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消失的香港舊風貌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

2024-07-10

Image description

跟老香港談貝聿銘,一定會談到《英雄本色》中的新寧大廈,以及中銀總行與它相關的風水傳說。貝聿銘祖藉蘇州,廣州出生,童年曾於香港居住十年,與香港緣份不輕。他在美國成名,作品眾多,影響力巨大,在羅浮宮建玻璃金字塔初則惹起大眾不滿,後來成了經典。為何世界知名,這麼傑出的建築師,首個大型展覽到了2024年才在香港舉行?他有沒有被忽視了?談到這題目,花了八年籌備是次展覽的M+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Shirley),有話想說。

Image description M+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Shirley)

與香港的緣份

貝聿銘(1917-2019)是世界知名建築師,也是世界最知名的華人建築師。他對空間的運用,他對後世的影響,到底有多深遠?訪問「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大型展覽策展人王蕾Shirley,也許該先問她,為何到了2024年才有第一個大型貝聿銘展覽,為何舉辦的是M+?為何在香港?

「M+從2012年開始運作,當年建立博物館藏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在你心裡,哪個建築師我們想要加入收藏裡?我們應該獲得誰的作品?貝聿銘不只是有名,他在廣州出生,居住香港十年後才到美國讀書發展,與大中華這區域有很密切的關係。他在香港建了兩個建築:銅鑼灣的新寧大廈和中銀大廈,在北京、台灣也有非常重要的項目,在新加坡更有三個重要的項目!所以,很少建築師像他與亞洲這麼關係密切,同時非常國際化!」Shirley受建築歷史學家訓練,她說:「貝聿銘既全球化,也專注於亞洲,很少的建築師符合這些條件。要符合這些條件,除了他沒有第二個建築師了!他的職業生涯不只三十年,而是差不多有五十年!」

貝聿銘這麼有名,生前沒有大型展覽,Shirley說另一原因,是他為人並不高調,沒有喜歡被歌頌的性格,「我們2013年開始跟他兒子聯絡,花了2-3年來說服他,讓他允許我們做這個展覽。2014年我們在鰂魚涌Artistree做了第一個建築展,請了他兒子過來,2016年他本人才允許我們做他的展覽。」

Image description 貝聿銘站於麻薩諸塞州多切斯特的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外(1979年)

美國建築界的少數亞裔

由2016年到今天,花了八年時間,展覽終於開幕,Shirley不諱言世人對貝聿銘有很多誤解,坊間有很多關於他的書,也相當膚淺。研究多年,她更佩服大師的技藝,也同時認為他沒有受到該有的認同和尊重。

貝聿銘在歐美成名,問她為何這種展覽沒有在西方世界舉辦,Shirley直言:「我個人認為,這中間一個原因是種族。例如世貿大廈的建築師山崎實是日本人,在美國建築界裡只有幾個亞洲人,歐美對山崎實的書寫也十分少!貝聿銘有點不同,他的建築太重要了,你不能避開寫這個人,可是關於他的深入研究,實在不是很多。」談世人對貝聿銘誤解,Shirley坦言,她自己也是其中一人,「很多人都是說,貝聿銘的建築就是全部都是三角形,全部都用幾何形狀,他就只有羅浮宮而已!他就是東西元素並用,他就是把園林元素放在現代建築上而已,他很膚淺!所以這次我們辦研討會,要挖掘他的作品和歷史來研究。」

寫這個人,可是關於他的深入研究,實在不是很多。」談世人對貝聿銘誤解,Shirley坦言,她自己也是其中一人,「很多人都是說,貝聿銘的建築就是全部都是三角形,全部都用幾何形狀,他就只有羅浮宮而已!他就是東西元素並用,他就是把園林元素放在現代建築上而已,他很膚淺!所以這次我們辦研討會,要挖掘他的作品和歷史來研究。」

羅浮宮的爭議

看他的建築是了解貝聿銘的一個途徑,另一方法,是透過跟他共事過的人,例如新加坡的劉太格及很多建築師就深受他的影響。「劉說,貝聿銘的建築模型,都是建築小小的,模型很大,因為他看的是整個城市,他眼中建築與城市的關係非常嚴謹。」

Image description 大羅浮宮計劃(1983-1993)

貝聿銘設計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曾被巴黎人痛罵,但多年來已成了法國經典地標,不斷被歌頌.Shirley說,他被罵的原因很多,一是當年巴黎市長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找他設計,直接就找,沒有舉辦競賽,也沒有其他對手,找的還是美籍華人;二是巴黎人及當年法國建築師本來都不了解貝聿銘對羅浮宮的想法,「當年巴黎人說你怎麼把埃及人的金字塔搬來巴黎!但整個羅浮宮現代化對巴黎有很大的影響,部分其實來自貝聿銘的影響!你了解它,就了解羅浮宮怎樣改變了巴黎。我們看到的玻璃金字塔只是整個工程的冰山一角,其實下面很大,因為羅浮宮是歷史建築,不能動它,外表沒有改變。但貝聿銘把整座建築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基建。他把最高一層打開了,建了新的屋頂,引入日光。地底的通道,東南西北,四通八達,一邊通往地鐵站,一邊接駁商場,在建成的年代,把商場放在博物館是不好的,但現在博物館也是一場商場!而且零售也不再邪惡了。他又把從前的停車場,改成了雕塑公園,所以完全現代化了羅浮宮這座歷史建築,那種想像力多厲害!我因為這個展,再次到了羅浮宮,一走進去細看,馬上就明白了他的厲害。」她笑說,自己從前也誤解了貝聿銘,以為他就只會玩幾何形狀!

Image description

Shirley憶述這段歷史,她說當年本來法國人都在罵他,罵金字塔的設計。密特朗急了,要求貝聿銘先做一個1比1的Mock Up模型出來,讓大家看看建成後的效果,貝聿銘說好,模型一造好,罵聲就開始安靜了下來,然後罵聲換成讚賞聲,隨年月過去,它變成了巴黎人的驕傲。為了這次展覽,團隊特別找來當年罵他的雜誌和剪報,貼滿了牆壁!

包浩斯影響

Shirley自言,自己曾經也不了解貝聿銘,誤會他只有幾下花招。但其實,他的技藝和想法,遠遠不只這樣,「他為什麽愛用幾何圖形呢? 第一,幾何方便建構,它可以堆叠;第二,幾何非常有效率;第三,幾何是貝聿銘對空間經驗的了解,他懂得怎麽安排你進去一所建築物。說他的建築融合東西,是世人對他另一個誤解,你去看他的遺作:多哈的伊斯蘭美術館,當年他說因為多哈是個年輕城市,不能用太古老的元素。所以到底什麼元素既現代,又讓人感到屬於這區域呢?」

籌備伊斯蘭美術館時貝聿銘已八十多歲了,他說自己不了解伊斯蘭教,於是奔走於多個中東國家,參考九世紀建成的埃及開羅伊本圖倫清真寺,以原始沙石、拱門設計,堆叠成了方形的建築,「他設計的想法從來不是抄襲古代的形狀,他看中的是肉眼看不到的空間體驗,汲取了然後把它重新設計。」

Image description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2000-2008)建築一景(M+委約拍攝,2021年© Mohamed Somji)

貝也重視物料,他是利用混凝土作新嘗試的建築先驅。早在六十年代,設計科多拉多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時,是他第一次設計在城市之外的建築,「他的團隊一直在造不同的混凝土,結果用了當地一種石頭,這石頭裡有石英,他把石頭打碎,混進混凝土裡,整座建築是土色的,但光線照下,它會閃到石英的粉紅色。」

Image description 台地上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1961-1967)建築群,科羅拉多州波德 (M+ 委約拍攝,2021年©久保田奈穗)

貝聿銘的建築概念和訓練是多方面的,他曾跟隨包浩斯Walter Gropius 學藝,包浩斯信奉「形隨機能」(Form Follow Function)一套,因此重視建築和設計的功能性,不只是為了漂亮。「他講過,建築是非常昂貴的,做出來可能就是一輩子了,所以它一定要對人類有用。功能一定要考慮,否則為何你要建造它?」

《英雄本色》的新寧大廈

整個展覽,以六大主題劃分,分別是:「貝聿銘的跨文化底蘊」、「房地產和都市重建」、「藝術與公共建築」、「權力、政治與賞識青睞」、「物料改良與結構創新」和「以設計重新解讀歷史」,「一開始,我們可以叫它『貝聿銘的成長』,但我們故意叫它做『貝聿銘的跨文化底蘊』,去呈現他把不同框架的思想湊在一起;很多人以為他建了很多銀行,是很商業化的建築師,但他一生也建了很多博物館,它們都很重要,所以第二章叫『都市重建』。他有很多東西都是從早年建房地產中訓練出來的……」

展覽中,也有已拆卸但長留在港人心中的新寧大廈,「我當初來香港,不了解為何新寧大廈被拆時,很多港人會不捨。為什麼?我上網一查,大家都提到《英雄本色》。你知道嗎?電影裡面那一幕,他們從新寧走出來,那個平台,是全香港第一幢商業大廈有此平台,因為當年貝聿銘說,我們做建築不要全部面積都用來賺錢,也要給大廈一個空間,用來種樹。」也因為有這平台,讓戲中角色從平台慢鏡頭走出來,才成了電影的經典。

問Shirley是次展覽,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她苦笑:「最困難就是在疫情期間做研究。而且整個展出,只有三件展品是屬於M+的。其他93%都要借,都要付錢,全部差不多400張圖片每張都有合約,都要付費,這很難!而且要找物件展出,貝聿銘的公司只有四個模型,而且建築物在模型裡很小!所以我們造了八個模型,五個跟上海大學、中文大學合作,三個找了不同公司去做。因為貝聿銘的建築都很精準,怎樣把它表現出來,也不容易啊!」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
展期:6月29日(六)至1月5日(日)
地點:M+西展廳

TEXT & PHOTO(PORTRAIT)BY 何兆彬(作品照片由M+提供)

BLOG