達公主因得罪海神波塞冬而被綁在海邊被海怪襲擊的雕塑,其中一個海怪卻是Hirst名作中曾用的咧嘴鯊魚。

在這些寶藏中,不少都是就西洋藝術史名作而製,似是要考驗一眾藝術愛好者的眼力。從格拉西宮中一進門,就能看到一座身首異處、3層樓高、爬滿各種偽珊瑚和貝殼的巨人雕塑,取材自十九世紀藝術家William Blake的知名畫作The Ghost of a Flea。在海關大樓外入口處擺放了一座融合多種風格的騎士奮戰海蛇雕塑,把古希臘的知名雕塑《拉奧孔與兒子們》、十八世紀雕塑家Messerschmidt的人像風格混合。巨大的潛水女裸體雕塑形象來自Francis Bacon的畫作Study of a Nude,杜勒名畫《祈禱之手》變成了表達崇敬之情的孔雀石雕塑,卡拉瓦喬的知名美杜莎畫像變成雕像,並用各種昂貴金石複製。

為了讓人看清這些寶藏的「真貌」,展方幾乎在每件「文物」旁都放上一個去除海洋生物的「復修版本」及作研究用的「博物館副本」,這也是Hirst再創作時常用的營銷策略,以不同材料複製同一作品。「寶藏」下方也仿照常規博物館附上詳細解說,介紹文物的傳說及來源,這些解說都是用冰冷權威的語調書寫,夾雜真實歷史與虛構情節,擾亂人對既有世界的認知。

德國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曾說:「謊話說一千遍就變成真理。」在看過一遍展覽後,重複又重複似是而非的歷史文物,也讓人開始覺得頭昏腦脹,真假莫辨。2016年post-truth(後真相)被《牛津英語詞典》選為年度詞彙,網路時代資訊大量流傳,挑動情感的方式往往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改變社會輿論,人們只願意相信它們以為的真相。要挑動人情緒的資訊,「假、大、空」3種特質自不缺少,這些竟與Hirst這次展覽的藝術實踐有類近之處。

Image description 現代流行文化形象如變形金剛等全變成了長滿珊瑚貝殼的千年古物。(張綺霞攝)

褒與貶兩極評價

藝術本來帶有虛構性質,就如英國詩人柯勒律治提出詩的瞬間得以成就,全憑讀者「自願終止懷疑」。好的虛構讓人進入審美的愉悅,壞的虛構則讓人更加質疑藝術,這正是這次展覽進入兩極批評的主因。被說服的人訝異於作品群的龐大和想像力之豐富,不被說服的則看到無數未能完足的細節並質疑其意義空洞,關鍵只在於你能否全情投入地相信。

Hirst多番強調「信念」正是藝術的核心。他接受BBC訪問時說:「對我來說,這個展覽完全是與『信念』(belief)有關,你可以信任何你想相信的東西。」他接受紐約《金融時報》訪問時也指出,藝術就如信仰一樣,「這是藝術的問題也是藝術的力量」。

正如為何人們相信畢加索一切作品都有價值,都只是因為從評論者、市場、社會輿論都一直保持對其的信念。然而若細心分析,便發現信念中有不少摻水的地方。許多展覽中的作品看上去都沒有明顯風格或斧鑿痕跡,顯得虛假甚至有點3D打印的「膠」味。Hirst毫不掩飾這種虛假、「膠」及「流」,那種權威展示氛圍與作品的反差,更讓人覺得藝術市場乃至整個社會的荒謬。

近年藝術市場熾熱,拍賣屢創高價,有時候不問作品的藝術價值,藝術家名字就是保證。而Hirst本身善於掌握潮流,愛挑戰禁忌又喜歡與流行工業合作,雖然惹來媚俗的質疑卻也不斷被追捧,在經營自己的藝術品牌上甚為成功,作品屢創高價,在2008年與蘇富比合作的新作拍賣成交額高逾1.11億英鎊。

這次展覽雖然投資龐大,但也不是未經深思的決定。尤其他們選擇與威尼斯視藝雙年展同期展開,除了是要在藝術盛事中「強勢回歸」,製造迴響,也是市場策略,尤其是開幕前保密工夫做足,自然吸引不少人探究和報道,展覽開展不足一月已屢屢傳出展品以百萬美元高價售出的消息。展覽操作本身已操控人們對藝術的觀感與價值,不無諷諭,而不忌諱的商業操作,追求震撼吸睛的奇觀效果,正是Damien Hirst創作最惹爭議的地方。

Image description 威尼斯海關大樓中惡搞墨西哥古文明阿茲特克日曆石的雕塑。(張綺霞攝)

Image description 巨型雕塑Hydra and Kali展示印度女戰神迦梨迎戰希臘九頭蛇水怪,將兩地古傳說融合。(張綺霞攝)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