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粵劇帽飾老行尊 陳國源「收順啲」助新舊人

2018-02-09

年近九十的陳國源是本地粵劇戲服的活字典,從事盔頭(即帽飾)和戲服製作超過60年,本地手造粵劇帽飾的資深一輩,只剩他一人。他以構思獨特、善於改良、活用新物料見稱,新馬師曾、任劍輝、林家聲等大老倌也是他的客人。

他表示,在這一行立足,最重要是人際關係。演員出身的他,深明演員本身的難處,報價時也有所調整,因此熟客很多。「我了解行內兄弟姊妹的入息、環境等,知道要拿錢出來做頭飾是很困難的,所以也『收順啲』。如果是新紅初上位的老倌,一定便宜。所以我有什麼需要幫忙時,他們也不會推卻,因為有感情。」近年他自己搞戲班,也多得一班舊識應允演出,足證多年情誼。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陳國源從事粵劇帽飾和戲服製作超過60年,是本地粵劇服飾的活字典。(吳楚勤攝)

陳國源從年輕時就熱愛粵劇,初時於普慶戲院門口做小販,18歲加入戲行,跟隨紅船班前輩黃少伯學藝,如所有紅褲子那樣,起初都是靠做跑龍套角色,在一旁向大老倌偷師,後來覺得在這行發展機會不大,於是改學做頭飾。「我看到要成為大明星有很多因素,許多有料的演員都無法紅起來,許多人技藝不相伯仲,就是有的紅有的不紅。我也開始擔心將來的生計。」

半途出家,他師從著名衣箱(即幫粵劇演員整理和穿戴服裝的師傅)王安、盔頭師傅包祖良。「在改良傳統外,我也喜歡加入自己創作,我不是科班出身,因此比較靈活。」曾參與演出的他,與戲班關係良好,「行內就如一家人一樣」,因此他轉做頭飾後,許多頭牌大老倌紛紛光顧,以表支持,打響名堂。

表演講求聲、色、藝,色包含衣着妝扮,他明白這是演員的搵食工具,他也清楚演員收入,在報價時,會酌情增減,不會漫天開價,因而儲下一批老客戶,工作不斷。他笑言,在這一行,許多人連基本利潤也賺不到。他沒有開舖,家裏就是工作室,省卻一筆開支,要做戲服時才與工場合作。「總之我賺的錢是很靈活的,有交情的,可以七折、六折,不賺只收成本也可。」

Image description 在《六國大封相》中推車女將的頭飾「漁家絡」。 (受訪者圖片)

做法日日不同

陳國源與不少老倌合作多年,彼此都很信任,「告訴我大概要怎樣的款式,我就為他們設計。」例如任劍輝常做太子,一次會向他訂一批太子冠,要設計到件件不同,襯托不同的服裝,花了他不少腦汁,最後對方也很滿意。

在他入行之時,許多師傅都守着傳統做法。「傳統是件件都同款,如倒模一樣,個個都買同樣的。」因此每個人買一兩件已經夠,生意走下坡。「當時製衣業蓬勃,無人肯入行。」為了吸引人購買,他花心思設計出新款式,讓演員想訂造更多。「這一行就是有利潤問題,我入行時也擔心的。只有靠頭腦和節儉,才能堅持下來。」但只要肯做,其實也不愁沒生意,因此一做就60多年。他形容,在這一行,做法須「年年不同、時時不同、日日不同」,頭飾做法日新月異,一些不是為頭飾而創的技法材料,也可搬移進去。

入行初期,他就用尼龍等新興物料取代舊式銅鐵製作帽坯,令帽飾更輕巧多變。「我學的時候沒有這些,最古老的技術叫『燒銅托』,好像傳統鑲珠寶那種技藝,但戴在頭上很重,不能怎麼移動,得個靚字。我採用更輕的尼龍材料,用手就能屈曲調整,比較靈活。如果要重一些,用上玉器材料,也可再加強承托。」

雖然粵劇帽飾有固定的形態和名稱,但製作用料、技巧和細節都可作出變化,他進行了不少創新。例如創作出「文武髻」,透過配件的加減變成不同種類的頭飾。文髻適合小姐公主神仙;前面加上小額子插雉雞尾,就能飾演女將;拔去雞尾加個「後裝」,就可變為「漁家絡」,適合在《六國大封相》中推車的女將使用;加個「平天板」就能飾演女皇,「從前會專做一件女皇用的皇冠,但這樣很花錢,不是常用,也佔地方」;插上「虞姬冠」,就能飾演妃嬪,如果只是打北派或應酬,可以拆開文武髻,只戴一個小額子,舞刀弄槍時更輕便。

Image description 他表示,在他這一行立足,除了技藝與創新,最重要是人際關係。(吳楚勤攝)

香港小姐后冠

文武髻雖然未必全部取代傳統的頭冠,卻適合走埠登台時攜帶,減省行李,因此很受歡迎,而它在林家聲、李寶瑩名劇《戎馬金戈萬里晴》中亮相後流行起來,吸引許多人抄襲,證明設計成功。

而女俠常戴的「牛角帶」,從前是用布搓成簡單的頭飾,裝上頭起碼花10分鐘,後來他改良並加上裝飾,成為能輕易戴上的帽子,「3分鐘就搞定,簡單又漂亮」,其他人都紛紛仿效,「最重要是改成輕盈、方便、耐用」。

他強調,「沒有舊沒有新」,就算如何變換,都不能脫離傳統的角色要求,但也要與時並進,不斷改進,「因此每一件產品,差不多都是不能重做的。」要在行內立足,設計和技藝是關鍵,設計上,他大部分都是自己構想,「古物很多都很簡單,例如皇帝和皇后冠,近看才漂亮,但舞台要誇張表達,要遠遠就能看到形狀效果。因此沒有參考,全部靠自己心思。」

戲服可以讓別人代為處理大部分工序,頭飾卻要自己一手一腳做,就算有人幫忙,也要親自「埋尾」,才能帶出整件飾物的神韻。一件頭飾工夫繁多,快則一星期一件,慢則半個月也搞不定,「我們這行生產不多,又要在構思上花心思,始終也是兩袖清風。」

Image description 皇后或妃嬪常用的頭飾「鳳冠」,呈半圓形,金堆玉砌。(受訪者圖片)

龍袍變財神裝

因此在做戲服外,他也兼做許多不同類型的工作,如為無綫工作,早年香港小姐的后冠也是出自他手,「做了十多年」。他曾擔任多年古裝戲服顧問,而新春的財神裝是他得意之作,「梁醒波每年出鏡的財神服是我做,許多人看到後想跟無綫租,其實那是我設計——不是為財神做,而是他當時想做一件龍袍備用,碰巧就拿來扮財神。」隨後他靠出租財神裝及戲服,賺了一點錢,「平時省下來的錢,共做了30件財神裝,無論是大酒店還是小茶樓,都問我借,有次貿發局的活動一次租走30件,幸好還能應付」。

他多年來節儉過活,「三日餸汁(隔夜菜)都食番」,從不浪費,存下一點積蓄,隨後以此作物業投資,有所回報,如今甚至能為兒子購置物業,也能堅持做手作帽飾戲服這收入微薄的工作。「單靠做頭飾,很難有錢剩。只能這邊儲一點,那邊儲一點。買物業轉手就有50萬,這50萬靠這行,一輩子也剩不了。」

入行數十年,他從小伙子變成老人,見證多年轉變。當年的同行一一退隱,「老字號不做,就會摺埋,沒有任何承傳。」因此他近年積極教學生找接班人,保證傾囊相授,但大部分人都是當上興趣班,真正想入行的很少。「他們也怕這樣繁複的工作,品種太多學不來。」

他從前單憑老倌描述,就能將頭飾構思出來,但如今學生最缺乏這種能力。「要靈活,人家教你基本方法,你也要多想一步。」他形容,一些學生有熱情,甚至已做得比自己好,但最後也未必選擇入行。「時間心思放下去,往往賺不回來,一月做兩件鳳冠,最貴一萬元一件,扣除成本,你去賣蝦餃燒賣也賺得比這個多,誰想入行?賣貴一點,演員也無法負擔。」

當年入行時粵劇電影流行,老闆肯投資服裝,再貴也不愁沒人買,「鄧碧雲、任劍輝、林家聲等,全是自己出錢做私家戲服,預算三萬多四萬元,當時老倌能剩錢的,都是靠『食菲林』(拍戲),拍兩部就能買層樓。」如今雖然粵劇表演場地增多,做戲的人也大增,但很多都是業餘,演出時租借就可以,不必購置。「現在也有淘寶,買些質素差的,很便宜,只能用一兩次,但我們這些手造的可以放幾十年,是不同的。」

近年政府增加資助,做大戲的人多了,新場地也不少,演出多到要排期,但看戲的人卻不足以支持,尤其年輕一輩。喜歡看戲的他不無惋惜:「學的人多,卻甚少去看戲,他們主要都是想表演。」他認為,不少新一輩的功夫不輸上輩,但觀眾就是愛追捧大老倌,他認為觀眾不應先入為主,覺得新不如舊,應多欣賞後來者,這樣才有利行業發展。「粵劇難生存,但也不會滅亡」,他有信心地說。

Image description 陳國源年輕時曾任粵劇演員,後來感覺發展不大而轉行。(受訪者圖片)

陳國源小檔案

出生年份:1931

師承:黃少伯、王安、包祖良

得意作:文武髻、牛角帶

Image description 陳國源(右)與鄭少秋及李寶瑩在後台合照。(受訪者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陳國源(左)與新馬師曾多次合作,彼此都很信任。(受訪者圖片)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