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無書不歡沈西城 「鹹」俠仗義 趣談舊事

2019-05-24

文人之筆能殺人,卻也能感動人,香江浪人才子沈西城寫故人舊事,帶讀者回到燈紅酒綠、名士輩出的七八十年代。72歲的沈西城是個幸運兒,一生結識無數奇人異士,成為筆下的好素材,細緻的筆觸,帶有淡淡幽情。

從鹹得有品味的《花花公子》雜誌主編,到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社長,甚至是電影《龍虎風雲》、電視劇《京華春夢》的名編劇,沈西城親歷了香港文人最風流快活的年代,對比二十一世紀的香港文化界,文人彷彿擠在劏房裏……

記者初識沈西城的文字,是2010年日本文壇巨匠松本清張誕辰100周年,他投稿〈松本清張先生印象記〉到《蘋果日報》副刊,重溫當年在日本訪問對方的雜憶;2012年起,沈西城應當時《蘋果》社長董橋邀請撰寫專欄。

令記者大感意外的是,原來2002至2012年整整10年,沈西城處於閉關思過的階段,皆因當年接手好友倪匡撰寫「原振俠新傳奇系列」,《魔狼》一書被踢爆抄襲而大受打擊,甚至有傳患上抑鬱症而封筆。所以,2012年是重出文壇江湖。

Image description 沈西城小時住北角麗池,那裏出過很多超級富豪和名人,他戲稱風水好!(吳楚勤攝)

不應長期需要魯迅

他自小就看魯迅的文章,老舍、郁達夫等作者也愛不釋手。小六就投稿賺稿費,起初請同學吃雲吞麵,血氣方剛則鑽入煙花之地,常在專欄或網台分享風流史。他出生富裕之家,與新地、華懋創辦人為鄰,注定其一生不凡的經歷。

1972年負笈日本,有緣結識推理小說泰斗松本清張,畢業回港加入電視圈和電影圈,打通文化、娛樂界的人脈,與金庸、倪匡、麥當雄等人相熟。從他的經歷和文字,很難想像是戰鬥文學宗師魯迅的粉絲,於是記者跟他先由魯迅談起。

民國動盪不安,文壇風起雲湧,憂國憂民的旅日文人以魯迅為首,大力撻伐國事,形成熱血賁張的戰鬥文學;另一陣營以歐美回流的林語堂、梁實秋、徐志摩為主,以幽默文字月旦時事,苦難中品茶談吃講「羅曼蒂克」;同樣愛國,形式不同。

當年魯迅就和林語堂一派展開筆戰,文字炮彈威力之強,絕不亞於抵抗日寇。目前香港紙媒也劍拔弩張,專欄作家赤膊上陣評論政治,沈西城卻不以為然。「很多人寫專欄要先看新聞,結果變成記者或評論員,那還是專欄作家嗎?」

誠然,新聞傳媒要看點擊率,專欄作家也要貼近時事,選取最容易「呃like」的話題。「小時候喜歡魯迅,後來卻不是太欣賞。你想,如果一個國家長期需要他那樣的作家,證明國家還在苦難之中。」沈西城若有所思說;他像很多金庸迷一樣,都有點大中華膠。

「戰鬥文學不是說不好,但文學作品有很多,如果個個都是梁實秋,居雅舍談談吃,讀者看着也開心。所以不要讓戰鬥文學變成主流,那證明一個地方並不幸福。如果魯迅來到今天,他應該會寫研究、古文,誰想字字充滿火藥味?」

的確,最近魯迅校錄的《唐宋傳奇集》再次出版,就收錄了《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的傳奇故事。「其實中國文化從來都很清淡、自然的。部分左派文人的思想,真的很有問題,共產黨那麼強大,為何還要批評文學呢?」沈西城疑惑地說。

近年香港也沾染了戰鬥文化,一些報章的專欄作家,天天拿內地趣聞作題材,人人化身香港民族英雄,一旦停其專欄就說成言論/新聞自由之死。好的專欄作家難尋,「寫東西沒法教,要看悟性和天賦,當然也要勤奮。」沈西城嘆口氣說。

Image description 沈西城(中)的《金庸逸事》第一版火速售罄,香港電影海報大師阮大勇(右)更為他畫封面。(受訪者圖片)

受挫折人生才豐富

文筆可以磨,風格可以塑造,但人生閱歷卻是獨家所有,所以沈西城一再強調「我很幸運」,他有幸認識文人墨客和各界名人,令他有源源不絕的故事。之前金庸辭世,他就寫《金庸逸事》一書悼念,第一版迅速斷市要重印,最近更出內地版。

他認為專欄作家應具備什麼特質?「閱讀要廣,更要體驗生活。很多人喜歡書,知識全來自書本,卻缺乏實際體驗。你不能說他不勤奮,但他沒有際遇啊!寫出來就不夠深刻。」人經過挫折才成長,專欄作家也如是,不然變成無病呻吟的溫室作家。

金庸與倪匡,董橋與陶傑,都是香港文壇的大家,沈西城跟他們私交甚篤。「沒有挫折,很順利的人,文章一定不夠豐富。比如陶傑就沒董橋好,專注比較窄,人生不夠豐富。」董橋在印尼成長、台灣讀大學、香港工作,曾負笈英倫。

「倪匡來香港後就一帆風順,20多歲後就不愁衣食;金庸的人生則是酸甜苦辣,父親被殺、成立《明報》等。所以,自信滿滿的倪匡寫科幻小說精采,但小說卻不夠金庸豐富,那種對人生的體驗截然不同。」沈西城分析說。

沈西城成長的年代大師雲集,有的來自北方,有的來自南洋,當時文化活動正蓬勃,不論左右皆百花齊放,孕育了多少文壇、影壇的新血和大師?他慨嘆香港愈來愈不重視藝術文化,「幾十年來都有藝術節,請問出過哪些藝術家?」

Image description 《武俠世界》停刊,漫畫家李志清也以圖文道別。(網上圖片)

看不到香港有前途

拜金的社會怎會尊重文化?「那些炒樓、炒股的才叫精英,這樣的城市豈不糟糕?人家內地每逢過年都有文藝晚會,讓藝術家們上上鏡,我們香港作家何時上過電視台呢?政府也不看重精神上的文化,這個社會還不要命?」他無奈地說。

日本文學界有芥川獎和直木獎,沈西城建議香港也辦金庸獎和魯迅獎,「不用多,每年拿四五百萬出來,有幾難呢?但香港藝發局寧願太公分豬肉。你看,香港大型基建超支都500億啦!政府完全有能力做啊,可恨就在於此。」

沈西城是文壇前輩,曾經擔任《花花公子》主編,經營多年的《武俠世界》也在年初停刊,他慨嘆港人得把口不支持,「每期28元,一個月112元,但香港人就是不肯出。講咩呢?唔使講啦!很多人口講支持,卻沒有行動。」

然而,香港社會百物騰貴,香港人營營役役,要他們支持本地文學的確難;年輕一代10幾年前已覺得日本漫畫潮,買武俠小說很老土。「我看不到香港有何前途,甚至覺得會愈來愈衰落。我身邊朋友都如是觀,我們無所謂啊!年輕一代如何是好?讀完大學都沒有工作。」

「我們年輕時肯做可去工廠,現在沒有啦!難道你叫大學生洗碗?當然不行。如果洗碗,還讀什麼大學?我也希望香港人生活好點。如今住劏房都8000元租,10年前通菜街一房一廳,月租2000元,現在8000元住得像狗窩一樣。」

沈西城說作家必須有挫折,樂觀看如今的港人不也在經歷?魯迅在《唐宋傳奇集》序言最後一段寫:「時大夜彌天,璧月澄照,饕蚊遙歎,余在廣州。」阿Q一點想,連大文豪魯迅也要半夜餵蚊,住個劏房又如何?

沈西城也寫到老、學到老,常記下優美的詩句,寫稿時好引經據典。他將會出書分享《武俠世界》的前世今生,讓後人記住這本擊敗過金庸的武俠雜誌,如能一紙風行,證明好書必定有市場。

他之前的網台節目《西城說事》大受歡迎,月前轉到D100開新節目《西城故事》,也證明網民懂得聽好節目。香港正值巨變,像沈西城、蕭若元、陶傑等老一輩文人,不管是抽水調侃也好,理論分析也罷,都是陪港人共渡時艱的好伴侶。

Image description 沈西城(左)之前在網台主持《西城說事》,後來在D100主持《西城故事》,同樣受網民歡迎。(受訪者圖片)

沈西城小檔案

出生年份:1948

出生地點:上海

主要作品:《京華春夢》、《輪流傳》、《龍虎風雲》

撰文 : 吳雄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京華春夢》是沈西城代表作, 改編自張恨水的《金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