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文化】文學諾獎女黑人得主創神話

2019-08-27

美國黑人女作家、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里森(Toni Morrison)早前在紐約病逝,享年88歲,她乃首位女黑人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寵兒》(Beloved)在1998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魅影情真》,由名嘴奧花雲費(Oprah Winfrey)主演及監製。

莫里森獲許多文學獎項,包括國家圖書獎、國家圖書評論獎、普立茲獎及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乃首位獲得文學諾獎項的美國黑人女性;她生於1931年,原名克洛伊沃夫德(Chloe Wofford)。在桑德斯(Timothy Greenfield-Sanders)導演的紀錄片《托妮莫里森:我的作品》(Toni Morrison: The Pieces I Am)中,她坐在鏡頭前講述人生故事,從在俄亥俄州羅洛蘭市童年,到出任蘭登書屋編輯,後來為單身母親、教師與作家,莫里森生活的年代並無網絡共享,通過戴維斯(Angela Davis)、奧花雲費、評論家阿爾斯(Hilton Als)與詩人桑切斯(Sonia Sanchez)等人的回憶「看到」自己,她認為倒不失為幸事。就像其他成功的商業紀錄片,這套紀錄片充滿積極向上的歡樂,有如音樂、圖像與對話的盛宴,莫里森在盛宴中聰明睿智,容光煥發。

Image description 莫里森為首位女黑人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她於8月初病逝。(網上圖片)

有強烈隱私感

莫里森為美國文壇不朽神話,她保持高深莫測的形象,正如桑德斯所言,她有強烈的隱私感,有意識避開公眾視野,並說如不保持一定距離,無法達到她的水平;桑德斯的紀錄片為世人揭開莫里森的神秘面紗。

今年2月,克諾夫出版社出版莫里森的新書《自尊之源:散文、演講與沉思》(The Source of Self-Regard: Selected Essays, Speeches, and Meditations),淺粉色封面配金色印刷字體,內容取材於她經歷的40年寫作生涯,收錄她的散文與演講,每篇文章都在探尋當今社會苦苦思索的問題:不平等、白人至上主義、性別歧視、移民與文學家在政治生活的角色,此書之出版與電影發行之間造就跨領域合作。

《自尊之源》350頁內容追溯她的思想,及她廣泛興趣和語言天賦從何而來,揭示歧視為個人與社會所帶來的痛苦,但她相信文學藝術家有能力重新構想整個世界,在開篇文章〈險境〉(Peril)聚焦於審查制度,她有此寫法:「創傷尤為殘忍,尤為深刻,不像金錢或復仇,甚至不像正義或鬥爭,不像他人善意,只有作家深刻理解如此創傷,悲傷化為意志及敏銳想像力。作家生活並非禮物,此為必需品。」

美國數百年以來發展,建立在黑人勞動血淚史上,學校課程基本排斥黑人作家,所教的是修正主義歷史,將美國南北戰爭稱之為「北方侵略戰爭」(War of Northern Aggression),把南方美利堅聯盟國的種植園奴隸制歷史輕易掩蓋。透過莫里森的《寵兒》一書,可了解美國社會的不公正,縈繞在美國歷史的道德問題。

Image description 2012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頒授總統自由勳章予莫里森。(法新社圖片)

探討寫作技巧

莫里森以深刻的語言講述能力,讓讀者直面美國奴隸制的罪惡與沉淪,重塑美國文學經典,打破她所描述的白人男性作家的「敍事」,選擇從黑人母親角度觀察奴隸制度,她在《自尊之源》一書專門探討寫作技巧,她解釋如何用既保持種族特色又不受種族現有架構桎梏的語言來寫作;她遂寫道:「以個人而言,我深感要運用意象和隱喻來寫出具體而自由的種族文學:文學就是將想像力的限制從固化的語言中解放出來。」

在「女性文學家」和「黑人文學家」的角色被輿論重新審視之際,莫里森對於創作的個人自主權與集體責任之間的平衡也做出一次批判性審視。莫里森表示,她寫作的核心是要慶賀和享受自己的黑人生活,而不是陷入美國所謂的「種族想像」的陷阱。

在紀錄片中,當受訪者談論莫里森生活時,導演一反傳統,將鏡頭切換在繪畫、照片與插圖之間,伴隨她職業生涯的有勞倫斯(Jacob Lawrence)的《大遷移》(Great Migration)系列繪畫、沃克(Kara Walker)《種植園》(Plantation)系列剪影,以及帕克斯(Gordon Parks)種族隔離制度下的照片;此外,藉着朗讀莫里森的作品,這部紀錄片獲得不錯的立體聲體驗。

莫里森既沒有接受採訪,也沒有出現在此部講述她人生的紀錄片首映現場,因從來俱非她的風格,如導演桑德斯所言,她看到紀錄片時評價:喜歡此部紀錄片。

撰文 : 占飛

Image description 莫里森在這本書中探討寫作技巧。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