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客家原居民張國雄 研究本土「九龍山歌」

2018-06-20

今天港人常說捍衛本土,保衞廣東話的議題鬧得沸騰,但本地語言除了廣東話,還有歷史更悠久的客家話與圍頭話,它們曾是本土強勢語言,在歷史變遷中逐漸走向消亡。

祖籍新界大埔黃魚灘村的張國雄是本地原居客家人的後代,多年來集中研究客家山歌,更與朋友成立本土語言保育協會,保存和傳授客家語。然而他沒有捍衞什麼的姿態,對於語言的淘汰賽,倒也看得很輕。而繼續做研究,是為了興趣,也是為了開拓更多對「本土」及「本地文化」的想像。「這個世界有太多大敍事,而我們最需要的卻是小敍事,山歌裏面包含許多每個人的生活點滴,啟發我很多。」

張國雄第一次聽到客家歌謠,是在20年前婆婆的喪禮上,做為長女的母親一路吟唱傳統客家哭喪歌,一路上山送殯。不久以後,他偶然上到夏思義博士(Dr. Patrick Hase)在演藝學院的講課,對方曾為沙田政務專員,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對客家及圍頭歌謠有深入研究,都讓他大感佩服。「雖然我是客家人,但我卻從來不知道是如此有趣。」

下課後,他主動攀談,發現這一範疇還有不少探索空間。他本科主修聲樂,原想從事音樂教育研究,但在夏博士和老師的鼓勵下,決定轉換跑道,2000年開始投入客家山歌研究。

Image description 張國雄研究客家山歌近20年,在電腦大約存有六七千首歌。(吳楚勤攝)

即興作品

當年大埔墟舉辦山歌會,吸引來自各方的老一輩客家人參與,這種即將消失的音樂文化也得以復興保存。張國雄的碩士論文正是以此為研究對象。雖然是客家人又懂得客家話,姑丈又在山歌會場幫手,老人家對他的出現仍有點抗拒,尤其他年紀小一截,每次出現都只是聽。

他每星期準時出席,完結後與他們一起飲茶,慢慢建立關係,才取得更多資訊。「其實山歌不難蒐集,只是要時間取得信任,隔了幾個月才當我是自己人。」

山歌有代代相傳的傳統歌謠,也有不少是「見什麼唱什麼」的即興創作。「在我電腦有大約六七千首歌,曾出現過的客家山歌和歌詞,我都要蒐集。」

客家研究在內地和台灣都盛行,在香港仍屬少數。羅香林教授是當中的奠基者,提出客家人因為逃避戰亂而進行5次大遷徙,印證他們與漢文化的聯繫,影響甚深,也讓一直排除在中原歷史外的客家人有了身份認同的信心。

但張國雄傾向相信,客家文化與其他文化一樣,並非千多年不變,而是在不同互動影響下流傳。他指出今天的客家語言歷史大概有數百年,而今天的客家山歌形式,大概有150年歷史。他最早的研究材料來自清代傳教士的記錄,當時他們為了傳教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留下了不少珍貴材料,也有一些二十世紀初出生的老人家留下了樂譜和錄音記錄。

他發現,客家山歌旋律雖然音符固定,不斷重複,但拍子節奏可以隨意改變,讓人可隨意演唱不同的歌詞斷句,創作空間甚大。雖然客家話有六聲,但歌詞不必合音,就如一些教會聖詩一樣,字的聲調與旋律無關。「山歌與我們理解的歌曲很不同。它要靠同一個旋律格局盛載不同說話。」

Image description 張國雄(左一)與客家山歌演唱者,他表示,蒐集山歌不難,最重要是花時間取得演唱者信任。(受訪者圖片)

沿襲旋律

不同地方的客家山歌都有自己一套特定旋律,香港本土的旋律名為「九龍山歌」。後來移居香港的人愈來愈多,也帶來其他地方的客家腔調。「能唱出本土旋律的,祖宗起碼要在這裏生活二三百年,才有傳承。」而更有趣的是,不同人只會沿襲自己長大地方的唱法,而不會「唱錯」其他地方的。「我們都會想,唱死同一種唱法,不會很厭嗎?會不會想學學其他的?他們不會,唱了幾十年,都依然唱自己小時候學的,從不改變。」

研究18年,他當初拜訪過而仍健在的長輩,依然沿用同一唱法。「他們從不覺得悶,只會埋怨你不給機會他們唱。」在本地歌唱者中,有不少都非常聰明,一些能掌握全部客家區域的唱法,但在表達自己時,只會選擇用自己家鄉的旋律。

有此表現,會否是因為覺得那是身份象徵?「他們沒有這個字眼,但可能那感受是這樣。」

或是因為他們很喜歡這種音樂形式?「他們沒有音樂的概念,甚至不在乎那是不是音樂。如果問他們是否想傳承客家文化?他們睬你都儍。什麼保育,什麼使命,都是其他人說的。」

那些山歌演唱者平時都甚少用客家話,甚至對自己的子女孫子也只是說廣東話。「他們很簡單,有個場所大家難得可以講客家話,自然唱起山歌來。」

某些特定歌謠如哭嫁、哭喪等,都不曾公開傳授,究竟是如何傳承?研究之下,他理解到客家傳統中的「姊妹屋」起重要作用。這些姐妹屋多由較年長的女性或寡婦主持,裏面傳承一些不能在公眾場合傳授的客家歌謠,特別是哭嫁歌。傳統客家文化中,女兒出嫁要一邊以歌數落家人,一邊離開。這種暗中傳授的秘密溝通系統是女性對父權社會的抵抗姿態。

要保存文化,第一步是保存語言,不懂客家話,就無法理解客家山歌,也無法深入了解客家生活文化史。然而語言源自生活,當日常生活都用不上客家話,要保存談何容易。雖然父母都是客家人,但是自張國雄長大後,兩人都不在家裏講客家話,父親19歲當差,自此甚少使用客家話,而且本地文化不斷轉變,出現不少新字詞,都是客家話無法直接對應翻譯,久而久之就把原本的母語捨棄,就算勉強說,也夾雜很多廣東話。

Image description 張國雄與啟蒙老師夏思義博士於自己鄉下黃魚灘村合影。(受訪者圖片)

順其自然

張國雄所說的客家話,是年輕時由祖母所傳授的「無污染」純客家話。其後他與一群朋友成立本土語言保育協會,劉鎮發在會內開班授徒,來學的不但有客家人,也有其他對歷史有興趣的年輕人,或住在客家村落的外來者等。「這些能說流利客家話的人,誰說他們不是客家人?」

作為研究者,張國雄認為不應把客家文化刻意貶低,妄自菲薄,也不必要求所有人都認同客家文化。對於這種語言的前路,他認為順其自然就好。

雖然愈來愈少人用,但科技的進步也能幫助傳承,例如有歌者以WhatsApp 錄音遙距授課,而劉鎮發也設立客家話YouTube 頻道,有心人一定學得到。

由於政治、經濟等因素,一個語言取代另一個,似乎是無法逆轉的事情,廣東話取代客家話,到如今政府力推普通話教學,未來普通話可會取代廣東話?這一輩的人未來與孫子交談,會否也無法用上自己的母語?

張國雄認為,如今廣東話在本地仍屬強勢,就如國民黨進駐台灣後強推國語,但民間的閩南話、客家話文化仍保存至今,「暫時我看不到任何趨勢被取代」。

張國雄小檔案

客家話發音:Zong Get Hiung

出生地點:香港

職銜:香港演藝學院研究生課程中心主任、香港本土語言保育協會副會長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在香港演藝學院研究生課程中心的辦公室內,他放置了電子琴。(吳楚勤攝)

他本科主修聲樂,本想從事音樂教育研究,但在老師鼓勵下轉投客家山歌研究。(受訪者圖片) 他本科主修聲樂,本想從事音樂教育研究,但在老師鼓勵下轉投客家山歌研究。(受訪者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