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al 2017年推出重拍版Mummy,評價慘淡,去年1月傳出這個本來叫Dark Universe的怪獸共享電影世界(shared cinematic universe)推出只有一齣戲、兩年,就宣布玩完。戲還是會照拍的,但Shared Universe的想法改動了。
就在大家都不看好下,重拍版的《隱形客》(The Invisible Man)一出來評論好到不得了,爛番茄逾90%。電影公關跟我說戲真的不錯,看罷,果然是有料到,演而優則導的Leigh Whannell,自編自導。他是識拍戲的,隱形人明明是B片橋段,但拍出來完全沒有B味。
原版的The Invisible Man拍於1933年,改編自HG Wells原著。20-30年代Universal Studio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開始,拍《科學怪人》(1931)、The Invisible Man(33)、《狼人》(Werewolf of London, 1935)這樣一齣齣怪獸片拍下去,在那資訊原始的年代,怪獸是個大市場。馬戲班的草創期年代,就是Freak Show(怪胎秀),看奇形人、看雙胞胎、看全球最高的人,獵奇味道很重。隱形的題材,很容易會變得俗不可耐,我年少時日本漫畫就有一套鹹鹹濕濕的叫《oh ! 透明人間》。
原裝1933年的The Invisible Man,改編自原著,寫當男主角的科學家成功研製了隱形藥,自己吃下卻沒法還原,變隱形後性格大變,開始瘋狂殺人。The Invisible Man是當年怪獸片經典,但用今天角度看,戲太簡單,也太獵奇。
隱形人翻拍過好幾次,其中一次是由Paul Verhoeven拍成的Hollow Man(《透明人魔》, 2000),稍為多了描寫男主角隱形又無法還原後,發現女友跟好友有染,大受打擊,開始瘋狂殺人。但那戲還是拍得很B,一味的玩弄CG特效。戲票房不錯,但頗受批評(導演可是拍過Robocop和Total Recall的Paul Verhoeven啊!)。試想想,如果由Guillermo del Toro翻拍,一定由怪獸角度出發,會很同情男主角的遭遇。
前兩齣隱形人都大賣他的造型,33年版把繃帶一片片剝下來,露出透明身體是經典(我很愛Classic的Monster造型,像科學怪人翻拍過N次,沒有一個造型令人記得,不如沿用舊版算了)、2000年版Sell他穿戴着全身電線,躺在床上,又或是身體漸漸消失。新版導演大膽在,他根本完全沒在賣他的造型,我在網上、官方劇照找了好一陣,都找不到他的造型照。
Leigh Whannell的隱形人,是真真正正的看不見的,戲中越看不見的場面,它越可怕。
新版其實是個恐怖情人故事,台灣網紅波特王形容中共和小粉紅是恐怖情人,說他們要求你愛他,如果不愛,就要把你殺死(恐嚇用武統)。《隱形客》就是寫女主角Cecilia Kass(Elisabeth Moss演,她戲不錯,但不美外還有點肥),要怎樣擺脫Control Freak男朋友的故事,戲一開始拍她半夜逃離家園,卻一直在怕,直至發現男朋友自殺死了,開始放鬆,怪事卻連連出現。
沒有用Jump Scare,沒有故弄懸虛,CG都近乎看不見,怪事都在日常生活中出現,Leigh Whannell常把鏡頭拍著一個空景,沒有異動、沒有CG,但你就是知道隱形人在框內某處,相當恐怖。它像鬼片,但完全沒有人相信你。
因為女主角要逃離男友,男友死纏,他的報仇方法,不是直接來殺她,卻是來傷害她身邊一個個人,將她孤立。原裝版隱形人(1933)有一幕寫警察來到屋中查案,聽完眾人口供後,說這是個騙局(Hoax),結果隱形人就在他於口供紙上簽紙的一剎那,先將他筆搶去,再把墨潑在他臉上,然後把警察殺死。Leigh Whannell版本最犀利一幕,拍他在眾目睽睽下殺人,恐怖感十分,相信靈感是來自這裡,劇情越玩越大,是電影的高潮。
《隱形客》拍得不錯,聲效很有心意(很ASMR──我跟朋友說ASMR,他不懂,要再解釋了好一陣),很值得在戲院看(戲院的設定本來就很適合看恐怖片),但戲的下半故事就開始鬆散,隱形人開始看得見也就沒那麼恐怖,反駁位也不少。
而那個結局,那個笑容。嗯,Leigh Whannell是想說女人比怪物更恐怖嗎?
* 網上有1933年版,美國版權超過50年就公開,這裡面很多舊片:https://archive.org/…/UniversalStudiosMonsters1933TheInvisi…
** Roger Ebert評Hollow Man,兩粒星。據說因為負評太多,導致了Paul Verhoeven及後回荷蘭發展。
https://www.rogerebert.com/reviews/hollow-man-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