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宮殿,近600年來屹立於北京的中軸線上,見證着時代的變遷。整個建築群為木構造,手藝巧奪天工。近日,位於尖沙咀的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穿越紫禁城──建築營造」展覽,策展者為本地年輕建築師蕭國健(Stanley)。
在以下訪問,他拆解紫禁城的布局,尤其是規格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的設計奧妙。他亦分享了自己的創業心得——他在建築師樓打工10年,由於不甘於天天繪畫千篇一律的住宅圖則,在4年前決定自立門戶,工作範圍跨越建築,以至較有創意的策展、藝術、室內設計等工作。他要走出自己的路。
香港文物探知館逢周四閉館,故一般安排記者在周四採訪,這天就有大堆傳媒輪着跟蕭國健做訪問。
他身形高挑,衣着打扮有藝術家味道,全身黑衣黑褲,外套稍長帶點型格,腳踏一對黑波鞋。
先說紫禁城的布局有何奧妙。
「紫禁城的中心是太和殿,主軸還有兩個宮殿名為: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也就是平時皇帝結婚、出征前儀式或其他慶典舉行的地方。至於中和殿和保和殿,其用處只是皇帝前去太和殿前更衣等候的地方,沒什麼重大用途。」
看電視劇常會說到「後宮」,這時他指一指圖則解釋道:「太和殿之後就是後宮,所謂『前朝後寢』就是這個意思。」展覽入口放置整個紫禁城的地圖,上面放了幾個宮殿模型。
對正太和殿,可以見到午門,「這也就是現在參觀故宮的入口,但在清朝時代,只是皇帝才可出入,其他人不可獨自擅闖。紫禁城四邊都有側門,其他人要行側門。」他指一指模型說。
地板「金磚」製法失傳
太和殿是紫禁城最高及最大的建築物,內藏72條巨柱。蕭國健帶領記者細看展覽,邊行邊說:「為何用72條巨柱呢?因為72是9的倍數,而皇帝是九五之尊。在太和殿內,皇帝座位之上有一粒明珠放在屋頂。民間傳說指,假如你不是皇帝,這粒巨珠會跌下來。當然這只是傳說,現在這粒珠仍然存在。不過由於訪客不能進入太和殿,人們只能從太和殿門外向內窺看——我們去年因為這個展覽而去北京故宮考察也不能進去呢!因此,我這次展覽就用較簡潔的方法模擬太和殿,大家可一嘗身處太和殿的感覺。」展覽內的「太和殿」的柱由絲帶拉成,上面果然有粒珠,不過是紙造的。
地板使用了「金磚」,雖然不是用黃金打造,但因為當年此工藝有相當難度,因此其時這種磚的價錢可比黃金。「不過,目前製作『金磚』的方法已經失傳,這塊『金磚』是後人根據文獻推敲而成的,其物料可能未必百分百相同。」那麼「金磚」其實使用什麼物料呢?他估計道:「應該是由泥土製作,但偏向瓦片類的物料。此外,『金磚』在蘇州製造,人力、物力、加上運費,價錢真的可比黃金!」
蕭國健亦對建築上的裝飾圖案很有興趣,他指出在沒有打印技術的年代,原來工匠要靠「穿針」去記錄原來的式樣。做法是將原圖放在紙張上面,在原圖以針穿刺,底下的紙就會出現原圖的線條。一針一針地拮,所花的工夫和精神,令人嘆為觀止,還未計之後上色等工序。
展品另一重點是「木柱」,「未去考察前,我以為這些木柱只是在外面塗上紅油,我不知道原來要經歷這麼多步驟。」原來每條木柱以多層包裹,當中包括麻布,又上多層顏料。「好像現代的批盪,特點是有防腐、防蛀、防裂等(作用)。」這種製柱方法,如何跟現代相比?
「哦,今天我們已改用了鋼筋柱,也就沒有腐壞等問題,還可以防震呢。但當時他們只有木材,能想到這些方法,已很了不起。」他細心解釋道。
斗拱,是樑柱和屋簷之間的支撐,其獨特外形加上彩繪也成為觀賞建築的元素。當中最高級別的「單翹三昂九踩」斗拱同樣位於太和殿。「這都是木結構,全用入榫方法構成,不用一枚釘。太和殿有最多的脊獸(屋脊上的動物雕塑),其他殿沒有那麼多,太和殿總共有11隻。這些脊獸,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扣着兩塊瓦片,防止屋頂漏水!」他嘖嘖稱奇地道。
雷家八代打造故宮
展覽亦提到紫禁城的建築師。
「現時港府有建築署,專門協助興建政府建築物。至於在紫禁城,他們的建築部門名為『樣式房』,而雷氏家族是紫禁城的主要建築師們,該家族一共八代的事業都是建造紫禁城。因此他們又有名『樣式雷』。由康熙開始,到乾隆到道光等等(約200年)一直為皇室効勞。最有趣的是,他們像現代建築師一樣,先製作模型給皇帝看。我們叫做模型,那時叫做『燙樣』。在沒有電腦輔助的年代,他們已能做出精準的模型,且每層均可拆解,展示內部規劃。」他一口氣說。
既然紫禁城整個建築群都是木結構,那麼他們當年是如何防火的呢?
「他們有一種建築物,叫做『山牆』,大概都是用木造,起得較附近的建築物要高。」如果它們同樣是木造,火災起來不是燒得更旺盛嗎?「嗯,我相信用處只是買時間,即是燒就先燒『山牆』。」蕭國健比劃着道:「此外,他們在不同角落也會設置一種水缸名為『吉祥缸』,當遇到大火就立刻裝水救火。因此,那些古裝電視劇,當一間屋起火,人們拿着水桶救火,都是真的!」他大笑。
為了這個展覽,蕭國健去年4月專誠到北京故宮交流,重點行程是參觀故宮的「修繕技藝部」。是次展品部分由該部門借出,展覽由即日至4月7日,免費入場。展覽由康文署與故宮博物院主辦。
回流打工10年創業
蕭國健早年隨家人在九七移民潮的時候移居到紐西蘭,他在該國完成中學及大學教育。蕭父從事運輸工作,蕭母成為家庭主婦前是一個裁縫。
他在2004年大學畢業後回流香港,在兩間建築師樓合共打工10年,然後在2015年跟合夥人開設自己的設計公司——除了建築還有策展、藝術、室內設計等。
他另外一個身份是藝術家,目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一個名為《歲月飄流》的巨型雕塑,正是出自他的手筆。作品靈感來自中式帆船,捕捉帆船的剪影,再把當中的負空間呈現,嘗試將消失了的帆船景觀融合現今的城市面貌。他第三個身份是教師,目前在珠海學院任教建築科。非常巧合,該校有一名中國文學系老師,跟他同名同姓。
他的第四個身份是爸爸。他與太太育有一名一歲半的兒子。另一個孩子預計在今個農曆新年後來到世界。他未有透露孩子的性別,不過記者肯定那是一個豬BB。
蕭國健小檔案
職業:「築夢.社」首席總監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子
學歷:紐西蘭UNITEC理工建築學院建築學學士學位
撰文:譚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