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Joker)一片在10月4日全球上映後,一如所料的備受抨擊。由於電影將小丑這個角色人性化,將他描述成精神病患者,因受到各方面的打擊才變成邪惡者,而不是希夫烈格在《蝙蝠俠:黑夜之神》中的沒有成因的邪惡者,便有評論指電影同情冷血的殺人狂,為血腥暴力開脫。
美國近年經常發生殺人狂冷血的槍殺無辜,民眾對此很敏感。就是今年8月4日,在俄亥俄州代頓市(Dayton)便有殺人狂深夜在酒吧大開殺戒,10死27傷。13小時後,另一名殺人狂闖入沃爾瑪超市開槍掃射民眾,22死24傷。當時,本來安排在9月上映的電影《獵殺》(The Hunt),預告片剛剛在網上發布。該片故事描述一小撮富豪精英,安排獵殺12名無辜的人,即遭右派在社交媒體痛斥,惹來特朗普在推特抨擊。電影公司即宣布撤回,不上映此片。
互相對立 時善時惡
《小丑》遭受的抨擊沒有《獵殺》那麼嚴厲,亦沒有特朗普幫腔,且在威尼斯電影節獲大獎,才頂得住非議。只有2012年冷血槍殺案的現場戲院拒絕放映《小丑》。電影公司照例解釋:此片不贊同任何真實世界的暴力,亦無意將小丑這個人物刻畫成英雄。導演菲臘斯(Todd Phillips)更歸咎「極左」派像「極右派」一樣亂扣帽子,錯誤詮釋《小丑》這部電影。他在訪問中表示:「這部電影講的是缺乏愛、童年創傷和缺乏同情心的世界。」
菲臘斯這個辯解是否站得住腳?若然他真的旨在刻畫一個精神病患者「逼上梁山」的故事,那他為什麼要「借用」《蝙蝠俠》的小丑?他隨便創造任何一個不見經傳的人物,都可以傳達同樣的訊息。小丑的邪惡已經家喻戶曉,在《蝙蝠俠》電影中,先有積尼高遜(Jack Nicholson),後有希夫烈格(Heath Ledger)的演繹,深入人心,確立了小丑是毫無人性、不值得同情的邪惡形象。說《小丑》完全無心為小丑翻案,有說服力嗎?假若不是為小丑翻案,此片會未公映便轟動嗎?
《蝙蝠俠》漫畫在1940年面世,一直都沒有小丑的出身故事。直至1988年,DC出版《蝙蝠俠:致命玩笑》(Batman: The Killing Joke)一書。此漫畫改編自1951年名為《紅帽遮蓋的男子》(The Man Behind the Red Hood),以倒敍方式講述小丑本是一間化工廠的工程師,丟了工作,妻子懷孕,他為錢而跟匪徒合作,準備行劫化工廠隔壁的樸克牌公司。可是,妻子卻在行劫前意外喪生。他心灰意冷,不想去犯案,卻受匪徒威逼去行劫,偏偏碰到蝙蝠俠來到制止罪案,殺死匪徒。他逃走時受化工廢料感染而毀容,變成小丑,往後的情節無關宏旨,不述。此漫畫雖銷量甚佳,並曾獲獎,但作者承認,這並不是個好故事。到2016年用300萬美元拍成電影,不叫好也不叫座,只收440萬美元。可見,為小丑加上出身故事,意義不大。
在《蝙蝠俠》系列漫畫和電影中,蝙蝠俠是超級英雄,小丑是超級奸雄,兩者如正與邪、善與惡,互相對立又無法消滅對方,正好象徵人類在歷史中的掙扎,時而正、善,時而邪、惡。六七十歲的香港人便經歷過時善時惡的歲月。小丑不再是超級奸雄,而是給導演口中「缺乏愛、童年創傷和缺乏同情心的世界」逼上梁山的水滸人物,那怎會如電影公司說的「無意將小丑這個人物刻畫成英雄」? 小丑是英雄的話,那蝙蝠俠是什麼呢?
心理扭曲 跌入魔道
從戲劇的角度看,華堅馮力士的小丑,不過是馬田史高西斯的《的士司機》(1976)和《喜劇之王》(1983)中羅拔迪尼路的變奏,且是淺薄的變奏。史高西斯兩片刻畫主角的扭曲心理,遠比《小丑》有深度得多。
兩片寫出一些在事業和人際關係上極之失敗的小人物,一時思想鑽了牛角尖,入了魔道,成為罪犯。許多冷血殺人狂和恐怖分子均是如此,犯下彌天大罪後,鄰居和親友都大吃一驚,蓋他們平日待人溫文和善,完全看不出內心深處潛藏魔性。
《小丑》寫主角患上假性延髓效應,又恍如電視煽情劇般一而再、再而三受打擊,彷彿不屋漏兼逢夜雨,觀眾便不會信服和同情小丑變惡魔。同一類情節,重複又重複,難免覺得煩厭。
撰文 : 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