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家 Anton Poon。
雕塑家 Anton Poon。
TEXT BY JAZ KONG BEN TAM (PORTRAIT)、其他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場地由 NANBOYA UPCYCLE 古物藝術展覽提供
 2014 年的作品,Anton 以麻雀連結家人。  Mahjong Bridge, Casted Bronze, 37x30x57cm, 2014
2014 年的作品,Anton 以麻雀連結家人。  Mahjong Bridge, Casted Bronze, 37x30x57cm, 2014
十三歲就去到澳洲開始讀書生涯的 Anton 留在澳洲的日子基本上比香港還要多,但卻因為畢業時突然改變的移民政策導致失去了當「澳洲人」的機會,後來輾轉下不情願地回來了香港;「回家」,卻又對於這個地方感到無比陌生。他的一生充滿矛盾,小時候明明所有藝術功課都由母親代勞、明明在讀藝術的初期討厭金屬、明明本來放棄了修讀建築系,現在 Anton 卻成為了藝術家、成為了以金屬為創作媒介的雕塑家、更以香港建築融入作品,「從另一角度看,藝術就是要有挑戰快,要跳出思想、以至實質的框架。」說是藝術家,可能 Anton 比較像一個哲學家,經常要重新探索自己抗拒的事物,以往的討厭、害怕,心態不同,對藝術對自己了解更多,就容易接受了,這大概也是以金屬為材料的其中原因之一。「金屬的特性是有延展性,其實都可以很 flexible ,如何將一條鏗鏹作聲的硬淨鐵條改變成心中的形狀,也是一個 改變的方式之一。」
 
 回到香港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Anton 以 Google Maps 遊走在城市之間,藝術讓他不至於迷失。  Reinvestigating Series, Hong Kong Architectures #3,  acrylic sheets with colour, 115x 90x 2cm, 2020
回到香港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Anton 以 Google Maps 遊走在城市之間,藝術讓他不至於迷失。  Reinvestigating Series, Hong Kong Architectures #3,  acrylic sheets with colour, 115x 90x 2cm, 2020
「家人」這兩個字在訪問期間雖然經常出現,但其實 Anton 也表示自己跟家人的連結沒有很強,當年還是 IDD 0060 的年代就離開香港隻身到澳洲,久而久之,Anton 也希望可以透過藝術,尋找大家之間的聯繫,一個可以以實質證明到大家的 connection,而非只是電話、MSN。「所以 2014 年就造了 Mahjong Bridge 送給婆婆,一來婆婆是小時候照顧我的人,二來以麻雀為創作是很自然的,每逢大時大節,大家不會說話也好,都一定要打麻雀。麻雀對我而言是一個工具,是一個可以集結一家人在同一個空間的工具;而 Mahjong Bridge 上的麻雀是不規則地排列的,正如每次打開十三隻麻雀都一定是隨機的,『打麻雀』這個過程跟了解自己的過程一樣,都是要令整件事 make sense,就如人生的旅程一樣,要贏就要逐步去打好每一章、了解自己每一個處境。」
 Perplex, Welded Steel, 62 x 110 x 53cm, 2021
Perplex, Welded Steel, 62 x 110 x 53cm, 2021
若要將香港比喻為一個人,Anton 會覺得「香港」很聰明很懂得搵錢,亦有很闊的 network,對外是很風光,但實際上卻好像不太知道自己是誰,在談創作的同時卻又不知道創意的基本是什麼。「如何定義創意?創意從何而來、又如何融入生活卻沒有想法。」這跟 Anton 還未開展創作生涯的歷史有關,在未修讀藝術之前,Anton 原本讀建築,但課堂上大家得到一本關於建築設計的書後,大家的功課是要照坐書本入面的指引去「設計」,「就好像你口頭上給予我『自由』,到頭來卻又諸多規限;幸好後來轉科去讀 Design Fundamentals,享受到真正的創作自由:創意是沒有對錯的,只要說得通就可以了,跟讀建築的挫敗感有很大對比——創作要有認同有鼓勵才可以繼續建立自己的藝術發展。」
在一系列的 Betwixt Series 作品當中,Anton 就以金屬帶出對香港的不同感受,尤其是其中一個名為《進退兩難》的作品就呼應了近年香港的大環境。「《進退兩難》的靈感來自扭毛巾,兩邊同時施壓,的確可以將水從毛巾扭出,但中間卻愈來愈緊:但大家又有沒有停下來想過到底最終的目的是什麼?你要將毛巾榨乾嗎?」用力,都要用適合的力,作品就像香港,進退兩難,「不做又不行,做了也不知是否可行,有點 stuck in between 的感覺。」又 between 又 twist,正是這個作品系列的理念。
 Voyage, Welded Steel, 90 x 110 x 65cm, 2021.jpg
Voyage, Welded Steel, 90 x 110 x 65cm, 2021.jpg
 NANBOYA UPCYCLE 古物藝術展覽以 upcycling 為主題,其中一件由 Anton 負責的古董是這件來自 1940 年代的銅製水壺。
NANBOYA UPCYCLE 古物藝術展覽以 upcycling 為主題,其中一件由 Anton 負責的古董是這件來自 1940 年代的銅製水壺。
 在是次「Nanboya Upcycle古物藝術展覽」 中,Anton 以 1940 年代的古董水壺 upcycle 成藝術品,加上自己的新作,來一場新/舊對話。
在是次「Nanboya Upcycle古物藝術展覽」 中,Anton 以 1940 年代的古董水壺 upcycle 成藝術品,加上自己的新作,來一場新/舊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