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紙癡井上有一 │何兆彬

何兆彬 | 2019-03-25

「因為他花太多錢在紙上了,一輩子都過得貧窮。」

說這話的,是在日本井上有一的基金會高橋啟說的。高橋服務的是一所紙造紙公司,卡片上,名字叫「世界紙文化遺產支援財團」。

以往都靠二手報道,說「井上有一放棄了宣紙及毛筆」,他這麼說:「井上由中國購入宣紙,但不喜歡宣紙的特色,遇墨即化,他把紙交予製紙公司,將它再造,加高密度,改造的紙,墨會在上面停留。」他是字癡,也是個紙癡,一生花了很多精力去。

Image description 《戀》

井上有些作品,不但帶明顯筆觸,墨上的濃淡反差很大,淡的部份,墨稀如水,「因為花太多錢在紙上,留給墨的錢不多。他得知墨其實是由碳及動物膠製成,就開始自己製作。」他同時不滿足於濃淡一致的墨汁,因而六十年代部分作品,那種濃淡不一的墨色,既是故意又是意外。說井上放棄了毛筆也不全對,早期他自製毛筆,但中後期也是用中國毛筆的。毛筆清洗乾淨才保存得好,他太太是他助手,每天就替他清洗,他用過的筆,到今天都保存良好。

展出的單字畫有「戀」、「繭」、「考」、 「貧」等字,各有故事。「愛」他寫過很多,「戀」他一生只寫了幾個(展覽的戀由林嘉欣珍藏,私人借出展覽),是他五十歲後單戀年輕老師繭乃
時寫的,寫著寫著,他開始像小男生,寫對方的名字「繭」。「貧」是他認為物質上的貧窮並不重要。我好奇,他五十年代就已成名,書畫都賣不好,「日本的書壇很傳統,他們相當排斥他,沒有人想接近他,因此縱使他有名氣,作品也賣不好。」

那這風氣是何時、又怎改變的呢?「其實不過是這十年才改變。如今日本學書法的風氣已不比從前,小學生會學寫書法,但坊間的書法學校已所剩不多,那種勢力已幾近瓦解了。另且方面,西方也對他這種藝術家很有興趣,他們來到東方,並不會想尋找一個日本的畢卡索。」這說法富啟發性,當代藝術特色之一,就是要獨一無二。

那高橋所屬的紙品公司又跟井上是甚麼關係?這個有趣。他說公司就要賣及推廣日本紙,但一張張白紙是提不起人的興趣的,所以他們想到透過藝術品來做推廣,後來就認識了井上家。他們還會跟其他藝術家合作,我說:「就等於是另一種marketing嗎?」他笑笑點頭。

2015年井上有一在日本舉行百歲誕展覽,活動一直延伸,再去了幾個國家,這次香港展出,也是同系列的延續。展出作品由最早期(50)到84年作品都有(他於85年去世),算是了解他的精選展。這天有高橋導賞,比單看作品了解深入得多了。

《書法的解放》
日期:2019年3月22日至5月4日
Our gallery:灣仔集成中心ug 10(即商場二樓)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六12:30 - 19:00 (最後入場時間: 休館前30分鐘)休館 星期日、一及公眾假期

Image description 《貧》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繭》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