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中國第一個當代藝術獎移民香港

2020-01-03

Image description 梁碩《山頂裏》2019(圖片由M+提供)

久聞樓梯響的西九文化區,今年隨Freespace開幕,一大半已經向公眾開放,另一邊卻仍然沙塵滾滾,M+要到明年才完成。座落兩邊中間的M+展館,地方小小,展覽不斷。這一回,首屆「希克獎」(Sigg Prize)展覽來了,入圍有六個藝術家,作品現作公開展覽,最後得獎者將於明年3月公布。中國首個當代藝術獎南下香港,很可能意義非凡。

TEXT BY 何兆彬

徐冰:「藝術最誠實!」
收藏家烏利.希克(Sigg)博士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多年。他送贈M+的M+希克藏品(M+ Sigg Collection)一共有1,510件藝術品,2016年,曾展出部分藏品。M+於2018年設立希克獎,其前身是希克於1998年在中國創辦的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這是中國首個為當代藝術而設的藝術獎。

是次展覽由M+視覺藝術資深策展人皮力策劃,入選的藝術家包括了胡曉媛(中國哈爾濱)、梁碩(中國)、林一林(中國,現居紐約)、沈莘(中國,現居歐洲)、陶輝(北京)、楊嘉輝(香港)。展覽期至明年4月13日,期間評審委員會將選出得獎者,得獎藝術家將獲港幣50萬元獎金,其餘五位各得10萬元獎金,評選結果將於2020年3月公布。

希克獎前身為CCAA,歷年來,共有25名藝術家/團體獲得此獎。由CCAA變身成在香港的希克獎,意義自然不只在舉行地點上,而更重要是包含了香港作為中國土地上最自由城市,也很自然會更有利藝術發展。展出作品中,林一林、沈莘作品都有一定政治性。記者會中,評審也被提問到自由度與藝術的關係,著名藝術家徐冰評審之一說:「藝術品是最誠實的,它甚至比新聞、視頻都要誠實,可靠。」談了半天,徐冰表示,要了解中國年輕藝術家在想什麼,看他們作品就可以了,因為他們的想法一定誠實地表達了在作品之中,但你看到的新聞、視頻等等,都很可能被刪改、審查過。聽他這樣說,大家自然明白了「藝術比新聞誠實」背後的意義,也是在中國大陸的實況。也有記者問到獎項南下,日後會否擴展到其他中國城市,答案是他們將以香港為原點。以一個自由城市作大中華藝術獎項的基地,這令人想起了金馬獎。但當中在現今自由漸漸收窄的氣氛下,日後發展怎樣?有待觀察。

Image description 沈莘@西九M+展館(Photo by 何兆彬)

沈莘:以影像作挑釁
六位入圍藝術家之中,最年輕的是沈莘。他在1990年生於成都,16歲時移居新加坡,2011年再到倫敦升學、創作。來港出席展覽的沈莘表示,自己已離開倫敦,跟家人(伴侶)現居明尼阿波利斯和阿姆斯特丹。沈莘父親為著名國家畫家沈道鴻,但沈表示,自己從小沒有因此而習畫,反而比較排斥。今天以影像作創作媒界的她,十年前在新加坡也習過畫幾年,「當時就是想試試。因為在新加坡,那同時是個泡沫的地方,採用褓姆政策的國家。感覺安全,沒有爭執,我想跟材料來個對話。」21歲時到了倫敦,她開始思考圖像的意義,今天多以錄像來作表現手法。

Image description 沈莘《夜鶯的挑釁》2017(圖片由M+提供)

沈莘的展出作品《夜鶯的挑釁》,是個三影院的影像裝置,片中共54分鐘影像,題材涉及了宗教(藏傳佛教)、多元種族、國藉等議題,「《夜鶯的挑釁》的研究是來自信仰系統的研究,有可能是宗教的、科學的、商業的,是人民投射的信仰系統的研究。它是其中一個來自四年關於佛教系統在轉型到其他國家及地域的時候的作品,遇到的具體的矛盾。」作品共有四個屏幕,一個拍着移民到南韓的佛教老師,與在基因工程公司工作的學生對話,二人既是師生,又是戀人;第二、第三個屏幕相對,擷取了很多視頻片段,「它像論文式的Essay Film,裡面有宗教、歷史、個人、創傷,不同的東西,跟觀眾作出挑釁,譬如說有荷蘭的殖民者變成慰安婦,也有泰國的佛教老師,逃難離開西藏去了印度,再到了美國,發生很多性侵的例子,後來被控告,但因為它們是宗教團體,有一個保護的圈。」

Image description 四頻道錄像裝置 53分鐘(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作品?甚麼是挑釁?「因為很多這樣的視頻,不斷的挑動你的判斷能力。因為沒有地方能夠成形,因為它不停的告訴你還有一面,還有一面,它可能是透過時間點、歷史性來去挑釁。」第三個屏幕,拍着一對舞者,表現暴力的行為,但把舞蹈畫面去除掉,這對沈莘來說是作品抽象的基調;第四個屏幕是一個動畫,題材是基因測試,「把他們的故事,以動畫代表他們的表情,展現他們的差異性,包括美國人透過基因測試,測出自己是百份之百的黑人,測出自己是從美國那裡來的。通過整個屏幕,它同時告訴你這些大數據是會被利用,令它同時可能成為另一個信仰系統,因為基因測試已被商業化了,可以做的事情,但它之後可以做的,是不可知。」

「沒有國藉的歸屬感」
沈莘由畢業開始,每年只做一個作品,這跟主流藝術圈頗為不同。「我每年只能做一個作品,每個做兩三年。從最開始,歷史性、虛構性的文學我都讀很多,但同時會跟人接觸到。像我現在在做的作品,是韓裔的移民在俄羅斯、日本、美國,他們沒有國藉的。沒有國藉,可能是因為移民、因為二戰,朝鮮跟南韓分裂,他們只能留在那個國家,只是外籍人士(Alien Residence)。在日本的韓國人、在俄羅斯、烏克蘭的韓國人都只有一張卡,沒有身份證。除非你決定用3-5年入籍,很多人不願意這麼做,因為移民了以後就沒有辦法歸化朝鮮,很多人的想法,是等韓國統一後回去。」

Image description 楊嘉輝《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2018(Photo by Brett East)

對他來說,感興趣的是「沒有國籍的歸屬感」,他持續研究的主題,是「國家作為代表機制和個體的關係」,他承認對此有感,多少是因為長期在國外,「也是因為從小的思考方式,有對無政府主義的一些理解。譬如對道家的認識,它跟西方不一樣,它不是建立在個體和群體之上,它是建立在自我反省的機制之上。」他想做的,是「通過作品去形成一個工具,讓所有人都在工具裡,去反省自我。」

另一常在他作品中出現的,是宗教,尤其是藏傳佛教,「佛教不是封密的系統,在任何社會,它都會受在地的影響,我是對這個感興趣。我對系統的交叉點有興趣,一旦你能看到它的連接點,你的判斷沒那麼容易形成。你的知識和自我的認知形成了弱的狀態,但它的弱其實是強的,我想加深這方面的認知。」這交叉點,就像是海洋中的鹹淡水交界,營養特別豐富,生物種族繁多。

沈莘近年多了回中國展覽、發展,她說話謹慎,細心聽,還是能聽出她原意:「我最初是對藏傳佛教感興趣,是因為我想用另一種方式去討論西藏跟中國的關係。」他記得父親從前常用寫實風格,畫少數民族。去年,她父親離世。「他在世的時候,我跟他常生爭執。後來,我想重新開發一個空間來討論。」

Image description 陶輝《你好,盡頭!》2017

不少當代藝術家喜歡取政治性議題作題目,它們危險、禁忌也容易做出話題性十足又挑釁性的作品,沈莘:「我沒有把它們想成是禁忌。」談到回國展覽宜忌,他說了一個小故事:「我在蘇格蘭拍的藏傳佛教片段,有一次在三亞(海南)展出,一堆領導來看,問『是藏傳佛教的?』現場的人回答:『不是不是,是在那邊拍的,但這是跟一對戀人有關的。』領導:『啊,是愛情故事呀。』結果就走掉了。我的作品本來就有很多這種交叉,它不是對立性的創作方式。確實,這種對立式的空間中擴展出談話,思考和反省的方式,自然而然,別人可以給我定義,但不是我想的。」也就是說,他知道有時會惹起揣測,但他不是想惹時,來搞對抗的。

Image description 胡曉媛《石疑》2019(圖片由M+提供)

這麼說,他承認在中國創作、展出,自然會被審查,「我只有兩個作品是在國內做的,展出是有區別的,有被審查過,但都非常無理的,例如有祼露、因為有『大學』兩個字,原因都很奇怪。這也不是從最高層下來的(命令),那你也沒有辦法。它要求你刪掉,看你刪不刪。」她說:「如果是因為祼露,現場會有小孩,那我會刪。」到中國展出的藝術家都明白,這是前線人員揣測上意的結果,「對對對,這形成了一個自我監督的機制,我選擇在國外創作,也是因為不想有自我監督嘛。」藝術家都明白自由的可貴。

希克獎要明年3月才公布結果,但他在2017年就得了一個BALTIC藝術獎,這兩個獎都是由當局提名,不是自已報名的,但當中有獎金、有提供製作費,對年輕藝術家還是有相當鼓勵性,「當時有工作費5,000英鎊,製作費2,5000英鎊,它給你很大的空間去呈現你想製作的東西,是一種肯定,給你平台去創作你最想創作的作品。」她說,製作費是給藝術家,可以展出舊作,也可做新的作品,「它完全是信任。希克獎也一樣,我跟皮力老師在聊一個表演,他們也很支持。」

「希克獎」(Sigg Prize)展覽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0年4月13日
開放時間:星期三至星期日以及公眾假期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展覽於2020年1月25日及26日關閉。
展覽期間,梁碩的《山頂裏》於下午5時關閉。
展出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M+展亭
免費入場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